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院自1987年8~7月以654-2、速尿、复方丹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5~67岁。15例尿量均在400ml/日以下,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血液生化检验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急性肾衰尿毒症表现。根据1981年全国出血热会议分型标准,中型13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1年1月以来先后收治由流行性出血热等原圉所引起的急性肾衰(ARF)28例,除2例死于多畦器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外,其余2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28~48岁。平均37.5岁。26例为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1例为外伤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食用生鲤鱼胆两枚致急性肾衰。28例病人均有蛋自尿( ~ )及镜下或肉眼血尿。其中合并上消化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血压降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等为临床主要特征。我院1980年10月至1985年元月共收治出血热71例,其中资料完整、确诊为出血热者54例,入院时属低血压少尿期或少尿期者34例(排除肾前性少尿),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谈谈我们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04-2005年我院救治成功的3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原则仍是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预防休克、出血及肾衰,同时,精心的护理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的治疗较为困难,病死率可达36.4~51.2%。我们在1980年到1983年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20例,无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19例,女1例,最大者64岁,最小者21岁,12例在25~35岁间。二、主要症状体征均有出血倾向,胃肠道出血14例,皮下出血19例,球结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我院于1986年~1993年对94例急、慢性肾衰病人进行了6382次血透治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4例中男72例,女22例,年龄16~79岁,平均46.5岁.1.2 病因:急性肾衰40例,其中庆大霉素肾毒性12例,出血热16例,狼疮肾炎2例,胆结石手术后1例,产后大出血1例,挤压综合征1例,原因不明6例.慢性肾炎终末期54例,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酚妥拉明与速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ARF)18例疗效满意,现做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系1989年—1993年佳木斯铁路医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86年南京会议制定的全国 EHF 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发热3天至少尿早期(平均病日5.75天)。②患者分组:治疗前统一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肾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在急性肾衰(ARF)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9年 1~ 10月我们试用参麦注射液治疗ARF 1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14~ 70岁 ,平均 48.6岁。原发病 :挤压伤综合征 2例 ,Goodpasture综合征 1例 ,药物性肾衰 9例 ( 70 6代血浆 4例 ,庆大霉素 2例 ,丁胺卡那霉素 3例 ) ,肾综合征出血热 1例 ,糖尿病感染后肾衰 5例。病人入院时病程 3~ 2 1d ,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乏力和纳差 ,其中少尿 13例 ,无尿 5例 ,无尿最长时间 3d ,神经性耳聋1例 ,急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7年至1999年间使用大黄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顽固性肾衰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4例均系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符合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9版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8~65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腹膜透析(PD)治疗肾衰(RF)者日益增多。1976年Popovich等倡导不卧床性持续腹膜透析(CAPD)以来,临床应用更趋广泛。我科1981年6月~1990年6月共收治经PD治疗的RF61例,现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治疗对象本组男44例,女17例;年龄21~46岁,平均44.5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2例,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3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多囊肾、糖尿病性肾病、狼疮性肾炎、腹腔肿瘤各1例。除3例急性肾衰(ARF)外,均属终末期肾衰,有明显尿毒症症状。本组出现浮肿者44例,少尿31例,高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病例常以某脏器损害或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而成为特殊临床类型者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医师重视。我院自1965年5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出血热患者142例,其中24例(占16.9%)表现为特殊临床类型,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7~60岁,其中21~40岁16例(占66.6%)。轻型2例,重型5例,危重型17例。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安妥明(Olofibrste,Atromid—S)系一降血脂药物。自1967年国外首先报道该药对原发性尿崩症有抗利尿作用以后,已为国内外一些临床资料所证实。我们自1977年开始用安妥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以下简称出血热)也取得一定疗效,因尚未见到国内有这方面的资料报导,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
淀粉酶与肌酐的肾清除率比值(以下简称C_(Am)/C_(cr))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烧伤及肾衰等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有严重肾实质损害,其C_(Am)/C_(Cr)变化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观察显示有规律性变化,现初步报告如下。一、测试C_(Am)/C_(Cr)的18例病员系1980年冬季~1981年冬季经临床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于发病后3~9天入院,在3~5天者有13例。入院时处于发热期者10例,发热与少尿期重叠者2例,少尿期者6例。临床分型属轻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测佳木斯市2006~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趋势,为该市EHF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佳木斯市1996~2005年EHF发病率资料,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该市2006~2007年EHF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佳木斯市此间EHF的发病率呈缓慢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清文 《黑龙江医药》1995,8(2):101-103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少尿期病情复杂多变,是本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对EHF少尿期急性肾衰及并发症的及时正确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renalsyndrome,HFRS) ,是Hantan病毒造成的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情危重。其中 ,患者血小板在短时间内急骤减少是造成机体和组织广泛、严重出血的重要原因 ,也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自2000年以来 ,笔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HFRS血小板减少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3月—2002年7月我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HFRS血小板明显减少 (低于30×109/L)患者39例 ,男26例 ,女13例 ,年龄 (36.7±2.71)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流行性出血热防…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8月~1996年12月,我科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3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6岁,平均35.2岁。临床分型:轻型7例,中型21例,重型8例。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扩充血容量、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纠正肾衰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结果治愈35例,1例因持续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发热期的护理 (1)高热病人应每2~4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梗阻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重要病因之一,泌尿系结石、盆腔肿瘤是梗阻的主要病因,如处理不及时常导致终末期肾衰,即使解除梗阻后也有部分患者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为探讨梗阻性肾衰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我们对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梗阻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重要病因之一,泌尿系结石、盆腔肿瘤是梗阻的主要病因,如处理不及时常导致终末期肾衰,即使解除梗阻后也有部分患者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为探讨梗阻性肾衰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我们对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46例危重型出血热急性肾衰的血液净化治疗,认为在出血热急性肾衰的治疗上,应不失时机采取早期血净,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同时积极加强支持疗法,重视二次肾衰的防治,这将会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