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江苏中医药》2007,39(11):9-9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症及相关疾病、口腔黏膜病等,尤其擅长体质的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五邑中医医院收治病人8年间的动态发展,探讨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整理分析医院2003~2010年住院病人资料,从收治病人来源、病人疾病谱、主要病种、肿瘤谱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为医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构成疾病。结论:充分发挥医院专科、专病优势,加强疾病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以期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外感发热类疾病,肺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 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刘河间、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相似文献   

4.
《江苏中医药》2007,39(11):10-10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眼科疾病,对角膜病、白内障、视神经疾病诊疗尤有体会。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傅仁宇、黄庭镜、陈达夫、韦文贵、陆绵绵。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92-1293
目的:探究甘麦大枣汤的临床疗效。方法:试将以叶天士为代表的古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大家对《金匮要略》名方甘麦大枣汤的临证心得作一总结,归纳其在现代诸多疾病展开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及现代实验研究的疗效。结果:甘麦大枣汤广泛应用于多种身心疾病、儿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内科杂病中。结论:甘麦大枣汤为诸多疾病抑郁状态下的有效治疗方剂。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47-650
目的: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其易感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自2010至今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中英文文献,从文献发表年限、研究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与BDNF基因SNP关联密切的疾病及其易感人群。结果:共纳入72篇文献;BDNF基因SNP与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结论:遗传因素对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DNF基因SNP变化与临床具体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析其相关性可以为基因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对其需求进行分析,为促进中成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年~2019年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4例患者使用中成药相关信息,通过回访询问患者对中成药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疾病构成为呼吸系统疾病(22.1%)、循环系统疾病(17.6%)、消化系统疾病(17.2%)、精神神经疾病(14.2%)、皮肤及附属器疾病(11.8%)、泌尿系统疾病(3.9%)、其他疾病(13.2%)等,销售金额前10位中成药为宣肺止咳合剂、疏血通注射液、复方血栓通片、开胃健脾饮、养血安神口服液、消炎止痒霜、健脾渗湿颗粒、红归祛瘀酊、蛇胆川贝液、丹参注射液;各类疾病中成药的使用量为呼吸系统疾病(80.9%)、循环系统疾病(67.6%)、消化系统疾病(81.4%)、精神神经疾病(71.1%)、皮肤及附属器疾病(88.2%)、泌尿系统疾病(46.1%)等(57.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对中成药的使用需求较高,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原因、分类及治疗,为预防及控制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五项,分别对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随访。结果:预防及控制甲状腺疾病刻不容缓,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已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9.
益智健脑汤治疗智能障碍类疾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益智健脑汤对智能障碍类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益智健脑汤 (人参、黄精、益智仁、紫河车、菖蒲等 )治疗智能障碍类疾病患者 30例。结果 :总有效率93.33%。提示 :益智健脑汤治疗智能障碍类疾病有补肾填精 ,安神开窍 ,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组选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选10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中医体质评估系统V1.0版为平台,对两组年龄、体质量、家族史、饮食等项目进行观察,并对观察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体质、高血糖等确定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有多重危险致病因子,需要给予持续的综合干预,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在临床疾病中的反应,以发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所具有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等疾病与CRP的关系,以及CRP在此类疾病中的参数变化,以了解病情,判断疗效。结果与结论: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也直接参与炎症过程,其指数的高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官科慢性病管理实施责任医师团队的效果。方法:分析科室实施责任医师团队前后收治的1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在疾病管理、疾病控制、用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责任医师团队模式后,患者在疾病知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等疾病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在用药依从性、症状控制率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五官科慢性疾病患者管理中实施责任医师团队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促进疾病控制,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方法:从针刺临床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和比例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78-2004年间的各类疾病在针刺临床中的治疗量和份额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结果:在各类疾病临床量分级和临床比例变化趋势分型的基础上,当代针刺疾病明显优势型:神经系统疾病;成熟型:运动系统疾病;发展上升型:精神心理疾病等3种;待成熟型:外科(手术相关)疾病;平稳型: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除外)等3种;待发展型:耳鼻咽喉科疾病等5种。结论:优势明显型和成熟型病种综合优势最强,发展上升型病种发展势头最强,待成熟型病种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一书中有关足三里穴的记载,对足三里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针灸处方进行讨论,发现其除了可以治疗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的疾病,还与五脏关系很密切。其临床适应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其中内科疾病又可分为:肝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系疾病、肺系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肢体经络疾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与分析中医药在震后灾民安置点预防常见传染病发挥的作用。方法:对绵阳地区"5.12"地震灾后(5.16~7.1)的灾民集中安置点92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地震后运用中医药的灾民,发生上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皮肤病低于未运用中医药的灾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在预防呼吸道、肠道、皮肤疾病等地震后常见传染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中医证候名称,研究其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现代文献检索,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候类型(症状)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由规范前的322个规范为178个证候。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急性期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肺热痰壅、热痰、痰热瘀壅肺等;稳定期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肺肾气虚、肺气虚、气阴虚、肺肾两虚、肺脾气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位主要在肺、肾、脾;病性主要为痰、气虚、热、血瘀、虚。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目前比较混乱,不便于学术交流和诊疗规范,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虚实夹杂的疾病,急性期以标实为主,稳定期以正虚为主,需注意不同时期同一疾病表现出的不同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左金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通过对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的比例关系,左金丸的方义解析,分析典型病案等角度,探讨该方药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左金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广泛,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左金丸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五邑中医医院收治病人8年间的动态发展,探讨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整理分析医院2003~2010年住院病人资料,从收治病人来源、病人疾病谱、主要病种、肿瘤谱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为医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构成疾病.结论:充分发挥医院专科、专病优势,加强疾病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以期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尝试以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肝经中药及治疗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归经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从分子对接筛选出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肝经中药的活性靶点,并寻找中药归经与疾病的共同活性靶点,通频次频率的统计分析,探索中药归经与治疗疾病的关系。结果:肝经中药蛋白靶点在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相关疾病上有较高频率的分布。结论: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得到的肝经中药与治疗疾病的关系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肝的生理功能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委中穴的现代疾病谱。方法:在中国知网医药卫生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分2次检索记录委中文献量,对比分析得出委中的一级疾病、二级疾病和少用疾病。结果:近70年来,有14358篇文献涉及到委中,有582种疾病、症、证与委中有关,文献使用频次在1%以上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12种,文献使用频次在0.5%至1%的有骨折、发热等14种。结论:推荐委中穴的一级疾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