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洛美沙星滴耳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听力功能优于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探究龙胆泻肝汤加减与头孢克肟治疗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26例,分别为头孢克肟治疗的对照组和龙胆泻肝汤加减与头孢克肟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药物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听觉阈值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治疗前后相对比,治疗后的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淋巴细亚群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远远高于对照组,在500 Hz、1000 Hz和2000 Hz频率的听阈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治疗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头孢克肟的药物效果更显著,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到良好改善,其炎症反应控住效果佳,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耳分泌物总IgE、IL-2、IL-6、IL-8及氧自由基的变化。方法将37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及耳分泌物总IgE、IL-2、IL-6、IL-8及氧自由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2周患者的血清及耳分泌物总IgE、IL-6、IL-8及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2及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耳分泌物总IgE、IL-2、IL-6、IL-8及氧自由基均有较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加减对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炎性反应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1剂/d,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镜下白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以及外周血IL-6、IL-8、TNF-ɑ因子的浓度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治疗后2组患者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镜下白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清IL-6、IL-8、TNF-ɑ因子浓度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对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有理想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6、IL-8、TNF-ɑ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配合白斑霜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给予白斑霜治疗,研究组56例给予龙胆泻肝汤配合白斑霜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阴痒和阴痛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水平,统计2组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阴痒和阴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和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CD3~+和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龙胆泻肝汤配合白斑霜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疗效及对听力和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听力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记录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导听阈和气导听阈降幅大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1/54),对照组为81.5%(44/5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2/54),对照组为20.4%(11/5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综合疗效更好,听力恢复更佳,且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宏艳 《四川中医》2003,21(3):71-7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8例251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并设180例205耳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提高,疗程缩短。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可显著缓解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IL-6及IL-1β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82例作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研究组45例在电针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治疗3周、术后6周时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测定血清IL-6及IL-1β水平,对比两组间运动、感觉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8.38%)低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33%);对照组肌肉运动功能改善率(67.57%)低于研究组改善率(88.89%);对照组神经感觉功能改善率(74.28%)低于研究组改善率(91.11%),两组治疗2周、治疗4周IL-1β和IL-6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显著降低血清IL-6及IL-1β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顶端切除旷置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给予顶端切除旷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后疼痛时间、水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时间、水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饮食、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顶端切除旷置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我院门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煎服治疗,对照组使用罗红霉素口服治疗。两组局部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46例中,治愈36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40例中治愈19例,显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治疗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和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4~+、CD8~+细胞,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和IL-8细胞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细胞CD4~+、CD8~+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大便稀、胃痛、口干、嗜睡、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汤内服联合大黄敷脐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PN)水平和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大黄敷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脂通脉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Hcy、IL-6、APN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TG、TC、LDL-C、Hcy、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HDL-C、AP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通脉汤内服联合大黄敷脐可有效调节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Hcy、IL-6、APN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潘毅  陆千琦  季禾子 《新中医》2015,47(11):164-16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同时外用不含激素的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龙胆泻肝汤和萆薢渗湿汤交替口服。2组疗程均2周。观察湿疹严重度(EASI)评分、皮损面积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75%,对照组为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ASI评分和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EASI评分和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口服西药及外用洗剂治疗基础上采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可明显降低湿疹严重度和皮损面积,升高患者血清IL-2水平和降低血清IL-4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挫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6,8,10,12,14 d时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促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间质水肿消失时间、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明显降低肺挫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肺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以探讨其对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AECOPD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活血的中药方剂芩丹汤,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及血浆Fg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血浆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8、TNF-α及血浆Fg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结论清肺活血的芩丹汤对AECOP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降低AECOPD患者IL-8、TNF-α和血浆Fg水平,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聪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并探讨其对鼓室导抗图、血清及分泌物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聪通窍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和纯音听阈水平、鼓室导抗图、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干扰素-γ(INF-γ)和分泌物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 77%(P0. 05);两组各证候积分和纯音听阈均明显降低(P0. 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鼓室导抗图A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IL-4、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聪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鼓室导抗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8%、对照组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对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红肿疼痛症状、血常规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艾灸治疗,研究组48例应用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血清IL-1α、IL-6、CR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两组治疗后红肿面积、乳房疼痛、肿块大小、泌乳情况4项症状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血清IL-1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鹿清消汤联合艾灸治疗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能明显缓解患者红肿疼痛症状,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血清IL-1α、IL-6、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4例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42例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17、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龙胆泻肝汤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视力提高类于西药治疗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对照组。龙胆泻肝汤治疗组外周血中IFN-γ、IL-17的含量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L-10的含量治疗后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胆火炽型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表达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