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73岁,主因发现非何杰金淋巴瘤3 a余,发热咳嗽半月余于2006年9月25日以"非何杰金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人我院.患者2003年6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抗感染治疗无效,至天坛医院查腹部CT示:右下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正>亓鲁光教授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现将亓老治疗发热1例介绍如下。刘某,男,70岁,反复发热1年余。2017年7月因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2℃,午后高热,伴乏力畏寒,尿常规提示尿WBC+,Pro++,考虑泌尿系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出现反复周期性发热,发热1周,体温正常2周,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10余次,用多种头孢类、氧氟沙星类、泰能等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无效,仍反复间断发热,发热时间逐渐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红斑1年余"于2009年2月24日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07年12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以弛张热为主,每日体温波动较大、骤升骤降,伴有寒战,全身不适,咽痛,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 患者,男,73岁,主因发现非何杰金淋巴瘤3a余,发热咳嗽半月余于2006年9月25日以“非何杰金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入我院。患者2003年6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抗感染治疗无效,至天坛医院查腹部CT示:右下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5.
<正>全毅红教授是湖北省著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精通中医经典,熟悉西医医术,善用经方,在治疗老年病、疑难病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和见解。余等有幸观其诊治,现将全教授临床治疗验案整理如下,以飨读者。1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余某,女,72岁。因"发热半月余"就诊。患者半月前出现发热,表现为间歇热,多于20时出现发热,体温多为38.5-39.2℃,21时左右开始退热,咳少量白粘痰,咽痛,伴头痛。测体  相似文献   

6.
败血症反复高热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 谭某某,男,51岁。1995年7月26日入院。住院号:41083。 患者因反复发热8个月,再发1周入院。既往有30余年饮酒史,日500ml左右。8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发热,上午体温在38℃左右,下午3点至上半夜达40℃以上,下半夜汗出热退。发病前先恶寒,继之发热,伴周身乏力,关节疼痛,口苦咽干。无咳嗽胸痛及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症。每次发热均需抗菌素治疗10余天体温方降,间隔20余天发热又作。曾抗结核治疗无效。近1周发热又作,体温38℃~40.2℃,患者要求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廖××,女,63岁。1989年9月24日诊治。午后发热历时半月,高热时体温39.5℃~40℃,每日下午2时始发热,时而恶寒,入夜则热甚,至翌日早晨热自退,伴五心烦热,咳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9岁,因"面部皮肤僵硬、周身反复多发性紫斑3年余,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07年9月28日收住入院.患者20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自服退热药后体温恢复正常,以后半年内间歇性发热,面部皮肤僵硬,四肢散在紫斑.  相似文献   

9.
利春红 《中医杂志》2004,45(10):769-770
1 病情简介 患者,男,69岁,因走路不稳逐渐加重1年半,反复发热14个月于2003年5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11月无诱因出现走路不稳,逐渐加重,逐渐不能跑步,无乏力感,服用脑复康等治疗病情仍继续发展.1年半后仅能扶行.2002年3月无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9.3℃,伴头晕.无咳嗽、气紧、胸痛,无盗汗、消瘦.静脉点滴头孢曲松抗感染无效.5月头颅CT示小脑萎缩,肺部CT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化验发现低T3综合征,考虑"结核性胸膜炎"予三联口服抗结核药治疗1月无效停药.1年多来反复发热体温38~39.3℃,解热镇痛药无效,物理降温有效,有时不用药体温自动下降至正常.全身无汗、自觉下肢冰冷1年多,口干、多饮、多尿2月.8年前患"前列腺增生", 经治好转. 阳痿8年. 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无烟酒嗜好. 无类似家族史.  相似文献   

10.
勾忠平 《河北中医》2001,23(6):439-439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 1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迁延 1年余的患者 ,经中医辨证施治而愈 ,现报告如下。陈某 ,女 ,2 8岁 ,干部 ,病案号6 830 1。反复恶寒、发热 1年余 ,加重 6个月。 1年前分娩后因受凉出现恶寒、发热 (体温正常 ) ,伴骨节酸痛 ,汗出。先后经多家医院诊治 ,经头颅CT、疟原虫、甲状腺功能等多项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经中西药治疗 1年余 ,病情无缓解 ,遂到我院诊治。刻诊 :恶寒 ,欲近衣被 ,但厚衣不解 ,后自觉发热(体温正常 ) ,戢然汗出粘衣 ,伴身痛 ,骨节酸痛 ,乏力 ,心悸 ,眠差 ,口干喜饮 ,纳食尚可 ,舌红 ,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1.
正1住院病史李某某,女,54岁。因"反复口腔、肛周溃疡4年余,腹痛腹泻2天"入院。患者2012年7月于外院行子宫附件切除术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8℃,伴口腔溃疡,腹泻,日行10余次,肛门红肿。因诊断不明,惟予中药治疗后腹泻、口腔溃疡好转,肛周红肿仍有。2014年4月患者在使用湿巾擦拭口唇后出现唇周皮肤溃烂,至某院就  相似文献   

12.
发热疾病在临症中经常遇到,尤其是原因不明的发热病症,诊治往往非常棘手。中医对此如果辨证施治准确,选方恰当,却可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应用《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一例长期发热而原因不明的患者,获得了热退病除的效果。摘要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患者张××,男,6岁。因发热3月余,于1987年2月6日收住入院。病史:原因不明发热3月余,上午体温37.8℃,下午体温39~40℃。体温接近正常对面色萎黄,体温升高时面色发红,退热时汗出较多,伴见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口不干,微有神疲。二便如常。一年前有“疟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疾病,若其病机相同,就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此谓之“异病同治”。此类例子很多。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例患者,一为长期发热,一为泄泻,均获治愈。兹报道如下。1长期发热齐某,女,28岁,农民,1990年7月18日初诊。发热半年余,体温37℃~38℃。半年前因食欲不振在当地就医,按  相似文献   

14.
吴禹鼎 《陕西中医》1990,11(7):289-290
<正>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全书仅桂枝类方达18首,临证变化加减,更层次无穷。余业医40余年,深悟若辨证准确,依据其营卫不和之机理,不必拘泥其病名,信手使用,常可获著效。此列举数例,以飨同道。1.营卫不和性中风发热案某女,以外感3天,高烧42℃入院,住院30余天中,曾多次反复透视、化验,并无异常发现,只是体温较高,每日晨后在38℃上下,午后旋即上升为40℃~41℃之间。曾连续im 青、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并以物理降温,但体温仍是早降午升,出院后延余诊治。患者发热恶寒,尤以恶  相似文献   

15.
<正>1住院病史钱某某,男,72岁。入院时间:2016年7月12日。患者因"乏力1月余,加重半月伴发热5天"入院。患者1月前无诱因下出现乏力,双下肢为主,呈进行性加重,伴体重下降,于2016年7月7日入住外院。期间体温最高达39℃,经治疗,疗效不佳,拟"发热待查"收治本院。发病过程中,否认咳嗽咳痰,否认胸闷气喘,否认尿频尿急等  相似文献   

16.
1 病情及治疗经过 患者男性,73岁,因"咳嗽10余年,喘憋近4月,加重10余天"于2006年4月11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开始出现咳嗽症状,每于气候变化或外感受凉时加重,伴有咳痰,未予明确诊治.2005年12月底无明显诱因咳嗽加重,并伴喘憋,到附近医院检查胸片提示慢支、肺气肿,对症治疗后症状时有反复.2006年3月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查血常规:WBC12.4×109/L,N68.5%,胸片提示慢支合并肺部感染,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遂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余从事中医临床 2 0余年 ,每用“从治”法治疗若干疑难顽症 ,获得良效 ,仅举 2例。1 热因热用刘某 ,男 ,85岁 ,1 998年 7月 1 2日初诊。主诉身热半月不退。患者有慢支、支扩病史十余年 ,近因感冒而发 ,发热咳嗽 ,咳痰气促 ,经入院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后 ,咳嗽咳痰、气促等症明显好转 ,但身热不退 ,体温波动在 3 6.8~ 3 8.0℃之间 ,上午或午后明显 ,曾用过多种抗生素 (头孢噻肟钠、泰能等 )治疗 ,仍发热不退 ,伴精神萎靡 ,不食懒言 ,昏昏嗜睡 ,自汗淋漓。举家惊慌 ,认为年事已高 ,准备后事。邀余诊治 ,症见 :发热微恶寒 ,体温 3…  相似文献   

18.
高热验案4则     
张琪 《中医杂志》1995,36(3):144-146
1 阴毒发热李×,女,25岁。1990年5月6日初诊。持续发热40余天。于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左右,伴周身肢节痛、头晕心烦,服速效感冒胶囊及螺旋霉素热不退,夜间高达39.5℃,静点青霉素、先锋霉素半月余热仍不退,并躯干及下肢出现皮疹、色淡红。于半月前在某院就诊,疑诊风湿热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但系统检查有关指标均未见异常,未能确诊。来  相似文献   

19.
一、阴不恋阳阳气外浮林某,女,26岁,1989年10月3日诊。产后发热,经某医院检查未见异常发现,治疗月余发热不退,服中药(不详)数十剂未见效验,后经人介绍延余诊治。刻诊:产后发热已逾三月。体温39℃,汗多怕风,头晕耳鸣,短气乏力,心悸寐差,口渴喜热饮,纳  相似文献   

20.
1 典型病例 例1:张某,女,25岁,1992年6月3日初诊。诉产后8天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西医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药后热退,但发热如故。刻见:反复发热已6天、体温波动在38℃左右,伴头昏无力,汗出,气短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