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应用小儿推拿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炜 《山西中医》1996,12(1):19-20
五二醒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61例临床观察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222004)周炜关键词厌食症,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日久可成疳积之症,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近几年来以自拟五二醒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6l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临床小...  相似文献   

3.
于苏平  李婕 《四川中医》2007,25(10):87-88
目的:观察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厌食症中存在脾胃湿热这一证型,从理论上分析厌食症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使用以泻黄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在进行治疗后体重指数、食欲有明显增加。结论:从理论上证实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症的存在,使用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症临床疗效以及证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蕾  全燕 《新中医》2005,37(10):77-77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小儿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大便不调为特征。长期厌食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7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1998~2004年,我们采用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7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国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方法结合小儿厌食的生理和病理,对黄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从调气、解毒、补虚、祛瘀等方面入手,打通三道两路,以疾消健体等,总结整理了黄老临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经验。结论:黄老采用壮医针灸疗法和中药口服来健运脾胃、清热化积、扶正培元、强壮补益、调理气血、通调谷道等调治小儿厌食症,临床上能收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消补兼施法应用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给予消补兼施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本次探究的22例患者有20例随症加减治疗后痊愈,痊愈率为90.9%。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关键在于理清患儿症状,并对症下药,消补兼施法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较长时间食欲不振、食量明显下降,并伴有厌食恶食,或者是拒绝进食,临床上则被确诊为小儿厌食症,一般以学龄前儿童较为多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使得小儿厌食症的发病趋势逐年增加,而临床反馈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小儿厌食就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主要方式。目前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运脾、健脾、养胃。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类方法有时效果不明显,笔者借鉴前人治疗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试探从肝论治六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证实从肝论治小儿厌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芳香甘平法治疗小儿厌食验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小儿厌食症临床验例的分析,对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有着较好的临床基础和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六君子汤为临床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或胃失和降的常用方.选取段富津教授临证运用六君子汤辨治小儿厌食症验案三则进行分析,以示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期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脏病变、水湿内盛,调理足太阴脾经是治疗根本,健脾利湿贯穿始终。脾土正常是代谢正常的基础,对人体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在治疗泄泻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健脾利湿,脾运化正常,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辨证分型顾及兼症,应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调脾经,健脾利湿,恢复脾胃功能,泄泻才能被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2.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脾胃关系失调是其发病关键,“胃强脾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根据《伤寒论》原文及相关方剂分析,认为胃强脾弱本质为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将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与中医证候一一对应,系统分析其发病病因、症状特点,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及疾病进展均与机体胃强脾弱紧切对应。从胃强脾弱理论论治该病,认为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繁多,“脾常不足”为其根本原因,同时伴随各种原因造成胃热偏盛,最终造成脾胃不和。故以“和法”调和脾胃当为其主要治疗目的,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补益脾胃同时清泻胃热,进而调理全身脏腑气机,达到治愈目的,目前在临床及实验研究领域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为深刻理解并探讨《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以及肝病实脾的意义及其实脾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五行相制疗法的具体应用,认识实脾的真正含义以及肝虚实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得出实脾的分类以及肝病实脾的前提要分清虚实证候,不能以偏概全,以及由其演化出来的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宗妃  熊莉华 《陕西中医》2020,(10):1464-1467
历代医家多从三消分治糖尿病,认为其病位分属于肺、胃、肾,然而熊莉华教授认为五脏皆可致消,但脾统四脏,为治病之本。且三消皆与脾相关,胰亦归属于脾,治脾即治胰,故脾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并提出糖尿病应从脾论治的观点。从脾论治糖尿病应以健脾运脾为基本治疗原则,常使用益气养阴、理气化湿药物以健运脾气,调节中焦气机,以期恢复脾之转输功能。本文详细阐述了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本文在分析脾气本质的基础上,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其脾统血本质,明确其内涵。传统观点认为脾统血主要为脾气统血,是通过气摄血而实现的,实际上是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又因脾有化生血液之功而间接统血。笔者通过对脾气概念分析,得出脾气为脾生理活动的基础,脾统血是自身生理功能的体现,又是通过脾自身气所化之气(营气,中气,脾阴,脾阳)来统摄血液。脾所化之气既能通过化生血液而统血,又发挥其自身特性来统摄血液的。其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讨论老年治脾的缘由及病机,探讨了补脾诸法与老年虚证的关系,提出补气健脾、升陷益脾、引血归脾、除湿运脾、消中启脾、开胃醒脾、和中调脾、温中补脾、温肾暖脾、疏肝实脾、节食寿脾、小劳行脾、清心养脾等为治疗老年病的法则,并列举相应的治疗方药,为老年病从脾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给老年病的防治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脾虚证为祖国医学脏腑辨证之常见证型,主要是指由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常表现为食减纳差、腹胀痞满、面色萎黄、消瘦肢乏、泄泻、脾虚便秘、水肿等。临床上述症状无需皆俱,出现3个或以上即可确诊。近年来,虽然通过研究得出了诸多与脾虚证相关的指标,但并没有揭示其与中医脾虚证的关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脾虚证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肝郁脾虚证是多种疾病的关键证候;虚气留滞是多种病证的动态化规律;分析肝郁脾虚证中肝郁与脾虚的虚气留滞病机演变对于“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肝郁是引起疾病的始动因素,脾虚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二者相互影响形成虚气留滞动态变化。肝郁脾虚证进一步发展演变,则伤及元气,形成元气亏虚,气血阴阳受损;虚则加重留滞,形成痰湿、瘀血、火热和浊毒等壅聚,虚滞裹挟,疾病缠绵难愈。对肝郁脾虚证的治疗,疏肝尤应重视补脾;针对虚气留滞,特别应先培补元气。因此,充分理解肝郁脾虚证的虚气留滞病机演变是防治多种慢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