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敷脐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气虚血瘀型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西药+敷脐疗法),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中医症候积分、腹胀缓解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胀缓解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敷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补脾理肠汤配合中药敷脐联合丁桂儿脐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IBS患儿,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补脾理肠汤配合中药敷脐联合丁桂儿脐贴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67.50%;观察组患儿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治疗后两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肛门下坠感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IBS患儿,实施补脾理肠汤配合中药敷脐联合丁桂儿脐贴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辅助EGFR-TKI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分别采用吉非替尼单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麦门冬汤合百合固金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辅助EGFR-TKI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脾散敷脐治疗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运脾散治疗组和西药(多潘立酮)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胃电节律得到显著改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2组治疗后,均有显著的症状疗效,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大致相当(P>0.05).[结论]运脾散敷脐治疗运动障碍样型FD有显著的症状疗效,能有效调节胃排空率及胃电节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于我院就诊的87例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区域血流参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分级、最大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明显少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33.33%(15/45),对照组为23.81%(10/4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于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提高及症状缓解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歇蓝光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同时联合使用自制中药敷脐;对照组采用蓝光持续照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h及96h抽取静脉血,测定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值,并观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h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6h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观察中药润肠膏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06/2017-03在义乌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给予自制润肠膏敷贴于神阙穴,1次/d,连续治疗1 wk.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0%vs 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度、腹胀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及啰音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中药润肠膏穴位贴敷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制霉止泻散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霉菌性肠炎患儿9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内病外治)61例及对照组(西药治疗)38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9%、23.7%(P<0.01),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是引起小儿霉菌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中药敷脐配合推拿疗效优于西药,显示了中医内病外治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脾汤治疗单纯性动力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单纯性动力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西医胃肠减压、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灌肠等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温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4.6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脾汤治疗单纯性动力不全性肠梗阻能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患者总体症状疗效、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IBS-SSS表中腹痛、腹痛天数、腹胀、排便满意度、肠道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观察组、对照组IBS-SSS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和50.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9.04%和42.46%。[结论]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法治疗IBS-D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治疗和护理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成药康艾注射液联合5-氟脲嘧啶(5-FU)、奥沙利铂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康艾注射液加化疗)、对照组(化疗).均治疗4~6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改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临床疗效及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其对患者消化道症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5~2015-12该院收治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射频热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分子水平的变化,统计并分析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吞咽不适、胃腹痛及腹泻等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72-4(CA72-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消化道不适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分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状态和血清CEA、CA19-9、MMP-14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收治的108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单独XELOX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EA、CA19-9、MMP-14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RR:64.81%)、肿瘤控制率(DSR:85.1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38.89%、64.81%)(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4~+/CD8~+、CD3~+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CA19-9、MMP-1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免疫状态,降低血清CEA、CA19-9、MMP-14水平及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膜淋巴结转移癌诱发的肠梗阻应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3-01-01/2016-12-01收治的腹膜淋巴结转移癌诱发肠梗阻患者9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梗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SMA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9%v s 7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4.54 d±1.26 d vs 8.27 d±2.39 d)、恢复排便时间(2.67 d±0.61 d vs5.24 d±1.05 d)以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4.61 d±1.26 d vs 8.27 d±2.35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道通畅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11.25 d±32.58 d vs 28.35 d±6.41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vs 23.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为明显长于对照组(5.28 mo±1.16 mo vs 2.15 mo±0.86 mo),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淋巴结转移癌诱发的肠梗阻应用SMA灌注化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芩苷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HCC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黄芩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后均行保肝抗炎等基础治疗。黄芩苷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黄芩苷胶囊2粒/次,3次/d,30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肿瘤体大小、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黄芩苷组患者精神好转、乏力、纳差、腹部胀满不适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Alb、AFP)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黄芩苷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体大小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黄芩苷组肿瘤体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黄芩苷组治疗后肿瘤的客观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芩苷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芩苷组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胶囊联合TACE治疗HCC,可提高临床疗效,安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禁食、营养以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感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6、TNF-α以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相关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76%(P0.05);观察组感染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乳酶生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对患儿症状缓解、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FD患儿1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多潘立酮联合乳酶生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缓解、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胀腹痛、厌食、早饱、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进行评分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9%(P0.05)。结论针对FD患儿给予多潘立酮与乳酶生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通腹散结汤中频导入治疗腹部肿瘤所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要求选取80例腹部肿瘤所致不全性肠梗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各40例,基础治疗组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合自拟通腹散结汤中频导入治疗。1个疗程为7 d,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 d和治疗后14 d对两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单日胃肠减压引流量、5 min平均肠鸣音次数、卡氏(KPS)评分、血清前白蛋白(PAB)、血清胆碱酯酶(CHE)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原因。结果两组治疗后7 d、14 d,患者腹痛VAS评分、单日胃肠减压引流量、KPS评分、PAB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综合治疗组较同期基础治疗组好转更明显(P<0.05)。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拟通腹散结汤中频导入可提高内科常规治疗腹部肿瘤所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宁怀军 《内科》2011,6(6):574-575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涩肠止泻散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中药止泻散与米汤调成糊状敷脐,1次/d,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u=2.088,P=0.037)。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