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生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高效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随着时间推移,抗生素的成功使用也伴随着许多问题产生,如滥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细菌的快速传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属于氟喹诺酮家族的人工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药物,已非常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兽类,最主要用于治疗UTI类的疾病。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主要通过目标基因突变和增加药物外泵作用的突变实现。  相似文献   

2.
抗细菌抗生素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细菌抗生素是抗生素中发现最早,数量最多的一类。从体外抗细菌体内也抗菌的观点出发,用直接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的方法筛选。随着新抗生素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现新抗生素越来越困难,而临床上绿脓杆菌和耐药菌的感染逐年严重,又需要一些新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周芳 《贵州医药》2022,46(1):20-22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日益明显.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地延长有效药物的使用期,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245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共识,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研究上市,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在增大,用药时间在延长,对控制感染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细菌耐药的问题,以及抗感染药物的过度使用导致的药源性损害,为此卫生部及省卫生厅也下达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分析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收治的580例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 、种类、致病病原菌类型以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有565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97.4%,使用一种抗生素131例(23.19%)、联合两种抗生素322例(56.99%)、联合三种及以上抗生素112例(19.82%);抗生素使用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最多见;580例患者共分离出600株细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35例、革兰阴性杆菌365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不同致病菌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率差异较大.结论:调查分析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以及细菌耐药性有助于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从而减少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优化管理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萍 《中国医药》2009,4(9):729-729
合理应用抗生素作为抗菌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一直被反复强调,但迄今亦未收到预期效果。抗生素滥用使得细菌耐药率上升、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是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结果导致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同时又缺乏有效的药物来改善多重耐药。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优化抗生素的使用,使疗效最好而又使细菌耐药产生最少。  相似文献   

7.
吴帼华 《广东药学》1995,5(2):44-45
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疾病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新抗菌药物不断涌现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抗菌药物的选择不当和滥用,联合用药中出现的配伍不当及细菌抗药性的产生等.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和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通过对100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处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报道(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铨  任美端 《中国药事》1993,7(3):190-192
二、北京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分析 1988年卫生部响应WHO西太区办事处(WPRO)的号召,责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抗生素室和上海医科大学临床抗生素研究所共同承担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工作,推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由于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方面人员配合才能完成。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别在上海和北京由临床微生物技术较雄厚的10个综合性医院成立了北京和上海两个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点,按WPRO的要求,拟定统一药敏试验方法、材料及监测内容,以填表或交换H1052软件的方式定期将资料交中心,本中心将资料汇总后反馈到各参加单位,以指导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与WPRO进行信息交流,现仅就细菌耐药情况来评价常用抗菌药物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40年代磺胺类药物、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许多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目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又面临细菌耐药的新问题。耐药菌感染常发生在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导致抗菌药物治疗失败而增加病死率。为应对耐药致病菌感染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问题.近年在抗菌药物领域重点针对耐药菌感染研发了新的更有效的抗菌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高峡 《黑龙江医药》2014,(2):364-365
目的:探讨和分析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临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患者中189例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几率为94.5%;此次研究的189例患者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1.5~42d,使用两种抗生素的患者为98例,占51.9%;使用3种的为33例,占17.5%;4种的为18例,占9.5%;1种的为40例,占21.1%。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很多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以往难以挽救的疾病其预后有了明显的改观。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也给治疗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药物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的产生等,特别是细菌耐药的产生和耐药菌的感染,使临床治疗失败已成为临床重要的难题。新型抗菌药物所产生的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速度比预期要快得多,使这些药物丧失效力。  相似文献   

12.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开发并大量应用于临床,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并且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日渐增加。细菌经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其中以产生β-内酰胺酶为主。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大大提高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扩大抗菌谱。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问题及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日益严重.经常性的药敏监测可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本文对部分细菌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以探讨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构成比例及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4.
住院患者前五位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凤  刘学军 《河北医药》2009,31(11):1348-1349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准确及时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可帮助临床医师掌握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动向和耐药变迁及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强弱,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建平  钱小毛 《中国药师》2009,12(5):633-634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晓林 《中国药师》2008,11(4):464-465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增加,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关系也相当复杂。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细菌耐药性危机加剧,人类生活与生产受到严重危害,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逐渐受到重视。国家颁布相关规定约束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弱药物滥用造成的耐药性问题。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作为抑菌药物具有多种优势,可单独作为抗菌药物,亦可联合抗生素减弱细菌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也逐渐得到了阐释。因此,加大对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是研发新的抗菌药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介绍中药抗菌优势,分析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价值,为中药抑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的发现是人类在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在抗生素治疗并挽救许多患者的同时,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后果: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临床治疗的失败,医药资源浪费等,给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院高度重视抗生素临床的合理使用,制订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按《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将抗生素使用分成一线、二线、三线,并于2004年起对重点病区采用优先干预措施,以期控制性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耐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近一项研究发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种新机理。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很多抗生素药物都会使细菌面临氧化“压力”,从而导致细菌死亡。他们的新实验发现,细菌内产生的一氧化氮分子会缓解细菌的氧化“压力”,同时一氧化氮还会帮助中和抗生素中的许多抗菌化合物,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