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综合家庭养老及社会养老情况探讨我国老年养老保障体制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 从家庭居住类型分布上探讨老年人得到帮助的来源渠道,以一侧面反映家庭保障状况,从享受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方面看社会保障的实行情况,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养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家庭养老保障形式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社会保障体制覆盖面不足且城乡存在明显差距。结论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老龄化背景下引入合作居住养老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正面临着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的困境.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护老年人独立养老能力和利用社区的养老资源,成为当前应对养老问题,并进一步减轻家庭、政府和社会养老负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介绍以丹麦、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合作居住养老模式,探索将该模式引入我国的策略,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我国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化的机构养老及两者兼顾的社区居家养老,3种养老方式都存在精神养老的缺失。究其原因,未树立正确养老观念、精神慰藉社会服务项目不足或质量不高、精神文化活动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不符~([2])、相关法律支撑不健全及对人文关怀不到位等。比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许多国家(地区),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家庭功能日益弱化,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逐渐向社会化养老方式转变[1,2],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方式的一种,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主观幸福感为衡量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1相关概念1.1养老机构老年人我国养老机构有三种属性,公办、民办和集体办养老机构,包含敬老院、老年社会福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有8.37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几千年来,农村老年人一直依靠家庭养老。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农村单一的家庭养老逐步转变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四结合”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失能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院)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20.2%失能老人选择机构养老,79.8%失能老人选择家庭养老;经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方式、失能时间、不良心理状况、近一年有无住院是影响失能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模式,即在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社区为主的居家养老体系,并以正式照顾为补充,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面对家庭"空巢"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极大危机。另一方面,除了公办的机构养老面临一床难求"等不起"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机构的模式,也可能在我国面临"水土不服"的风险。以高端养老机构为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限的支付能力限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镇江市家庭养老和老年公寓养老生存质量差异,分析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诸多因素,为改善养老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指导和帮助居民正确选掸养老形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由专业人员分别对镇江市普通居民家庭及市老年公寓进行抽样调查,分别抽取普通居民家庭养老的老人133名,市老年公寓养老的老人34名,调查资料用SPSS12统计处理.结果 家庭养老生存质量均分为88.84±8.63,老年公寓养老生存质量均分为96.00±12.65,两种养老模式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5).结论 镇江市老年公寓老人生存质量高于镇江市家庭养老老人生存质量.两种养老模式各有优缺点,需要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土地流转对西藏农牧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方法,从个体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和环境特征4个方面对农牧民养老模式的选择做出分析。结果年龄、流转模式、流转对象、流转类型、流转收益及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对西藏农牧民养老模式的选择影响显著。结论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牧民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走向制度化的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养老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的社区化逐渐成型,传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也随之表露出种种不足[1]。而社区养老模式综合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形式的长处,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的最佳契合点集中于社区[2]。中医药依照病情差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出最佳诊治方案,很少依靠大型设备检查或开出大处方等[3]。将中医药的保健与养生引进社区,为社区融入中医药特色,使社区养老服务更有质量,与中医药联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将会发展的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我国家庭、社区及机构养老老年人的QOL进行调查。结果三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总分、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社区养老最高、家庭次之、机构最低(P<0.05);环境领域得分为社区养老高于家庭和机构(P<0.05),家庭和机构间无显著差异(P>0.05);自评分为社区和家庭高于机构(P<0.05);QOL总分与自评分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601);不同养老模式的QOL与自评分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主要有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婚姻、子女状况、职业、年龄及民族。结论不同养老模式下生活质量得分有差异,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解决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的养老需求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对部分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父母及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8%新就业的独生子女成家需要父母的支持,没有能力反哺父母;67.6%的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父母选择居家养老,28.3%不想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1.6%对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认可。结论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政府需对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的父母及其子女给予相应的惠民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疆农村少数民族老年人养老来源、养老效果及养老期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387户60岁以上少数民族老年人家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新疆农村少数民族老年人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保障相对较满意,但在经济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偏低。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期望极高,对其他养老模式的期望则偏低。结论政府应建立健全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反贫困长效机制,促进农牧民原地就业,强化社会养老功能,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四二一"家庭在城市已较为普遍,家庭成员已经无法承受全部老人的照料服务,加上很多子女外地工作,"空巢"老人越来越多[1].显然,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机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机构养老起步晚、底子簿,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经营管理比较混乱,与发达国家尚有一段距离.本文将对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做一综述,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促进我国机构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功能的发展变化过程未能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过程完全同步[1],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原有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重压力[2].本文主要针对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集合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养老困境提出建议,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秦皇岛市及周边地区的7所敬老院和养老院及3个居民小区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访问.结果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社会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 ,养老问题在原有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 ,若不予以战略上的重视并寻求对策妥善解决 ,难免对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因此 ,基于对社会发展中的养老现实的正确认识 ,探索适合国情 ,顺应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养老新模式 ,势在必行 ,不容迟缓。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 ,即养老的物质需用和生活照料等方面由家庭提供。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十分充裕的物质财富使社会为老年人提供足以养老的经济条件、养老住所和护理照料成为可能 ,由此而形成的养老方式被认为是社会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养老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的理论与实践袁缉辉(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200434)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由谁来保障?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1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个人储蓄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个概念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老龄化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1]),2008年世界人口前景估计指出全球老龄化将持续到2050年。全球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将会导致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老人空巢化、高龄化,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日渐减弱,养老机构床位总体不足~([2])等多方面问题的出现,以前的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生活模式[3],集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二者优势的社区居家养老由此产生。我国社区居家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与老年人群体慢病及失能问题日益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和医养割裂的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1]。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创新理念应运而生,通过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使老年人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得生活照料、疾病治疗、健康检查等服务,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2]。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下,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试点迅速遍及全国,学界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