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外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利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它对药物在社会中的市场分布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处方是医院药师每日都要接触到的,发挥药师在药理和药动学上的优势。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用量和剂量的不准确、药物配伍的不合理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药房内的350份抗菌药物处方及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药房内的350份抗菌药物处方分别作为干预前和干预后研究资料,分析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结果①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单用比例55.71%、使用合理性比例96.57%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②药师干预后二联用药比例28.86%、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比例2.86%明显低于药师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我院开始实施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制度,选取干预前后各148份含抗菌药物处方。比较干预前后处方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选择合理性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抗菌药物的联用频率和用药不当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选择合理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6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无药师干预,治疗组有药师干预。研究结束后,对两组运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抗菌药物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菌药物联用的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在药房调剂中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彭评志 《广西医学》2008,30(10):1535-1536
<处方管理办法>29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我院严格执行药房调配药品规范,由药师以上职称人员审方和核发药品,临床药师每月抽查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对处方书写规范及用药合理性监督检查,由医务部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反馈、处理,有效促进了处方规范书写,同时遏止了开大处方和滥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书写和用药合理性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效地推动了药学服务开展,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择我院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的药房处方各100份作为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前后的对比研究资料,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单独用药比例61.00%明显高于干预前,二联用药比例31.00%、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8.00%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患者对药房处方调剂的满意度评分(88.9±3.1)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吴韶  杨新云  魏理  陈斯韵 《医学综述》2011,17(9):1427-1429
目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减少发生不安全用药的各种因素,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66 326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处方进行审核分析,发现815例不合理处方,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19.14%,使用溶媒不当的处方比例为28.47%,使用单一药品的处方占68.84%。结论要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建立合理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8.
刘平  鲁会侠  姚鸿萍  王小娟 《吉林医学》2011,32(23):4781-4782
目的:探讨PIVAS处方中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审核。方法:以抗菌药物为例,对我院PIVAS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意见。结果:PIVAS处方中的抗菌药物在溶媒、给药次数、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医师确认核实或重新更改。结论:处方审核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加强临床药师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处方审核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院门急诊医师不合理处方的类型,提高医生处方质量,提高处方用药合理性。体现窗口药师干预处方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门急诊2010年6月~2012年5月共24个月的干预处方进行回顾汇总分析。结果:共分析干预处方13689张。其中,干预后修改处方10411张。即通过药房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由13689张降到3278张。结论: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在药房药师监督干预下,明显减少,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药房药师对医师处方的干预,为门急诊合理处方、处方用药合理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师在门诊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分别选择我院实行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480份对比分析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92.5%,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4.2%,P<0.05.结论: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明显,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3000张门诊处方规范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处方规范性分析,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资料,提高处方书写及用药质量。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0张,对处方的书写规范、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不合格处方255张,抗菌药物的处方数931张,使用率31.03%。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究门诊药师调配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门诊药师调配处方的加强审核之后于本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未实施门诊药师调配处方的加强审核之前于本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处方用药合理性(97.00%)与对照组患者(88.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门诊药师调配处方审核中进行加强审核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处方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药房抗菌药物处方100例,100例中,药师干预50例,未干预50例,对处方信息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两组即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药物联用情况。对两组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显示,干预组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头孢地尼,其次为左氧沙星,而未干预组的药物使用最多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预组药物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其中,干预组(单用28例、二联用21例、三联用及以上1例),相对于未干预组来说(单用15例、二联用23例、三联用及以上12例)连用情况更为合理。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的用药合理性明显低于干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对药房处方调剂进行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滥用现象,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药物联用情况,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点评的处方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抽选850张处方,另外抽选未经临床药师参与点评的处方850张,对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另外随机选取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0例感染病患作为研究组,选取临床药师未参与治疗的50例感染病患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感染病患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处方的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无指征用药、给药时间较长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均明显低于未经临床药师干预的处方(P0.05);研究组病患的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用药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处方进行干预,可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同时还可有效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临床的合理用药,由此避免对病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进行药师培训在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07年03月至2010年01月我院进行药师培训前开具的2000张处方及2012年06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进行药师培训后开具的2000张处方,对比分析这些处方的合格率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对2007年03月至2010年01月我院门诊收到的2000张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处方中,有630张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0%)、330张不合格处方、1670张合格处方(占83.5%)。在330张不合格处方中,有11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35.15%;有214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或格式错误的情况,占64.85%。对2012年06月至2014年01月院门诊收到的2000张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630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1.50%)、不合格处方110张(占5.5%),合格处方1890张(占94.5%)。在不合格处方中,有不合理用药处方50张(占45.5%)、书写不规范或格式错误处方有60张(占54.5%)。结论:与进行药师培训前相比,我院在进行药师培训后开具的处方质量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有所下降。可见,门诊药师只有进行不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加强药学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慧 《甘肃医药》2011,(8):504-50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评价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0年2~8月处方共计4000张。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为306张,占所查处方的7.3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对医师要定期进行药事法规和药学知识培训;医师应严格按照临床诊断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和相关性,为患者开具合格处方;药师应严格审查处方,开展药物咨询,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房处方调剂当中药师对抗菌药物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自2014年后,药房处方抗菌药物调剂中开始有药师干预,分别抽取干预前和干预后药房抗菌药物相关处方各200份,将其作为本文分析的资料对象,回顾性分析后了解药房处方抗菌药物调剂中药师干预的作用。结果经过药师干预后,药房处方在用药频率排序方面有明显改善,前后情况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在单独使用、二联以及三联或者以上情况两者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对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干预前后两者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房处方在进行调剂的过程中重视药师对于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对合理用药以及保障患者健康和预后质量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促进和谐医患环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庄光卿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65-1766
目的了解新“处方管理办法”颁布后贯彻执行情况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三家三甲医院门诊外科处方各500张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未写诊断和用法含糊不清是处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论加强处方诊断与用药的相符性,用药方法与剂量的合理性审核,是药师促进药品合理使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状况和药师干预作用,为提升医院静脉用药安全性提供支持条件。方法以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全年接收的全部静脉药物应用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中发生的静脉不合理用药处方事件基本情况和问题表现类型展开系统化统计学调查分析。结果 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计接收静脉药物配置应用处方384404张,其中出现静脉药物不合理配置应用处方468张,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静脉药物不合理配置使用处方的报告发生率测算数值为0.12%(468/384404)。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日常化静脉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的指导和参与,能够显著改善提升基础医院日常化静脉药物应用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经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门诊处方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性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1年门诊处方1000张,逐一分析处方用药是否规范、合理,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评价.结果 在抽查的1000张门诊处方中,发现不规范处方30张,不合理联合用药的处方50张,不合格率为8%.不规范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错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药物配伍错误、药物用法错误、药物选择不当等.结论 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药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