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动物药具有特殊的有效成分,尚无法用植物药替代,目前药用动物资源应用与研究正面临严重问题,如动物资源日益减少,药用动物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薄弱,药用动物资源研究人才匮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思考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要开展野生药用动物资源动态调查研究,进行珍稀、濒危、市场需求量大的药用动物的驯化和养殖,继续寻找人工代用品和研究人工合成品,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襄阳市中药资源的分布及产业开发情况,为襄阳市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筛选襄阳特色中草药;为以后3S普查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查阅文献、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明确襄阳市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结果:襄阳市共有药用动植物、矿物及其它949种。其中药用菌类12种、药用地衣类2种、药用苔藓类7种、药用蕨类38种、药用裸子植物18种、药用被子植物765种、药用动物75种、药用矿物19种及其它13种。本地道地药材有襄麦冬(湖北山麦冬)、襄半夏、保康柴胡(北柴胡)、苍术、前胡、桔梗、党参、黄姜、黄连、襄杜仲、天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有原始红豆杉、野生牡丹、野生蜡梅、野生紫薇古群落及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结论:针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变化,应采取合理采挖、加强中药资源升值研究、扩大人工种植、积极开展易地保护等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襄阳市中药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于3S技术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方法:利用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指导下,结合宜川县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县域内目前植被分布状态,制定普查方案。通过样线样地调查,对县域内野生药用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采集标本、药材和种质资源;通过走访,对传统知识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普查结果归纳整理,填报国家采集系统数据库。结果:共完成39个样地调查,195个套方,涉及35科、158个物种,其中重点调查品种44个,一般调查品种74个,特色品种3个。结论:通过这次普查,明确了宜川县域野生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为中药材资源开发及医疗保障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中药》2013,(5):402-402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为期1年的蒙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此次普查的目标为:掌握内蒙古蒙中药药用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传统知识、野生与栽培情况、收购量、需要量等蒙中药资源本底资料;研究建立3S技术调查蒙中药药用资源体系,建立蒙中药药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机制;建立药用资源数据库和网络化共享服务系统;研究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民间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源等调查方式,全面系统地整理康县药用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以及矿物),发现康县境内有各类药用资源600余种。野生天麻、猪苓、紫草等35种野生药用植物为急需保护的物种,钩藤、祖师麻、菟丝子等124种野生药用资源为需要保护的物种。并且初步建立了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5项指标为定量评价珍稀药材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为背景,研究白山地区野生中药资源,以推动和促进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样地、样方定点调查,并结合野外踏查方式统计调查获得相关数据信息。结果:通过对白山市药用植物的调查,并走访调查中药材的传统种植技术,记录了白山地区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品种158种,分属62个科,多种野生中药资源被广泛利用开发。结论:为白山市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实践种植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民间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源等调查方式,全面系统地整理康县药用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以及矿物),发现康县境内有各类药用资源600 余种.野生天麻、猪苓、紫草等35种野生药用植物为急需保护的物种,钩藤、祖师麻、菟丝子等124种野生药用资源为需要保护的物种.并且初步建立了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5 项指标为定量评价珍稀药材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辉  邓明鲁 《吉林中医药》2010,30(1):61-63,75
动物药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我国药用动物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在不同的生态地区生存着不同的珍稀药用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特定的生活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环境,其生态等级、野生量、养殖量、资源总量与生活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药用动物使用量的增加,药用动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对药用动物生态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尤为重要,这对于药用动物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辉  邓明鲁 《吉林中医药》2010,30(2):160-162
动物药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我国药用动物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在不同的生态地区生存着不同的珍稀药用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特定的生活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环境,其生态等级、野生量、养殖量、资源总量与生活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药用动物使用量的增加,药用动物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对药用动物生态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尤为重要,这对于药用动物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其种类、生活型、分布、药用部位、药性、药味和功效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有25科61属79种,涉及药材152种,按药用功效分为17类,以清热药为主。其中,芦苇、柽柳、罗布麻和白茅等蕴藏量较大。针对该区域自然条件及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及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栽培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在药用植物适宜性评价中应用较多,但在资源调查和储量估算方面研究较少,只集中在大面积栽培品种或野生广布种如人参、甘草、红花等少数几种药用植物,特别是在野生稀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尚属空白。简述了中药资源普查的现状及近几年3S技术在栽培品种、野生广布种、野生稀有种、特殊生态环境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储量估算研究中的应用,并对高光谱遥感在中药资源调查及储量估算进行案例介绍。随着我国高分辨卫星的发射以及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3S技术对野生稀有种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整理分析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明确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对其中易混品种进行辨析。方法 利用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药用植物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及分布情况,从外观形态方面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61种,分布在29科57属,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结论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整理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发现,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有109科276种,其中海洋藻类21科41种、维管植物54科164种、海洋动物33科70种、海洋来源矿物1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普查团队对福建省滨海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综合性价值、外来物种中药化进行调查。福建省耐盐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基础阶段,有待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类群的多元价值,加强福建滨海滩涂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域耐盐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闽产耐盐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促进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平凉关山林区药用野生动物资源分布,以期为药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全面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关山隧道为中心,向四面辐射,以6条路线为主,对林区动物标本进行远距离观测,并对照动物图谱资料对林区动物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平凉关山林区有野生国家、地方级保护和其他野生动物70余种,其中药用动物中被《中国药用动物志》收录的有10种[1],《甘肃脊椎动物志》收录的有7种,按其药用功效可分为4类。结论:平凉关山林区药用野生动物虽然种类不多,但数量丰富,在做好保护基础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神农架的自然生态条件,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及其保护研究现状,可供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及药用种类保护研究学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神农架的自然生态条件,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及其保护研究现状,可供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及药用种类保护研究学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梦  方昀  程汝滨  黄真  张光霁  陈建真 《中草药》2018,49(13):3134-3142
动物类中药材是中华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随着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动物类药物中混伪品掺杂现象时有发生,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线粒体DNA因其严格的母系遗传特征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群体遗传、谱系生物地理和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近年来,线粒体DNA标记在动物类药材分子鉴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动物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对COI、Cyt b、12S rRNA等线粒体DNA标记在动物类药材分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对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类药材鉴定中的后续应用开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药用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is work documents zootherapeutic practices in Northeast Brazil. It is primarily based on field surveys carried out in fishing villages located in the states of Maranhão and Paraíba, where 60 respondents (38 men and 22 women)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animal species used as medicine, body parts used to prepare the remedies and illnesses to which the remedies were prescribed. A total of 100 animal species (72 families), distributed in 12 taxonomic categories, was used as medicine. Zootherapeutic resources were used to treat 62 different diseases. The local medicinal fauna is largely based on wild animals, including some endangered species. Threatened species, such as the seahorse (Hippocampus reidi, Ginsburg, 1933) (Syngnathidae) and the green turtle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Cheloniidae) represented important medicinal resources for the studied communities. This shows the need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strategies to conserve and manage faunistic resources in Brazil.  相似文献   

19.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境内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广东省水生药用植物共160种,隶属54科90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药材12种;耐盐药用植物269种,隶属63个科197属,涉及国家重点调查药材22种。该省人工种植的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有30多种,规模超过22 000 hm2,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5%;来源于水生、耐盐植物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0余种,种植规模达9000 hm2。广东省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建议根据生态环境和区域内产业需求对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