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干预癌症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中度至重度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规范化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痛效果、NRS评分及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止痛效果及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可以有效减轻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发生,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鹏飞  董宁霞  董恩霞 《陕西中医》2011,32(10):1343-1345
目的:观察玄通抗癌中药内服配合博生癌宁透皮外贴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确诊为晚期癌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治疗组(A组),中药外贴治疗组(B组),中药内服加中药外贴治疗组(C组)三组,观察止痛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A、B、C三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5.0%、87.5%和97.5%,C组的止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明显的优势,毒副反应少。结论:玄通抗癌中药内服配合博生癌宁透皮治疗贴外贴治疗晚期癌症疼痛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贴敷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阶梯止痛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KP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0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结合红外线照射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痛苦,不良反应较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蟾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组90例,对照组口服止痛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蟾镇痛膏外敷治疗。结果两组总疗效和分级疗效,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止痛持续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麝蟾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外敷,对照组给予奇正消痛贴外用,比较两组不同药物作用的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83.33%;在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4.64%、76.67%,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安全性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能有效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癌症疼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同时配合双侧肺俞穴外用消积镇痛膏,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观察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止痛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归元止痛酊局部外搽或外搽中药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300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疼痛的位置直接涂擦归元止痛酊,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疼痛NRS评分、KPS及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9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及QO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元止痛酊局部外搽或外搽中药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增强止痛效果,提升患者晚期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淑艳  唐欣 《四川中医》2020,38(1):151-15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冰火散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癌症的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曲马多片;重度疼痛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冰火散外敷;10天后观察两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在不良反应及爆发痛发生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冰火散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能提高止痛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乔新梅  赵金岭 《光明中医》2012,27(10):2016-20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内阻型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瘀血内阻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止痛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止痛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癌症性疼痛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功效,可以明显提高癌症性疼痛的控制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单用常规止痛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8):1042-1044
目的:观察白乳散对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5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镇痛药;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白乳散外敷。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镇痛有效率、镇痛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白乳散外敷治疗癌痛有效。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视力的感染性眼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佳常常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及眼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各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就各种疗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客观评价益气养阴解郁法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在维持原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疏肝解郁方(黄芪、太子参、柴胡、枳壳、白芍、酸枣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结果:益气养阴解郁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改善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忧愁善感、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症状,总有效率达到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结论:益气养阴解郁方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方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症等疾病呈上升趋势。痛风于《丹溪心法》说:“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这就告诫人们一方面不要过食肥甘之品,另一方面要避免涉水冒雨,劳汗当风,恐湿邪粘聚,导致肝、脾、肾对水液代谢运化失司。也就是机体蕴藏的能量失却气化作用。一旦人趋于健康与疾病间一种生理底下的状态,显而易见所谓现代的“灰色状态”,由于气血、阴阳不调,则外邪乘虚而入,闭阻经络不畅。若经久不治,至关节畸形,同时亦告诉我们要防范患于未然。经过不断的探索、筛选,笔者在20年来自拟利湿通络汤治疗痛风,取得满意的效果,以供广大同仁者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联合治疗对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关节活动度(ROM)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2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和肩痛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肩痛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纯用推拿相比更具快捷而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51例)和针刺组(49例),针推组采用针刺推拿结合疗法,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以不安腿综合征的严重程度评定量表IRL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RLSQOL、MOS睡眠量表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显著降低IRLS评分[(8.34±4.16)VS(11.25±4.35)],明显提高RLSQOL评分[(83.10±7.76)VS(68.26±7.82)],且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MOS-SS评分的变化则是睡眠障碍[(29.35±12.65)VS(40.27±12.43),P<0.001]、日间嗜睡[(24.74±11.65)VS(30.16±11.21),P<0.01]及睡眠指数Ⅱ[(27.36±12.67)VS(38.22±12.45),P<0.01]评分降低,睡眠数量[(6.36±1.32)VS(5.53±1.34),P<0.01]及睡眠充足[(53.72±13.25)VS(41.83±13.46),P<0.001]评分增加。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疗法、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肯定,既能有效减轻或控制不安腿本身症状,又能明显改善与其相关联的睡眠障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针刺推拿结合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尤其在改善患者睡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益精补元汤治疗少弱精子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全  裴鲜玲  张爱英  彭琳英 《河北中医》2010,32(10):1531-1532
目的观察自拟益精补元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自拟益精补元汤治疗,对照组50例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配合辛力诺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进行精液常规参数分析。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精液量、精子数及活动精子百分率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精液量、精子数及活动精子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益精补元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魏子孝教授从事内分泌研究40余年,对甲状腺疾病学验俱丰,作者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魏教授提出甲亢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为主,渐及气虚,标实表现为气、血、痰、火四郁。辨证善抓主症,施治分标本缓急。组方原则,以滋阴、降火、解郁、益气之四法为常法,同时注意情绪疏导。  相似文献   

18.
李文雄  孙赫  刘文婷 《河南中医》2015,35(2):439-44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简单的改善血脂指标异常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层面去揭示中药单味及复方调整脂质化紊乱的机制和作用环节,更是取得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研究方案不统一,没有规范的中医诊断标准,可重复性差,降低了中医药的可信度;2调血脂中药新制剂制剂工艺水平不高,生产质量管理和临床试验管理不规范;3非药物疗法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的范围,故1应尽快建立规范的、统一的、科学的中医诊疗方案,以使研究有可比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2应进一步提高调血脂中药制剂的工艺研究水平,严格按照临床前毒理研究规范要求进行毒性试验,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生产;3加强健康教育,鼓励群众合理膳食,多运动,防治高脂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单纯西医治疗多采用止血药、宫缩剂、刮宫、性激素调整周期等,但疗效不显著或不巩固。对妇女崩漏的中医治疗,祖国历代医学家都尤为重视。明代方广在《丹溪心法附余》中首先提出治疗崩漏的三大治则,即“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至今对临床治疗崩漏有指导意义,仍是一般用药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陈振念  卫奕荣 《河北中医》2010,32(11):1627-1628
目的观察加味甘露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加味甘露饮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P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FPG、2 hPG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甘露饮可改善胰岛素的功能,拮抗升糖激素,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