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的特点和价值。方法 对《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中药材和饮片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在项目设置、品种规格、炮制工艺、性状、检查、指纹图谱等内容上均有不同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特点和亮点。结论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是一部体现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和检验特点的好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电子鼻提取中药气味特征来建立气味指纹图谱,同时建立气味指纹图谱的鉴别模型,实现对中药的快速鉴别,提供一种中药气味鉴别新方法。方法:以传感器阵列的最高响应值为指标,运用逐步判别法对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鉴别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对姜科白豆蔻、草豆蔻、草果、莪术、干姜、高良姜、姜黄、砂仁、益智和郁金等10味中药的气味鉴别。结果:实验数据显示逐步判别法建立的鉴别模型对训练集中100个样本和测试集中20个样本的回代正判率分别为97%和90%,鉴别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逐步判别法建立气味指纹图谱的鉴别模型准确、有效、可行,能很好地鉴别不同品种的中药。该方法为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中气味指标的数字化、客观化提供实验依据和方法;也为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挖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9):1153-1155
目的:评价我国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标准整体水平,为下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的遴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中成药相关国家标准,收集其质量标准中的关键信息,建立中成药质量标准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共收载371个中药制剂,其中267个制剂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执行药典标准,占总数的71.97%,该类制剂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质量控制项多,检测手段丰富,同时加强了安全性控制技术;尚有104个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是执行的非药典标准,占总数的28.03%,其中18个中药制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6个中药制剂执行《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均属于较早期的质量标准,存在鉴别项、含量测定项缺失,鉴别药味数少,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少等问题,其制剂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新增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应用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新版中国药典。方法 介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评价模式与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并列举实例说明。结果 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使得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药质量整体可控性明显增加。结论 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完善了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标准研究思路、方法和模式,也是今后中药质量整体可控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药检验新技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中飞  胡秀敏 《医药导报》2012,31(4):515-517
为了促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综述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新增检验技术:DNA分子鉴定、中药指纹图谱、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 生物自显影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紫外光吸收图谱及薄层色谱的数据,进行鉴定及鉴别。结果在200~300nm的范围内对吸收光度进行测量,正品的中药沉香其紫外光吸收图谱显示最大吸收峰值在223±nm。结论使用紫外光吸收图谱及薄层色谱鉴定及鉴别中药沉香的品种,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新中  刘韶  苏世奇 《中国药房》2001,12(12):762-762
200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共458种 ,其中新增的有63种。现代分析技术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采用薄层色谱法作鉴别的药材和中成药品种已达602种 ,收载含量测定的品种308种 ,较1995年版《中国药典》有了大幅度的增加。2000年版《中国药典》对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增加了含量测定项目 ,大大减少了1995年版《中国药典》部分成方制剂质量标准中虽然收载有含量测定项目 ,但相应的药材原料却无含量测定指标的不合理现象 ,并注意成方制剂中含量测定方法尽量与相应的药材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药材和饮片显微质量标准项目进行分析,以提高质量标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方法 通过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标准规范问题进行归纳与分类,提出修订建议。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存在不规范与不统一现象。结论 中药显微鉴别标准尚需完善,标准制订应更具有专属性、耐用性,以提升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执行性。对中药显微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显微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儿至宝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由陈皮、羌活、人工牛黄等25味中药制成,具有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作用,临床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等。原质量标准只有冰片和羌活的鉴别,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对该品种的要求,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该品种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研究,本文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陈皮和人工牛黄进行了鉴别试验,空白对照无干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正式发行,并定于1996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 本版药典仍分两部。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成方药(总称传统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总称现代药)。1995年版《药典》主要特点如下: 1 收载品种增加 共计2375种,比1990年版《药典》增加630种。一部中药部分(920种),选择了千金子霜等8种炮制品单列品种。新增中成药120种,其品种来源:①从已批准转正的新药品种中选择疗效稳定、质量标准较完善的20个品种,多为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以及注射剂等。②从已通过医审或收入部颁标准的品种选择。③已通过国家中药保护委员会批准保护并已上升为部标准的品种。④民族药。二部西药部分  相似文献   

11.
周志祥 《中国药房》2006,17(13):1033-1034
目的:评价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颗粒剂的收录现状与规范性问题。方法: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全部颗粒剂品种从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制备工艺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制备技术,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颗粒剂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应用;浓缩清膏的温度与比重没有统一规范,不同品种相同成分含量测定要求及限度指标等差异较大。结论: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颗粒剂质量控制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大纲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大纲的背景、思路、目标与任务,内容包括: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品);三部(生物制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品种,将更新与淘汰并举,质量标准将重点加强质量可控性,坚持标准先进性,并涵盖国家基本药物,一切围绕保障药品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全面评价和有效控制地榆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对地榆药材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3∶2,V/V/V)为展开剂,于254 nm紫外光灯下检视。建立地榆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Fusion C18(250 mm×4.6 mm,4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对14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TLC图中存在品种差异特征斑点,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540.98;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均表明14批样品的来源较为复杂,包括了2个以上不同品种。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全面评价地榆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陆汉豪 《广东药学》1995,5(3):40-40
按卫生部试行标准WS2-10(B-10)-88检验,其中薄层鉴别项下的提取方法较繁琐,因而加大了检验难度。在检验中,笔者经多次试验,发现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人参项下[鉴别](3)的提取方法,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层析图谱。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中药大黄、虎杖和何首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中药大黄、虎杖和何首乌方法。方法:应用H2SO4-KBrO3-CH3COCH3-MnSO4为化学振荡体系,加入适量的中药粉末.记录电化学振荡体系的E—t曲线,绘制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获得重现性良好各具特色的几种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变化情况,进行中药鉴别。结论: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以科学准确的鉴别中药。该技术具有经济、简便、易行、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的干燥体,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临床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等,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首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对其进行鉴别,规定“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按卫生部试行标准 WS_2-10(B-10)-88检验,其中薄层鉴别项下的提取方法较繁琐,因而加大了检验难度.在检验中,笔者经多次试验,发现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人参项下“鉴别”(3)的提取方法,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层析图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沉香品种的鉴定和鉴别方式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对沉香正品及赝品样本分别进行理化分析、薄层色谱和紫外光吸收图谱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及比对。结果通过波长范围为200~300nm的紫外线对样本的吸光度进行测试,正品中药沉香的紫外光吸收图谱显示,其最大吸收峰值在222nm左右。结论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吸收图谱对中药沉香进行鉴别和鉴定,具有简单使用、准确高效等有点,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戴玉梅 《江西医药》2007,42(6):574-575
当前指纹图谱作为一种现代质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给我国的中药工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及更高要求,它的建立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标准,同时也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自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暂行)》以来,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已成为我国中药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现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浙麦冬标准的增订情况。方法 分析目前浙麦冬与川麦冬存在的差异,对增订项目的缘由及操作要点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外观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测定项目,形成了浙麦冬质量标准。结论 增订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浙麦冬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