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林  赵娟  冯红霞  詹晶 《现代医药卫生》2023,(19):3383-3386
目的 探讨分级心理干预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及睡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9月该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7月的1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8-9月的1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分级心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潜伏期(SOL)、实际睡眠时间(TST)。结果 干预前,2组SA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2组SOL、T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OL值低于对照组,TS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分级心理干预模式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全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探索优质护理模式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护理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3.3±9.1)分,较对照组[(43.9±1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7.6±8.7)分,较对照组[(48.4±9.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3.2±8.3)分,较对照组[(41.8±7.8)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32.6±7.9)分,较对照组[(47.7±6.8)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和总评分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客观支持评分(13.5±2.2)分、主观支持(14.6±2.7)分、对支持的利用度(12.0±2.2)分和总分(40.1±5.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评分客观支持评分(11.1±2.5)分、主观支持(12.0±3.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9.4±2.7)分和总分(32.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干预能明显提高全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术后精神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产后14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前后SDS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12例(13.3%),对照组发生28例(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疼痛维度专项护理在晚期胰腺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疼痛维度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疼痛评分法(NR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中文版(MMAS-8)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NRS、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RS、MMAS-8评分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ORTC QLQ-C3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ORTC QLQ-C3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且...  相似文献   

5.
张文静 《河北医药》2024,(2):307-310
目的 探讨整体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和整体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善情况。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SAS、SDS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的BI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18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患满意率。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为9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董虹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232-233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住院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为(-0.25±0.29)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为(-0.14±0.26)分;观察组分别为(0.62±0.36)分与(0.94±0.45)分,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顾雯 《淮海医药》2015,(2):202-203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疗法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支持疗法对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缓解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刺激,提高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对卒中单元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入住卒中单元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2组均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2组治疗前SDS、SA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和SD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疾病相关知识、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给予综合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出院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依从性评分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出院前SAS、SD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8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案是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癌根治术护理满意度;护理环境评分、护患沟通评分、人文支持评分、健康教育质量;干预前后患者负性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心理护理组胃癌根治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心理护理组护理环境评分、护患沟通评分、人文支持评分、健康教育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负性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负性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强化护患沟通和宣教,给予人文支持,且对于生活质量有提高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普外科常规术后护理和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于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各系统临床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干预护理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心理负担,改善其情绪障碍状态,能更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5);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42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24hSAS评分。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给予术前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地减轻其焦虑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脑卒中治疗,给予试验组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规范治疗2个月后分别利用FMA和MBI评分标准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质量控制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沈富香 《河北医药》2024,(3):477-48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院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院内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心理弹性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的心理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观察组的物质生活、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经纤支镜)冷冻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应用经纤支镜冷冻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予以一般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对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及总治疗依从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总治疗依从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经纤支镜冷冻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8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2.4±7.6)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1.6±6.3)分,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效果良好,临床应积极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叙事干预技巧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确诊存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76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盲目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联合叙事护理技巧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数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患者自尊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尊水平中,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干预前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生活质量项目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存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配合叙事干预技巧能更好的构建护患的有效沟通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