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和安全性行为现状,为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在西藏7个国家级监测点共调查暗娼2 047人,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及其对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9年西藏自治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93%(1 718/2 047),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71.71%(1 468/2 047),最近1月安全套从未使用、有时使用、每次使用的比例分别为20.86%(427/2 047)、36.59%(749/2 047)、42.55%(871/2 047)。婚姻状况为同居(OR=3.31,95%CI=1.14~9.64)、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78,95%CI=1.25~2.54)、高档(OR=2.07,95%CI=1.38~3.11)工作场所、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OR=2.94,95%CI=2.28~3.79)是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促进因素。控制其他变量后,知晓艾滋病知识的暗娼其安全套使用率是不知晓者的1.72倍(95%CI=1.32~2.24,P 0.001)。结论 2019年西藏自治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知晓艾滋病知识可有效提高暗娼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省恩施州不同档次场所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2010—2016年恩施州暗娼人群哨点监测资料,比较不同档次场所暗娼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暗娼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5 207名暗娼人群资料,其中低档场所暗娼1 599人,占30.71%;中高档场所暗娼3 608人,占69.29%。与中高档场所暗娼人群相比,低档场所暗娼人群年龄偏大,未婚比例较低,外地户口、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较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均P0.05)。最近1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91.34%,其中低档场所暗娼为89.68%,中高档场所暗娼为92.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0.905,95%CI:0.888~0.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初中=1.729, 95%CI:1.268~2.359;OR高中及以上=2.435,95%CI:1.674~3.541)、接受过同伴教育(OR=3.729,95%CI:2.756~5.043)、在本地工作时间1个月(OR=0.368,95%CI:0.258~0.524)、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OR=4.949,95%CI:3.368~7.272)和低档场所(OR=0.777,95%CI:0.613~0.985)是暗娼人群最近1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低档场所、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本地工作时间较短、未接受同伴教育和不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暗娼人群性交易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暗娼(FSW)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比例分层整群选取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统计FSW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800名FSW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8.3%,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5.3%,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7.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SW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其场所档次(OR=0.641,95%CI:0.496~0.827)、前一个工作地点(OR=0.598,95%CI:0.451~0.794)、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晓情况(OR=7.103,95%CI:4.057~12.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OR=2.871,95%CI:1.370~6.015)有关;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情况与其场所档次(OR=0.600,95%CI:0.478~0.752)、年龄组(OR=1.881,95%CI:1.189~2.997)、前一个工作地点(OR=1.672,95%CI:1.259~2.217)、同伴教育(OR=1.749,95%CI:1.172~2.610)有关。结论该区FSW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应继续加强对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重心应向新入该区的、年长的和低档次的FSW倾斜,应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提高该区FSW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剑阁县暗娼、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简称MSM)、流动人口、青年学生和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工作手册》中抽样方法选取6类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6类人群知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5.302,P0.001);影响艾滋病知晓主要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安全套发放和使用宣传、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结论剑阁县示范区各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HIV检出率高,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心理歧视突出,应加紧采取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广西低档暗娼人群专项调查工作方案》要求进行问卷、采血、检测。所有资料经Epidata3.1进行双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7 936名研究对象中,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47.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场所(OR=1.735,95%CI:1.501~2.006)、无吸毒行为(OR=2.303,95%CI:1.107~4.789)、接受同伴教育(OR=1.482,95%CI:1.333~1.647)、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339,95%CI:1.211~1.481)是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文化程度低(OR=0.826,95%CI:0.748~0.913)、知晓艾滋病知识低(OR=0.476,95%CI:0.422~0.538)、风险意识低(OR=0.886,95%CI:0.792~0.990)、每次商业性行为收费低于50元(OR=0.605,95%CI:0.541~0.677)是安全套使用的阻碍因素。结论广西低档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需对这类人群加强分类指导与针对性干预,促进安全套使用,减少经低档暗娼人群造成的艾滋病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收集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和性行为特征信息,并收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男性流动人口2 00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85%,最近1年与暗娼、临时女性性伴、同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1.33%、16.10%和0.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3.63%、24.03%、35.29%,艾滋病及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0.95%和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暗娼发生性行为(OR = 3.623,95%CI: 1.267~10.366)和梅毒感染(OR = 19.298, 95%CI: 3.397~109.631)是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与暗娼发生性行为(OR = 6.072, 95%CI:1.420~25.977)和未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OR = 4.637,95%CI: 1.093~19.667)是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晓率较低、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及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行为、干预服务和艾滋病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及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初步评价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利用2010-2012年杭州市MSM人群监测数据,分析MSM人群艾滋病的知识、行为、干预服务和艾滋病感染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2年艾滋病感染率分别为8.45%、8.17%和8.07%;接受过宣传咨询和同伴教育者的比例逐年递减;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和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以及吸毒者所占比例均无明显变化.来自酒吧/歌舞厅/茶室/会所(OR=1.745,95%CI:1.099~2.771)、未婚(OR=1.514,95%CI:1.113~2.059)以及曾经检测过HIV(OR=1.553,95%CI:1.205~2.000)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更容易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近三年杭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变化不大,进一步降低感染率还需加强同伴教育和宣传咨询等干预服务工作;扩大人群检测既能及早发现感染者,又可以促进安全套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芜湖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男男社交软件(MSM-APP)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艾滋病相关行为因素的影响。方法 2019年4—7月,利用自制的MSM-APP使用情况调查表,通过分类滚雪球法、MSM活动场所招募等方式开展横断面调查。了解其基本人口学特征、交友方式以及艾滋病相关行为。采集血液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梅毒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M-APP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400名MSM,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318人(79.50%),坚持安全套使用196人(61.64%),感染HIV 44人(11.00%),使用过MSM-APP 341人(85.25%),使用过MSM群组(MSM-GROUP)258人(64.50%)。使用MSM-APP与MSM-GROUP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晓率、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接受安全套宣传发放/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 VCT)服务和接受同伴教育服务比例均高于未使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OR=0.92,95%CI=0.88~0.95)、文化程度(OR=2.88,95%CI=1.32~6.30)、艾滋病知识知晓(OR=4.51,95%CI=2.16~9.42)和是否接受安全套宣传发放/VCT服务(OR=0.92,95%CI=0.88~0.95)与是否使用MSM-APP相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是否在校学生(OR=0.26,95%CI=0.12~0.53)、年龄(OR=0.94,95%CI=0.91~0.97)、户籍(OR=0.47,95%CI=0.23~0.94)、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OR=2.74,95%CI=1.32~5.68)和是否接受安全套宣传发放/VCT服务(OR=2.13,95%CI=1.24~3.68)与是否使用MSM-GROUP相关联。结论使用MSM-APP的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和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的比例相对较高,可以借助MSM-APP开展MSM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9年西藏自治区暗娼安全性行为现状,为控制艾滋病在暗娼中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2047名暗娼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XC小五号.EPS;P〗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暗娼群体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西藏自治区暗娼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71.71%(1468/2047),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2.55%(871/2047)。年龄35~39岁、本地工作6~12个月、在歌舞厅/酒吧工作、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是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的共同促进因素。基于固定场所接客相对于基于网络接客(OR=0.38,95%CI:0.18~0.80)的暗娼最近1次更不易于使用安全套,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高(OR=2.00,95%CI:1.14~3.53)。艾滋病防治知识合格(OR=1.81,95%CI:1.37~2.39)是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的促进因素;在低档场所工作(OR=2.54,95%CI:1.71~3.80)、接受过艾滋病同伴教育服务(OR=1.55,95%CI:1.23~1.97)是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促进因素。结论 2019年西藏自治区暗娼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坚持使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同伴教育等服务可提高暗娼人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自制问卷对广西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广西艾滋病高危人群对宣教人员满意度、对同伴教育满意度、对发放安全套人员满意度、对免费发放安全套质量满意度、对提供咨询检测人员态度满意度、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7.51%、81.40%、85.67%、71.32%、87.48%和83.46%。对比性工作者,吸毒者对宣教人员满意度(OR=1.927,95%CI:1.296,2.867)、对同伴教育满意度(OR=3.500,95%CI:2.195,5.581)和对安全套发放人员满意度(OR=2.199,95CI%:1.496,3.234)较低。文化程度较高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对免费安全套发放质量满意度(OR=1.410,95%CI:1.123,1.770)和对安全套发放人员满意度(OR=1.389,95%CI:1.030,1.873)偏低。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咨询人员满意度更高(OR=0.645,95%CI:0.420,0.990),但女性吸毒者对药物维持治疗点的工作人员满意度偏低(OR=2.395,95%CI:1.163,4.932)。结论建议提高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满意度,以提高广西艾滋病的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芜湖市镜湖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其在商业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中全面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芜湖市镜湖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暗娼405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9.63%,丙肝感染率为0.74%;中高档与低档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档场所和低档场所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和中高档场暗娼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娱乐场所的档次(P<0.01,OR=4.19)、文化程度(P<0.01,OR=1.8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P<0.01,OR=2.09)和接受同伴教育(P=0.01,OR=1.94)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仍然较低,低档场暗娼的安全套使用率更低,需要探索更有实效行为干预模式,提高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以减少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某社区不同层次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后续艾滋病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7年,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某社区不同档次场所暗娼采用一对一匿名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对象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此外,抽取调查对象静脉血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775名暗娼,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5.9%,其中高、中和低档场所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5.2%、97.5%和97.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6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暗娼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相关因素主要有调查年份、中高档场所、不知晓艾滋病知识和未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在控制上述因素后,中档和高档场所暗娼最近1个月未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分别是低档场所暗娼的4.61倍(95%CI:2.53~8.39)和1.75倍(95%CI:1.18~2.59)。共检出1例艾滋病,阳性率为0.1%;梅毒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复检阳性9例,阳性率为1.1%。【结论】该社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对暗娼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惠州市2015—2016年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咨询检测的223例MSM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调查,检测其HIV抗体,了解其高危行为,分析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9.8%。HIV抗体阳性率10.8%(24/223)。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同性性行为中的性角色、最近1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肛交时自己出血和对方出血等因素与HIV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6个月肛交时自己出血(OR=4.29)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最近1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OR=0.30)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应开展以VCT为切入点的MSM高危行为干预,引导该人群改变高危行为,以遏制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控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8年,招募年龄≥16岁,在过去1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或口交性行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调查的MSM,分析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8年共调查MSM 6 976人,HIV感染率、梅毒抗体阳性率和合并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无保护肛交性行为(OR=1.58,95%CI:1.31~1.92)、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OR=0.65,95%CI:0.43~0.81)、最近6个月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OR=2.30,95%CI:1.90~2.79)、梅毒感染(OR=2.23,95%CI:1.82~2.74)为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3—2018年VCT门诊MSM HIV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加大安全套使用的宣传,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第一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本文简称示范区)工作开展后,暗娼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取得的效果以及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和2007年示范区范围内的暗娼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于2008年对暗娼人群访谈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示范区暗娼人群获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各项指标逐年上升,暗娼接受过一次任何一种干预措施的暗娼比例2007年达到97.9%以上;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80.8%,最近一次与嫖客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结论示范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和安全套使用情况逐年明显改善。随着示范区行为干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干预措施落实质量不断提高,暗娼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基本实现了示范区对暗娼进行行为干预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芜湖市暗娼人群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性行为特征、接受AIDS预防相关服务情况及人类免疫缺陷毒(HIV)、梅毒、丙型肝炎(丙肝)感染状况,为对该人群开展AIDS综合防治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由接受过培训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工作人员,进入芜湖市娱乐场所,采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暗娼人群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梅毒螺旋体(TP)、丙肝病毒(HCV)、血清学检测。结果共对400名暗娼进行了调查,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75%,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6.00%,最近1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1.50%。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OR=0.099,95%CI:0.041~0.239)是TP感染保护因素。在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方面,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人数占所有调查人数的91.00%;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45.75%。调查对象HIV、TP、HCV感染率分别是0.25%,7.50%,1.25%。结论芜湖市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低,TP感染率高,虽然现在HIV感染率较低,但暗娼人群感染HIV的风险依然较高,需要继续加强对该类人群的针对性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东丽区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并对影响安全套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与辖区内的社会组织联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的低档暗娼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采集血样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AS 9.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的204名研究对象中,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3.82%(171/204),最近1个月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4.71%(132/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OR=8.915,95%CI=4.249~18.703)、接受过同伴教育(OR=5.322,95%CI=1.585~17.875)是低档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促进因素。结论天津市东丽区低档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低,应加强对低档暗娼有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池市辖区内不同场所档次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 Wallis H检验推断安全套使用情况,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安全套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011—2015年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10 867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95.69%,2011—2015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场所档次提高而增大(趋势χ2=53.72,P<0.01)。安全套使用频率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来自高档场所(OR=3.034,95.0%CI=2.410~3.818)和中档场所(OR=1.807,95.0%CI=1.639~1.992)者较低档场所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OR=1.403,95.0%CI=1.183~1.665)较初中及以下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艾滋病知识作答全对(OR=2.521,95.0%CI=2.291~2.773)、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服务(OR=2.019,95.0%CI=1.568~2.599)、接受过同伴教育(OR=1.538,95.0%CI=1.365~1.733)均为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年龄在40岁以上(OR=0.835,95.0%CI=0.737~0.945)则为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 结论安全套的使用主要受调查对象自身文化程度及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针对低档场所以及中年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镇海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方法于2012—2017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镇海区15~24岁校外青少年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梅毒,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校外青少年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2 638名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21%。38.29%的校外青少年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和最近一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2.97%和45.44%。有过性行为的校外青少年中40.99%存在高危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看黄色小说/影像(OR=1.40,95%CI:1.05~1.88)、接受过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OR=1.70,95%CI:1.21~2.40)、认同婚前性行为(OR=1.53,95%CI:1.08~2.17)是校外青少年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OR=0.58,95%CI:0.44~0.78)、19~24岁(OR=0.55,95%CI:0.37~0.81)和知晓艾滋病知识(OR=0.68,95%CI:0.52~0.88)是保护因素。HIV抗体阳性率为0.19%;梅毒阳性率为0.30%;HCV抗体阳性率为0.15%。结论镇海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看黄色小说/影像、接受过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和认同婚前性行为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柳州市暗娼人群AIDS哨点监测结果,了解该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暗娼人群的AIDS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019―2022年柳州市暗娼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暗娼人群AIDS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8.88%,HIV抗体阳性率为1.3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最近1年接受AIDS预防服务、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为暗娼人群HIV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30岁者相比,年龄≥50岁者感染HIV风险较高(OR=28.151, 95%CI:2.665~298.453,P=0.006);最近1年接受AIDS预防服务者感染HIV风险较低(OR=0.124, 95%CI:0.041~0.375,P<0.001)。结论 柳州市暗娼人群HIV感染率呈低水平,但仍应提高年龄较大暗娼人群的AIDS预防服务质量,创新防控干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暗娼人群的AIDS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