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素心肌显像是心脏功能检查的方法之一,可以对心肌存活进行评估,了解缺血或梗死心肌的具体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及新型半导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分析,为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缺血性心脏病及特殊人群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临床分级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比较了潘生丁—~(99m)锝—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心肌断层显像,~(99m)锝—MIBI运动心肌断层显像与~(201)铊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依据,潘生丁—~(99m)锝—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与~(201)铊运动心肌断层显像相似,而~(99m)锝—MIBI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却劣于~(201)铊。因此,潘生丁—~(99m)锝—MIBI心肌断层显像是冠心病诊断中一种安全而灵敏的心肌核素显像方法。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广泛存在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血流定量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可无创测定心肌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用于CMD的评估。现就PET和SPECT血流定量分析在CM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 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MRI等。这些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叶桂芬  周德莲  巨天赋 《内科》2014,(3):289-291
目的对比分析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AECG)、心脏超声、核素心肌断层显像(SPECT)4种无创伤诊断与有创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诊断的23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检查,放射核素心肌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诊断检查,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最高为82.2%,超声心动图最低为43.8%;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特异性最高为71.4%,超声心动图最低为52.8%;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最高为78.3%,动态心动图为75.7%,核素心肌断层显像为59.1%,超声心动图最低为46.9%。结论 4种对冠心病无创检查中,心电图负荷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高,在没有造影条件的情况下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负荷试验方式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准确性,以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90例病人接受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其中运动负荷为220例,潘生丁药物负荷为80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70%为阳性。严格把控显像适应证和禁忌证,负荷试验中以达到心率次极量(最大心率的85%)作为终止指标。常规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及相关软件处理及半定量分析,3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共有192例(66.2%)病人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狭窄为78例(40.6%),多支(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为114例(59.4%)。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狭窄数)与心肌灌注显像灌注和功能损伤有关系,特别是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病人。而接受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的可疑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显像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灌注显像的准确性不受负荷方式的影响,均可提供冠心病病人有价值的心肌灌注及左室功能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一直是全世界,尤其是美国最常用的冠心病诊断处理技术。现回顾并评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估,以及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价值。同时,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等其它无创检查将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血运重建术的合理选择,减少冠心病患者总体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双能量CT对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临床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心脏双能量CT检查。重建冠状动脉CTA图像(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DE-CTA)和双能心肌灌注图(dual-energy CT perfusion DE-CTP)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缺损的评判,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心脏双能量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本研究;2.DE-CTA显示408段冠状动脉,其中44段冠状动脉狭窄≥50%,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DE-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97.70%、86.20%及98.29%,准确性为96.58%;3.DE-CTP显示心肌节段476段,其中90段显示心肌灌注缺损,以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为参考标准,DE-CTP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93.09%、74.07%及96.58%,准确性为91.71%,DE-CTP诊断心肌灌注缺损与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灌注缺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4(P<0.001)。结论:双能量CT作为一项新的成像方法,不仅能够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还能对病变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论述了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以及存活心肌检测中的价值,并指出SPECT心脏显像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合理应用无创影像检查,将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血运重建术的合理选择,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总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论述了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以及存活心肌检测中的价值,并指出SPECT心脏显像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合理应用无创影像检查,将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血运重建术的合理选择,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总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负荷心肌灌注和CTCA按常规方法完成,利用融合软件整合冠状动脉解剖与心肌灌注功能影像,所有患者1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负荷心肌灌注、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别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心内科和影像科医师判读;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示心肌"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缺血,显示心肌"不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CTCA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结果:基于冠状动脉血管及相应心肌供血区的对应关系,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作为标准对照,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88.71%(55/62),阳性预测值78.13%(25/32),阴性预测值94.83%(55/58),准确性88.89%(80/90)。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0.73%(29/41),特异性81.63%(40/49),阳性预测值76.32(29/38),阴性预测值76.92%(40/52),准确性76.67%(69/90)。MPI/CTCA融合显像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的敏感性96.43%(27/28),特异性90.32%(56/62),阳性预测值81.82%(27/33),阴性预测值98.25%(56/57),准确性92.22%(83/90)。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CTCA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与单一影像技术比较,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异常的诊断效能,并同时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及心肌血供功能信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心脏螺旋CT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疑有冠心病的病人同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心脏螺旋CT扫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定量积分,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以决策矩阵法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心脏螺旋CT在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对冠心病诊断方面^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敏感性91%,特异性75%,准确性85%;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90HU为有意义,其敏感性59%,特异性90%,准确性71%。如将二结合起来诊断冠心病,则敏感性97%,特异性85%,准确性95%。结论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上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心脏螺旋CT,而心脏螺旋CT的特异性高于^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如能二结合运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2例因胸闷、胸痛而疑似冠心病住院患者,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异常者31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正常者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异常者12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者2例。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有必要鉴别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的非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多巴酚丁胺负荷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试验及其临床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核医学科李文华综述陈曼审校在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中,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正逐步应用临床。特别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PECT)应用以来,该法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度及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病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7.5%。对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3.3%、93.8%和100.0%。结论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判断心肌缺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91年 Pennell等 [1 ]首先了报道了多巴酚丁胺 (DBA)负荷试验 2 0 1 铊 (2 0 1 Tl)心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1993年国外一些作者报道递增剂量 5 μg~ 5 0 μg)的DBA心肌 SPECT[2 ] 。随后 ,DBA负荷 99m锝 (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断层显像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特别是因非心脏因素不能进行满意运动试验时 ,药物介入则成了良好的替代方法 [3 ] ,既发挥了DBA半衰期短对血压影响轻 ,副作用小的优点 ,又弥补了2 0 1 Tl SPECT心肌显像的局限性 [4] 。本文就该检查方法在冠…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发展最快,使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成为心血管影像学研究热点。由于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以及扫描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筛查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1冠状动脉CT成像的难度和机会CT成像要求目标物体在数据采集间期内保持不动,或者只有轻微运动。对于冠状动脉CT成像而言,心脏的运动给心脏CT扫描提出了挑战,要实现成功的心脏成像,必须实现心脏运动和成像时间的合理匹配,这就包含了两个途径,一个是捕捉心脏运动相对静止的时期,一个是提高成像  相似文献   

18.
正冠心病是发达国家人口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每年新增100多万例患者~([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已经成为一种检查低、中危冠心病危险因素人群中冠状动脉狭窄无创且有效的方法~([2])。但是,对于可能患有高危冠心病或粥样硬化斑块较重的患者,CTA易高估病变部位的狭窄程度~([3]),可能会增加有创性造影检查概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肌灌注成像  相似文献   

19.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inglephotonemissioncom putedtomography ,SPECT)是一种能显示体内放射性核素立体分布图象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其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能较准确的确定心肌缺血的部位及范围。这种显示心脏生理、病理和生化功能与代谢过程的检查方法愈来愈受到临床的重视。核素心脏检查可以提供心肌血流灌注、左心功能和心肌代谢活性等信息而成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现将SPECT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1 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首个关于针对怀疑缺血性心脏病(IHD)的无症状女性患者影像诊断共识以来[1],2014年专家团队对2005年共识[2]进行了更新,在原共识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并强调运动平板试验(ETT)、负荷心脏超声、负荷心肌显像(MPI)、单光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扫描(SPECT)、心脏磁共振(CMR)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等检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