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抗体不确定者的随访结果,为快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01~2020-06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接诊的37例HIV-1抗体不确定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诊断和治疗经过,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 37例HIV-1抗体初筛阳性者的首次确认试验结果均判断为不确定,经过追踪随访及核酸检测,证实21例为HIV/AIDS患者,15例为HIV-1以外的其他疾病,1例未复诊。21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机会性感染11例,无症状10例。经随访,21例HIV/AIDS患者从HIV-1抗体初筛阳性到HIV-1 WB确证阳性时间为70(40.0,152.5)d,从HIV-1抗体初筛阳性到核酸阳性时间10(2,1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8,P=0.000)。21例HIV/AIDS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初筛试验S/CO值分别为(191.10±154.55)/mm3、71.93(27.46,150.87),排除HIV-1感染者分别为(422.07±219.68)/mm3、1.53(1.30,1.98),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HIV/AIDS患者于该院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6个月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至(403.23±237.05)/mm3,病毒抑制率达92.31%。结论 抗体检测仍是诊断HIV-1感染的主要方法,抗体结果不确定给HIV/AIDS诊断增加了难度。对HIV-1抗体结果不确定者应及时予以随访并进行确证试验或核酸检测,可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并行手术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各20例。观察组接受来曲唑或他莫昔芬治疗,28 d为一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无进展者持续服药至24周,限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化疗8周期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Ki-67变化、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变化、PEPI评分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i-67明显下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5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PI评分高风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疗效相似,但安全性优于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7+CD4+ 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CXCL10、CXCR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CD27+CD4+ T细胞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CXCL10、CXCR3水平与PBMC中CD27+CD4+ T细胞水平以及血清IFN-γ、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0、CXCR3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血清CXCL10、CXCR3、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PBMC的CD27+CD4+ 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5±2.53)% vs (41.57±5.32)%;t=31.997,P=0.000]。Pearson相关性分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与CXCR3、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 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血清CXCR3水平与血清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 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0、CXCR3均具有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AUC=0.825,AUC=0.820;P<0.05),联合两个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AUC=0.938,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91.70%。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及CXCR3水平上调,可能与CD27+CD4+ T细胞比例低有关,联合两者检测可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术前改良白蛋白-胆红素(mALBI)分级评估非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的生存预后。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130例非乙肝相关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ALBI评分结果分为mALBI 1级、mALBI 2a级、mALBI 2b级和mALBI 3级。比较不同级别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非乙肝相关性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mALBI分级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异。结果 130例非乙肝相关性HCC患者中,mALBI 1级48例(36.92%),mALBI 2a级39例(30.00%),mALBI 2b级43例(33.08%),mALBI 3级0例(0.00%)。在随访期间,mALBI 1级患者死亡4例(8.33%),mALBI 2a级患者死亡5例(12.82%),mALBI 2b级患者死亡13例(30.23%)。mALBI 1级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优于mALBI 2a级和mALBI 2b级患者(log-rank检验: χ2=13.560,P=0.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aHR=4.710)、微血管侵犯(MVI)(aHR=3.460),以及较高的mALBI评分(aHR=4.990)是影响非乙肝相关性HC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LBI分级可用于预测非乙肝相关性HCC患者根治性肝切除后的生存预后,有助于临床及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叶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CVD)终点事件的关联性以及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15岁常驻人群共1 791人进行随访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电话随访、入户调查及调取当地县医院居民医疗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和DAG分析探讨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的关联性。结果 共有1 687人完成了随访,143人发生了CVD终点事件,其中脑卒中和心梗占72.7%。对于总人群,与叶酸4.55~6.96 ng/ml组比较,<4.55 ng/ml组发生CVD终点事件的风险更高(HR=1.56,P=0.038)。对于男性,与叶酸>6.96 ng/ml组相比,<4.55 ng/ml组发生CVD终点事件的风险更高(HR=2.57,P=0.007)。对于女性,与叶酸4.55~6.96 ng/ml组相比,<4.55 ng/ml组和>6.96 ng/ml组发生CVD终点事件的风险均更高(HR=2.11,P=0.026;HR=1.84,P=0.039)。结论 低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而对于女性,较高的叶酸水平也同样促进了CVD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对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肿瘤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15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期。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并将筛得指标通过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II、NLR、PLR、LMR及PNI水平均能有效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794.8组的生存预后优于SII>794.8组(P<0.05),NLR≤3.25组的生存预后优于NLR>3.25组(P<0.05),PLR≤125.65组的生存预后优于PLR>125.6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HR=1.774)、T分期(HR=1.749)、淋巴结转移(HR=2.147)、SII(HR=2.513)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由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96(95%CI:0.757~0.871),具有良好的精准度。结论 SII是影响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基于SII等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分层下患者的生存预后[NT-proBNP>654.5 ng/L组 vs NT-proBNP≤654.5 ng/L组;Cyfra21-1>3.5 μg/L组 vs Cyfra21-1≤3.5 μg/L组;ⅢB期组 vs Ⅳ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 vs 非COPD组;胸腔积液组 vs 非胸腔积液组]。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因素。比较NT-proBNP>654.5 ng/L组和NT-proBNP≤654.5 ng/L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晚期NSCL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7.8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654.5 ng/L、Cyfra21-1>3.5 μg/L、IASLC分期为Ⅳ期,以及合并COPD、胸腔积液的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HR=1.872)、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期为Ⅳ期(HR=2.910),以及较高的NT-proBNP水平(HR=1.945)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NT-proBNP≤654.5 ng/L组比较,NT-proBNP>654.5 ng/L组的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和血肌酐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可能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着丝粒蛋白L(CENPL)表达与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肝移植术并术后肝细胞癌复发患者93例(复发组)。选择同期行肝移植手术但术后未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46例(未复发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ENPL表达情况。分析CENPL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预后的关联性。结果 光镜下可见癌组织CENPL染色呈阳性,主要表达在细胞核部位,少量在细胞质表达。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CNLC Ⅱ期为参照,CNLC Ⅰ期是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的抑制因素[HR(95%CI)=0.46(0.13~0.91),P=0.013];以CENPL低表达为参照,CENPL高表达是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的促进因素[HR(95%CI)=1.68(1.41~2.99),P=0.003]。CENPL高表达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5(3~22)个月,低表达组中位RFS为8(5~2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 χ2=9.269,P=0.002)。CENPL高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8~40)个月,低表达组中位OS为22(9~3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 χ2=4.406,P=0.031)。结论 CENPL对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复发有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9~2016-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15例。采用CanpatrolTM 2代技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CTCs进行分型检测。术后随访22~3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TCs水平变化,术前各分型CTCs与疾病特征的关联性以及手术前后CTC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总CTCs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前混合型CTCs水平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间质型CTCs和上皮型CTC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型阴性组肿瘤直径≤3 cm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间质型阳性组(P<0.05)。术前总CTCs、混合型CTCs、上皮型CTCs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及肿瘤直径的关联性不显著(P>0.05)。3例术后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27例术后CTCs 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后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6.553,P=0.031)。2例术前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死亡,28例术前CTCs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前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5.245,P=0.027)。结论 外周血CTCs可用于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70例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北京协和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0年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 本组70例均存在基础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确诊为真菌血流感染,40例(57.1%)为单数菌感染,30例(42.9%)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从70例患者的血培养中共分离122株病原体,72株真菌,50株细菌;念珠菌61株(84.7%),占绝对优势,白念珠菌31株(50.8%),非白念珠菌30株(49.2%)。分析真菌血症的原发感染来源,35例(50.0%)原发真菌血症,18例(25.7%)同时存在下呼吸道定植,10例(14.3%)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真菌血症,3例(4.3%)继发于腹腔真菌感染,另有4例(5.7%)存在多个部位相同真菌定植。住院期间死亡37例,粗病死率为52.9%,真菌血症所致的直接病死率为32.9%。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治疗(χ2=15.136,P<0.001)、30 d内手术史(χ2=3.540,P=0.060)、有创机械通气(χ2=4.450,P=0.035)与住院期间死亡相关;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χ2=5.657,P=0.017)、循环系统疾病(χ2=3.399,P=0.065)、ICU治疗(χ2=4.955,P=0.026)增加归因病死率。多因素分析中,ICU治疗增加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ICU治疗和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真菌血症患者的归因病死率。结论 真菌血症多发生于有一定基础疾病的患者,常伴随细菌血流感染。出现真菌血症的患者预后差,半数以上病人死亡,ICU治疗同时增加真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期间死亡和归因死亡风险,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归因病死率,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