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目的 对重度踇外翻应用Chevron截骨术配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采用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患者18例21足。对患者的踇外翻角(HVA),近侧关节固定角(DMA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比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8例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1.81±15.92)个月。AOFAS评分手术前为(48.71±14.30)分,手术后为(85.57±14.55)分;IMA由手术前(18.88±2.26)°矫正至IMA(9.45±2.94)°;HVA由手术前(46.34±4.83)°矫正至(16.12±10.01)°;DMAA由手术前(26.48±12.83)°矫正至(9.38±7.95)°;疗效评价为优11足,良7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85.71%。结论 Chevro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术对重度踇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陈舒  张曦  刘海涛 《江苏医药》2015,41(3):322-325
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踇趾畸形,早在18世纪就已开始广泛兴起手术治疗踇外翻.手术治疗踇外翻的术式繁多,随着各类术式的广泛开展以及对术式效果的跟踪报道,很多术式由于弊大于利而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有效的术式被保留并不断改进.第一跖骨头截骨术作为最为常用的术式之一,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近年来第一跖骨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weil截骨术联合肌腱转位治疗拇外翻合并交叉趾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分别采用weil截骨术联合肌腱转位和weil截骨术联合切除趾骨髁部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拇外翻合并交叉趾畸形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weil截骨术联合肌腱转位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采用weil截骨术联合肌腱转位术后患者无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患者关节僵硬、脱位、复发、持续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92.6%。结论 weil截骨术联合肌腱转位术具有治疗术后坚强固定稳定性强、促进患者早期下地负重功能锻炼、复发率低、关节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治疗拇外翻合并交叉趾畸形(Coughlin分期Ⅱ期以上)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 Akin 截骨术联合 Scarf 截骨术治疗中重度 外翻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重度 外翻患者 39 例(58 足), 其中 12 例(16 足)中度 外翻患者采用单独 Scarf 截骨术, 27 例(42 足)中重度 外翻患者采用 Scarf 联合 Akin 截骨术。手术前、 后均行患足 X 线片检查, 测量 外翻角 (HVA)、 第一二跖骨间角 (IMA) 和胫侧籽骨位置,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功能评分系统 (AOFAS) 评分。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每足手术时间 45~78 min, 平均 (55.0±6.8) min, 术中出血 3~20 mL, 平均 (11.0±5.4) mL。除 1 例 (1 足) 重度 外翻患者 Akin 截骨处愈合较慢以外, 其余患者 Scarf 及 Akin 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手术切口 2 例 (2 足) 出现红肿, 后自行消退。2 例 (2 足) 出现趾背内侧麻木, 考虑为神经损伤, 经 3~5 个月好转。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未见 外翻复发病例。术后 HVA (14.1°± 5.3°)、 IMA (7.7°±3.8°) 和胫侧籽骨位置 [(2.58±0.61) 级] 均低于术前 [分别是 (39.6°±6.8°)、(18.7°±5.4°) 和 (4.87±0.59)级], AOFAS 评分高于术前 (分: 84.4±8.7 vs. 37.3±9.5, P<0.05)。结论 Akin 截骨术联合 Scarf 截骨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疗效肯定, 矫形效果满意, 并发症少, 外翻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拇外翻患者(34足)行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并联合植骨矫正拇外翻畸形,通过对手术前后AOFOS评分,评价该术式疗效。结果对全部患者均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拇外翻角(HVA)由术前(45.0±3.5)°减小到(11.0±3.6)°(t=61.5, P〈0.05),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由术前(20.1±3.5)°减小到(9.0±1.0)°(t=25.0, P〈0.05)。AOFAS评分由术前(38.0±6.0)矫正至术后(90.0±2.0)(t=58.0, P〈0.05)结论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重度拇外翻对治疗重度拇外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改良Ludlof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采用改良Ludlof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患者65足,男8足,女57足,年龄21-63岁,平均42.5岁,选择第一、二跖骨间夹角〉16°,拇外翻角〉30°的严重拇外翻患者行改良Ludlofr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患者均拍摄惠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对改良Ludlofr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愈合或迟缓愈合,无感染。Maryland拇跖趾关节评分90-100分者43足(66%)。80-89分者18足(27%),70分~79分者4足(8%),优良率为92%,结论改良Ludlofr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具有治疗后跖骨短缩少,矫形能力强,降低拇僵直发生率,坚强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稳定性强,复发率低,允许早期负重,关节适应度更佳等优点,是治疗第一、二跖骨间夹角〉16°拇外翻角〉30°重度拇外翻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足拇外翻是临床常见的前足病变之一,是指拇趾向外偏斜和第一跖骨内收引起疼痛的一种前足畸形[1]。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当患者的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2]。手术是解除患者疼痛将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及矫正畸形的可靠途径,目前临床已知的对足拇外翻治疗的手术多达上百种,其中第一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之一,具有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医疗健康数据支持下的Scarf截骨术用于治疗不同程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92例(103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研究组则基于患者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分析后进行Scarf截骨术治疗。采用X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拇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的改善水平;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各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比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2组患者HVA、DMAA、IMA角度相比于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除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度拇外翻IMA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外,其他指标在2组患者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中中、重度组HVA、DMAA、IMA角度均略低于对照组中中、重度组;虽然2组患者中重度拇外翻术后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中重度患者术后疗效优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为胫骨截骨术组,30例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为腓骨截骨术组。术前与术后4周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JOA)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术后4周,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周,胫骨截骨术组JOA评分显著高于腓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总分均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胫骨截骨术组Lysholm总分显著高于腓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腓骨截骨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胫骨截骨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胫骨截骨术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胫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均能改善膝关节功能。胫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总体效果要优于腓骨截骨术,但是后者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临床上对于合并症较多,手术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腓骨截骨术。  相似文献   

10.
拇外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女性患者多见。发病的原因通常有三种学说:一是遗传学说;二是与长期穿高跟鞋、尖头鞋有关;三是与自身疾病有关,如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拇外翻并发症主要有:锤状趾、胼胝、鸡眼、趾间神经瘤和关节炎等。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采用拇收肌切断术联合Chevron截骨术,矫正治疗拇外翻畸形患者20例25足,临床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局麻下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68例,使用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微创截骨,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足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6~36个月,手术优良率达95.59%。结论本微创手术效果可靠,简单易行,可作为矫正拇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的重度拇外翻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改良Ludloff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患者25例(30足),其中4足加行Reverdin手术,3足加行Akin手术.患者均行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拇外翻角,随访24~35个月,平均28.3个月,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1例老年患者延迟愈合,伤口无感染.Maryland拇趾评分标准:优(90~100分)19足(63.3%),良(80~89分)8足(26.7%),可(70~79分)3足(10.0%),优良率90.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Ludloff截骨术具有愈合快、跖骨短缩少、纠正畸形能力强的优点,可以明显减轻前足的疼痛,恢复足部的功能,是治疗合并第1跖骨内翻特别是重度拇外翻的较理想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dterm effect of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associated with metatarsus primus varus. Methods Totally 25 patients(30 feet) with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were treated by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and distal soft tissue procedure from March 2006 to 2008 March. Four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reverdin osteotomy. Three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Akin osteotom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weight bearing radiograph examination. The follow-ups ranged from 24 to 35 months ( average 28.3 months).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the follow-up. There was no bone nonunion, malunion and wound infection,but one old patient had delayed union. According to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 19 feet(63.3%)were excellent ( 90 to 100 scores), 8 feet ( 26.7 % ) were good ( 80 to 89 scores), 3 feet ( 10. 0% ) were middle (70 to 79 scores). Conclusions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has the advantage of rapid healing, less shortened metatarsal and ability to correct deformity, which can relieve the pain and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forfoot. It is a perfect procedure for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patients whose intermetatarsal angle is over 16°.  相似文献   

13.
孙书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00-2101
目的 探讨三截骨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例(3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手术前后AOFAS评分、HVA及IMA.结果 参照AOFAS足拇外翻疗效评定标准,35足愈后的优良率为94.3%;术后AOFAS评分(88.7±5.2)分,比术前(41.7±8.4)分显著增高(t=3.47,P<0.05);面术后HVA值[(10.2±2.1)°]及IMA值[(7.4±1.3)°]比术前HVA值[(55.7±14.2)°]及IMA值[(22.7±4.8)°]显著降低(t=4.31、3.38,均P<0.05).35足中,术后前足内侧有麻木者8足,跖趾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者3足,余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截骨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足母)外翻矫形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制出新型(足母)外翻矫形器并结合临床给(足母)外翻患者使用。共计34例(足母)外翻患者使用。其中男性3例,女性31例。年龄21~71岁,平均42岁。(足母)外翻角度15.2°~20.4°,平均为(17.4±2.1)°。结果经治疗3个月,改善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占7例疼痛患者的71.43%。矫正(足母)外翻患者3例,占(足母)外翻患者的8.82%。3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岁。24例(足母)外翻患者HVA未增大,占(足母)外翻患者的70.59%。结论该新型(足母)外翻矫形器具有矫形功能,并且对20~30岁年轻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据X线测量结果的分型指导手术治疗踇外翻畸形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8年5月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68例(130足)踇外翻畸形在X线测量结果的分型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分型,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式的适应证和并发症亦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分型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完成,术后愈合满意,按照标准步骤进行行列表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与术前相比,患者的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6.2°和4.7°JOA评分提升30.5分。结论依据X线测量结果的分型选择手术方法是治疗疼痛性踇外翻畸形的良好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拇外翻矫形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护理的方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拇外翻矫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康复,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35例行拇外翻矫形手术患者均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诊观察6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及复发,所有患者均愈后良好。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康复以及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护理方案可显著提升拇外翻矫形手术患者的术后治愈,促进患者康复,并且能预防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121例(167足)拇外翻合并或不合并第2趾锤状趾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3岁)的负重位X线片,将其分为拇外翻组(51例,76足),半脱位组(47例,68足),脱位组(23例,23足).将3组的拇外翻角(HVA),1、2跖骨间角(M1M2),1、5跖骨间角(M1M5),2、5跖骨间角(M2M5)、第2跖骨的突出度(M2.1)、拇外翻角与1、2跖骨间角的差值(HVA-M1M2),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拇外翻组、半脱位组、脱位组的HVA分别为(31.0±7.7)°、(38.5±9.7)°、(44.2±6.0)°,M1M2分别为(12.4±2.5)°、(13.6±2.9)°、(15.4 4±4)°,HVA-M1M2分别为(18.6±6.5).、(24.9±8.9)°、(28.8±5.5)°,各指标的总体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post hoe(KSD)统计检验,发现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3组的M1M5、M2M5、M2-1各指标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外翻伴发第2趾锤状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拇外翻角渐进增大,拇趾对第2趾向外挤压的应力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第2趾锤状趾.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adiographic films of hallux valgus to find out the etiology of hammertoe deformity in the second toe,furthermore,to prevent and treat this deformity clinically.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2nd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congruence in weight-bearing radiographics,121 halhx valgus patients(167 feet)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hal]ux valgus group(51 patients,76 feet),subluxation group(47 patients,68 feet)and dislocated group(23 patients,23 feet).The hallux valgus angle(HVA),interfirst and second metatarsal angle (M1M2),inter first and fifth metatarsal angle(M1M5),inter second and fifth metatarsal angle(M2M5),protrude degree of$econd metatarsal(M2-1),divergence HVA and M1M2(HVA-M1M2)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statieally in One-way ANOVA.Results HVA record in Hallux valgus group,subluxation group and dislocated group were(31.0±7.7)°,(38.5±-9.7)°,(44.2±6.0)°respectively.M1M2 in 3 groups were (12.4±2.5)°,(13.6±2.9)°,(15.4 ±3.4)°.HVA-M1M2 in 3 groups was(12.4±2.5)°,(13.6±2.9)°,(15.4 ±3.4)°.Post hoc(LSD)test wag significant among HVA.M1M2,HVA-M1M2.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1M5,M2M5,M2-1(P>0.05).Conclusions Hammer-toe deformity of the second toe in hallux valgus patient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HVA.When the hallux abducts.it pushes second toe laterally and gradually the second hammer-toe deformity are form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的危险因素,为拇外翻术后前足底疼痛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47例拇外翻患者(67足)进行术后随访,20例术后出现转移性跖骨痛足为观察组,47例术后未出现转移性跖骨痛足为对照组,随访时间平均(17.74±6.23)个月,研究人员按研究方案填写回访表,内容包括年龄、随访时间、拇趾外翻角、第一至二跖骨间角、第一跖骨短缩度、第一跖骨近端关节固定角,足内侧纵弓角,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第一跖楔关节矢状面活动度、推进期第一跖骨头下压力及拇趾下压力。对可能影响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第一跖楔关节活动度,第一跖骨(相对第二跖骨短缩)为拇外翻患者出现转移性跖骨痛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针对每一只拇外翻患足的具体病理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注意尽可能避免第一跖骨过度短缩、第一跖楔关节过度活动,而且要注意术后拇趾功能的恢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患足出现转移性跖骨痛的机率,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