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透及X线平片对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透视、平片X线表现及囊虫试验。结果:此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吻台。结论:X线平片及透视对囊虫病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端影像学体检人群历年X线检查辐射受照情况、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防护策略。方法 分析研究对象X线检查数据,评估其年剂量以及累计辐射剂量;按年受照剂量分组,分析其重复照射部位阳性变化与受照剂量相关性。结果 研究对象X线年均人受照剂量4.59 mSv,达到中剂量辐射水平(3~20 mSv)。其中,116人至少接受了2次某个部位的CT重复检查,34人有阳性改变,中剂量组25人(占73.53%),低剂量组9人,检测阳性率、阴性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低辐射组(43.33%)与中辐射组(56.67%)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群体X线检查累计辐射剂量偏大;不少人接受了不必要的CT检查;重视和探讨体检人群辐射危害控制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前,空军招收飞行学员脊柱疾病筛查是在外科进行,外科检查怀疑脊柱异常时再申请局部X线摄片,为了更真实全面地反应受检者的脊柱健康状况,从2006年起,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对应招对象实施全脊柱X线筛选.我们在2006至2010年度招飞全面体检中对4256名身体拟合格的受检学生进行了脊柱X线平片检查,现将有关脊柱侧凸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武汉市医疗照射的频度调查结果。其X线诊断检查年频度为512.93人次/千人口;核医学诊断检查的年频度为1.79人次/千人口.在X线诊断检查中,胸部检查占总频度的54.3%胸透为胸片检查的4.8倍。文章还分析了各类医疗照射随性别、季节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X线诊断检查是人们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主要辐射源之一。根据UNSCEAR的报告,人们接受X线诊断检查的年剂量,全世界大约等于70天内受天然本底辐射照射的剂量,约为17mrem(1.7×10~(-4)Sv)。X线诊断检查应用及其检查频度,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地区人们受到的照射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ICRP有效剂量当量的概念,应用所研制的人干骨,干粉模拟软组织非均匀人形体模,求出了胃肠检查和胸透时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的器官剂量、有效剂量当量与个人剂量计读数的比值,也计算了它们与工作人员所在位置自由空气照射量率的比值。得出男女性别不同的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当量与佩戴在左胸的个人剂量计读数的比值,胃肠检查时分别为0.52和0.43,胸透时分别为0.32和0.21。应用这些比值和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估算了该类人员的有效剂量当量。  相似文献   

7.
做胸透和拍片会“吃”多少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据我们所知,受到过量X射线的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那么请问,做一次胸透和拍片会“吃”多少X射线呢?对人体有害吗?38451部队褚志华褚志华同志:为了探测疾病、判断病情,一些病人要接受胸透或拍片检查。胸透或拍片在医学上统称X射线诊断检查,包括X射线透视、X射线摄片、X射线造影等。X射线是一种穿透能力较强的电离辐射,X射线诊断检查就是利用它的特性来帮助判断人体某一部位的状况。然而在检查的同一些危害。如短期内多次接受X射线检查,最明显的表现有白细胞减少、乏力、食欲不振等。据测试,做一次X射线透视,被检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CT作为检出肺部病变最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较大的辐射剂量引起国际专业人士广泛关注,1次胸部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相当于2-25mSv,为胸部平片X线照射剂量0.3mSv)的10-100倍.如何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以最大可能降低CF照射剂量,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就常规螺旋CT与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的检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胃的最佳标准检查方法,作者用热释光剂量仪测量了病人在各种 X 线检查条件下的剂量负荷(当量和有效当量剂量)。作者见到,在各种胃检查方法中病人体位的差异与不同充盈方法和器官壁的涂布有关。透视的时间差异取决于拍摄点片的数量——点片越多,透视时间越短。前后位检查时,较大的剂量负荷落在胸部各腺体上,以至有效当量剂量实际上增大了两倍。后前位投影时肺、胃、肝、脾、乳腺、胰腺及性腺所受照射较小,有效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的总体检出情况及对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则明显低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空洞、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少量胸水等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尽量减少患者受照剂量的前提下,对肺结核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X线胸部正位片对食管裂孔疝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1例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的食管裂孔疝患者胸部正位片影像表现.结果 11例于左膈上心影重叠区见密度增高类圆形肿块影,外上缘清晰,上部有低密度区,部分有液平面,其中2例首诊误诊为左下肺部病变.11例均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不可恢复型食管裂孔疝.结论 胸部正位片能发现食管裂孔疝,辅助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对避免误、漏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门诊病人 X 线定位坐位肺穿刺活检 1316 例的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3年来(1983~1995年)1316例门诊病人肺穿刺活检的经验总结。方法:病人以X线定位、坐位、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结果:1316例肺穿刺1350例次,确诊率95.3%(1254/1316例次),并发症率4.07%(55/1350例次),其中气胸3.33%(45/1350例次),少量咯血0.74%(10/1350例次),31.2%的病人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胸探查。结论:本法特点:1.方便门诊病人,节省费用,缩短确诊时间。2.坐位穿刺操作简便、灵活、迅速、安全。3.穿刺过程中一般医生和病人不受X线辐射,除非对小而深的病灶穿刺才透视确保穿中。4.能获取组织和细胞学检查标本。最后笔者对比了本法与其他肺穿刺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各期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片,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11例,临床治疗证实12例。结果:1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仅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无差异,均为83.3%。Ⅱ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病变9例,Ⅲ期肺呈纤维化改变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片是诊断结节病的基础,并易于临床随访,1期胸部结节病例可经胸片确诊。HRCT提高了影像学诊断本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在30例胸部CT检查有病变的病例中使用双窗技术,分别阅读肺窗、纵隔窗以及双窗位片,比较使用双窗前后的诊断结果。发现使用双窗前,有5例误诊,应用双窗后没有误诊。讨论了CT双窗技术的原理以及其优点与限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28例SLE的胸部X线变化作了简要分析,根据本组资料观察,将其X线表现归纳为肺、胸膜、心脏和膈肌的改变,这种兼有肺、胸膜、心脏和膈肌多种脏器改变是SLE有价值的X线特点。本文还简要讨论了SLEX线表现病理基础及X线诊断,提出了胸部变化中有诊断意义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7.
CT及电视导引经皮胸部穿刺活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42例CT及电视透视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经验。方法:其中肺部病变31例;胸膜病变6例;纵隔肿块5例。采用改进后的18 号Cook 切割针在CT或电视透视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 ;确诊率为96% ;并发症发生率为12% 。结论:该方法获取组织较大,既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又可切片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不同心率的急性胸痛患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并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心率≤75次/min,采集时相选择70%R-R间期,心电脉冲窗设为62%~78%,B组患者心率>75次/min,采集时相选择40%R-R间期,心电脉冲窗设为32%~48%。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两组患者的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进行靶重组,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诊断,同时计算出辐射剂量;应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的诊断价值,其中16例冠状动脉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仅1例主动脉CT值未达到诊断标准,两组肺动脉、主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54、0.700,P值均>0.05);A、B两组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分别为278/284(97.89%)、297/307(9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6例冠状动脉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患者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8.67±2.54)mSv。结论 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在无需控制心率情况下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确立一套防控措施,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在隔离病房放置一台移动DR摄影机,给COVID-19患者进行胸部X线摄影,来初步评估治疗效果;指定专用CT检查室,关闭通风系统,划分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开辟医患专用通道。结果目前我院放射科已经进行了468例次床旁胸部X线摄影检查,270例次胸部CT检查,无1例院内交叉感染事件发生。结论建立一个适用COVID-19患者影像学检查的防控措施,可避免医务人员感染和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胸部外伤的X线与CT表现类型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胸部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60例中,皮下气肿见于38例,骨折55例,胸膜伤38例,肺损伤48例,创伤湿肺22例,肺不张9例,纵隔伤15例。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包括颅脑损伤42例,椎体及附件骨折20例,腹腔积血32例。结论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胸部外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X线平片可作为常规检查及随访的最主要影像技术,而CT对探测或判定胸外伤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作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