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和银染技术对 80例大肠组织中的P53蛋白、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进行测定。结果大肠癌、腺瘤和正常粘膜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6 7%、1 6 7%、5 0 %,AgNOR颗粒记数分别为 9 3 0± 3 53、5 40± 1 95、4 3 8± 1 2 8。大肠腺癌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和AgNOR记数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 (P <0 0 1 ) ,大肠腺瘤与正常粘膜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P53阳性组AgNOR颗粒记数明显高于P53阴性组 (P <0 0 1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呈正相关 ,联合起来进行检测 ,对大肠癌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Ki-67抗原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病理学特点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兔抗人 Ki- 6 7多克隆抗体 ,对 10 7例大肠癌术后标本进行 S- P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大肠癌组织的 Ki- 6 7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正常肠粘膜及癌旁粘膜 (P <0 .0 1) ;伴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脏器转移之大肠癌组织的 Ki- 6 7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 ;大肠癌 Ki- 6 7表达阳性强的病人 ,术后生存率低于 Ki- 6 7表达弱者 (P<0 .0 5 ) ;Ki- 6 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Ki- 6 7作为代表肿瘤增殖活性的标志 ,与大肠癌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溶素 (matrilysin ,MMP 7)与早期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早期大肠癌和进展期大肠癌、正常肠粘膜、大肠腺瘤、变性隐窝病灶 (aberrantcryptfoci,ACF)中MMP 7mRNA的表达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大肠癌癌灶周围肿瘤细胞MMP 7蛋白的表达。结果 :90 %(2 7 30 )的早期大肠癌MMP 7mRNA阳性表达 ,而相应正常粘膜几乎不表达 ;4 5例ACF只有 7例MMP 7mRNA弱阳性表达 ,10例腺瘤、2 0例进展期大肠癌均阳性表达。由正常肠粘膜、ACF、腺瘤、早期大肠癌到进展期大肠癌MMP 7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 (P <0 .0 1)。 4 6 .7% (14 30 )早期大肠癌癌灶周围肿瘤细胞MMP 7蛋白阳性表达。早期大肠癌MMP 7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相关 (P <0 .0 5 ) ,有转移者MMP 7水平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MMP 7的高表达可能在早期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cl-2、Ki-67、C—erbB-2在大肠癌与腺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黏膜,分别进行了Bcl-2、Ki-67、C—erbB-2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瘤与腺癌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C—erbB-2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大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视腺瘤癌变有重要意义:C—erbB-2的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肠肿瘤中p53、bcl-2及PC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p5 3、bcl 2及PCNA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增生性息肉、腺瘤及腺癌中p5 3、bcl 2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粘膜及增生性息肉中 p5 3表达阴性 ,腺瘤癌变及腺癌组 p5 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组(P <0 0 5 )。腺瘤和腺癌中bcl 2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5 )。高分化腺癌bcl 2表达率高于差分化腺癌 (P <0 0 1)。bcl 2与p5 3表达在腺瘤和腺癌中呈负相关。PCNA强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瘤 -癌序列中逐渐增高 ,它与腺瘤 p5 3表达、不典型增生程度及腺癌组织分化有关 (P <0 0 5 )。结论 p5 3基因突变主要涉及到腺瘤向腺癌的转变过程 ,大肠癌的发生与腺瘤中凋亡相对抑制和增殖活性增高有关。综合分析 p5 3、bcl 2和PCNA表达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2,Ang-2)在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生长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62例大肠癌和30例肠腺瘤手术标本中Ang-2、CD-34和ki67蛋白表达量,同时以16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Ang-2、ki67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和肠腺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正常大肠粘膜组织表达量少;肠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肠腺瘤样组织,且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肠癌Ang-2与MVD和ki67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肠癌和肠腺瘤组织中过多表达Ang-2与肿瘤血管和肿瘤生长密切相关,Ang-2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及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EG-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60例正常大肠粘膜、22例大肠腺瘤和60例大肠腺癌中AEG-1的表达.结果 大肠腺癌和腺瘤中AEG-1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90.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2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大肠腺癌的...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组织中TGF-α、TGF-β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S P法对大肠癌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TGF α、TGF β1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 2 .90 %和 6 9.35 % ,明显高于二者在大肠腺瘤、正常粘膜中的表达 (P <0 .0 5 ,P <0 .0 1) ,癌旁粘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5 ) ;TGF 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 (P <0 .0 5 ) ;DukesA +B期中二者的表达低于DukesC +D期 (P <0 .0 5 ) ;二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Pearson列联系数 =0 .4 1)。结论 :大肠癌TGF α、TGF β1过度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Dukes分期、癌组织浸润、转移范围有关 ;TGF α与腺癌分化程度有关 ;少部分大肠癌旁粘膜已偏离正常细胞生长状态 ,具有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腺瘤和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大肠粘膜无表达,在大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9%和62.5%;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OD值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大肠癌组中PCNA-LI为(50.2±13.2)%,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12.6±3.1)%和大肠腺瘤组(33.2±7.9)%;大肠癌组中Survivin阳性的PCNA-LI为(61.3±9.3)%,显著高于Survivin阴性的PCNA-LI(36.4±6.6)%。结论:Survivin和PCNA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CNA可反映大肠癌的增殖状况,两者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TNFα和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TNFα、Bcl- 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95年前大肠癌组织存档蜡块 6 0例、腺瘤 30例、正常粘膜组织 2 0例。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标本切片进行染色。结果 :TNF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和正常组织P <0 .0 1,TNF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Dukes分期 (A ,B期 )、五年生存期有关P <0 .0 1。Bcl- 2在腺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和粘膜组织P <0 .0 1,淋巴转移组亦呈明显高表达P <0 .0 1,并且与Dukes分期 (C ,D期 )相关P <0 .0 5。TNFα与Bcl- 2在癌组织中呈负相关表达P <0 .0 1。结论 :TNFα与Bcl- 2基因参与了肿瘤的早期生物学行为 ,其检测可为大肠癌病人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依据及筛选适当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