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74例冠心病合并失眠症的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和地西泮进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使用中药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使用丹参注射液和地西泮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药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临床质量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28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胸部CT特征、药物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CT主要表现为多发磨玻璃样影.呼吸道合并症主要为:合并肺结核2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2例、合并细菌性肺炎4例,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1043303 唑片以抗肺孢子菌.有合并症患者予以相应治疗,25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病情重,合并症多,及时的诊断、合理规范的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0例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炎患者,均有7~10 d不等的病毒感染病史。经降糖药物联合莲花清瘟胶囊、中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后,10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0~7.0 mmol/L之间,亚急性甲状腺炎在2~3个月内均治愈。结论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与莲花清瘟胶囊、中药饮片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刘水青  张红  曾文姬 《世界临床药物》2012,33(9):552-553,570
本文报道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锋克松)治疗11例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愈6例,显效4例,1例中断治疗。其中1例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治疗7d后因胸部CT提示病情加重而加大剂量至2mg/kg/d继续治疗1周,复查CT显示肺部病灶开始吸收。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低血钾和血肌酐升高。除1例因再度贫血中断治疗,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提示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IFD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方法24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比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死亡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李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4,(22):231-23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认识。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8例,对这1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睡、发热、视力下降、呕吐,其中发热是主要的临床特征。18例患者有淋巴结核、口腔真菌感染、肺结核以及消耗综合征等并发症,其中口腔感染和肺结核是主要的并发症。18例患者中经过头颅CT检查,大部分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临床治疗的有效依据,因此,应该积极的研究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减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6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加减复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具有辅助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临床治疗等情况。方法将8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设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均为大连结核病医院收治的患者。另从同一阶段本院收治的HIV阴性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设为单纯肺结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综合性治疗的效果。结果经统计两组患者均存在咳嗽等临床症状,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咳嗽、发热、体质量下降情况明显多于单纯肺结核组(P <0.05),盗汗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合并空洞的影像学特征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组(P <0.05),浸润灶比例无明显差异(P> 0.05)。综合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备一定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临床综合性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3):3238-3240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例,评价总体疗效、患者致病菌分布和用药后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患者89例,其中显效45例,好转32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6.5%。有76例找到或培养出真菌,其中64株被清除,12株未清除,总体清除率为84.2%。出现不良反应41例(46.1%),其中2例(2.2%)因严重肾功能损害更换用药,其余患者对症处理后均不影响治疗疗程。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疗效确切,药品不良反应在可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应用复方新诺明片联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感染科就诊的76例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给3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上仅给予复方新诺明口服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复方新诺明治疗的同时给予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患者,治疗时给予复方新诺明片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而且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0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艾滋病重点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效果. 方法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 结果 AIDS病人72例.28例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仅1例阴性.69例AIDS病人进行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后3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6例退出治疗,50例AIDS病人坚持抗病毒治疗半年至1年半临床症状改善率94% 结论 ART确实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部分病人出现耐药,药物的组合和选择均受到限制,探索适合贫困地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新路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23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中继发颅内血肿形成,外伤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脑外伤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时间脑疝后脑组织缺氧等是颅脑损伤中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各种原因所致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的病因、临床特点,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感染疾病科诊治的12例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发热、腹泻、咳嗽、贫血、肝脾大等。6例给予抗生素,1例给予抗生素和抗结核治疗后均有好转;3例患儿给予抗真菌治疗,1例好转,2例死亡;2例混合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和艾滋病抗病毒药物(HARRT)治疗,1例应用HARRT1年后,复查半年内未再出现明显发热及感染征象,但病毒载量检测仍然可检出,1例好转,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半年后又因混合感染死亡。结论:儿童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应提高对其特点的认识,以利尽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72例,均给予抗HIV治疗与抗结核治疗,通过1年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2例患者治疗后结核感染治疗有效共68例,总有效率为94.4%;2例患者未坚持抗HIV治疗,该治疗的依从性为97.2%。结核杆菌呈阴性与结核杆菌呈阳性患者治疗前后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例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疹,9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纠正治疗后均获好转。结论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患者建立有效的治疗管理,能够保证早期诊治的正确开展,指导抗结核治疗与抗HIV治疗的联合应用,最终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施治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某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从2003年起,应用国家提供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对例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观察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 156例HIV感染者中,艾滋病患者87例,有75例患者进入治疗;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116个/mm3,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经HAART治疗前4年,患者生存率在85.71%以上,5~8年生存率为68.97%。结论目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能促进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该院确诊的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AIDS合并PSM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腹痛伴腹泻,肝脾肿大,腹水,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颜面及躯干散在丘疹;CD4 +T淋巴细胞计数2~32 mm-3;13例患者中5例患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实验)均为阳性,7例上述检查中有一项为阳性,1例上述检查均为阴性;16例患者均行抗真菌治疗,其中4例患者同时给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cART)治疗.2例患者因其它机会性感染死亡,其余14例好转出院.结论 PSM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G实验与GM实验可能有助于PSM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2年接诊的259例确诊AIDS患者/HIV感染者感染途径进行分析,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共接诊经疾控部门确诊、并转介来治疗的AIDS患者/HIV感染者259例,通过面对面接诊,了解并记录感染途径。结果:259例AIDS患者/HIV感染者中,男-男同性恋感染者162例,异性恋感染者69例,静脉吸毒感染者2例,母婴传播感染者1例,输血感染者1例,其他途径感染者6例,尚不明确者18例。结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通过对我院2012年接诊的259例AIDS患者/HIV感染者感染途径进行分析,发现性传播为目前主要的传播方式,加强性卫生教育为目前预防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静 《黑龙江医药》2011,24(6):901-902
目的:观察熊胆救心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8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9例,口服熊胆救心丸治疗;对照组139例,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xoplasmosis is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aj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in AIDS patients.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ys done among Ethiopian patients indicated a very high prevalence rat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course of the disease in Ethiopians with AID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three patients with AIDS and CNS Toxoplasmosis that were consecutively admitted and treated with Sulfadoxine Pyrimethamine (SP) at the Tikur Anbessa Specialized Referral Hospital were reviewed. The diagnosis CNS Toxoplasmosis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features or neuroradiologic finding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over 80% of the cases the dose of Pyrimethamine used was 100 mgs for two days and then 25 mgs daily PO. RESULTS: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one to one. The median age was 34 years (range 18 - 75). 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symptoms were headache 293 (91%), fever 269 (83%), and abnormal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n 201 (62%) of the cases. Focal neuralgic deficits were seen in 203 (63%) of the cases. The diagnosis of CNS toxoplasmosis was based on clinical feature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186 (58%) of the cases and on CT scan findings and clinical response in 54 (17%) of the cases. Among the 248 (78%) of the cases that had responded favorably to SP, 53% had improvement on the 7th day, while the rest had improvement on the 14th day of treatment. Major treatment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required changing treatment, were seen in 68 (20%) of the cases. Among patients who survived the first episode of toxoplasmosis, the median follow up was for 29 days (range 15-1800). CONCLUSION: Toxoplasmosis had been the most AIDS defining event in the study group and clinical response to empiric treatment was essentially diagnostic. In our study group the outcome seen with SP a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recommended treatment yielded comparable results. Tolerance to treatment was better and the adverse effects warranting change in treatment were fewer despite that only few patients received folinic acid supplements. We recommend a well-designed prospective study to establish the efficacy and optimal dose of SP in the treatment of CNS toxoplasmosis.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并发肺孢子虫肺炎(PCP)诊断和防治经验,分析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AIDS并发PCP病例及收治的4例AIDS并发PCP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4例均有发热、咳嗽,伴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和血氧饱和度下降;4例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改变,2例CT示肺部毛玻璃状改变;CD4均小于200/μl;病原学诊断,4例镜检均观察到包囊,巢式PCR在550bp处检出相应条带;经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效。结论AIDS的患者如CD4小于200/μl,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应考虑PCP并及时做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