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2个月末痰涂片痰菌阴转率是结核病控制中评定疗效的主要指标,它反映痰菌阴转速度,为化疗管理和预测化疗结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区开展项目9年(1996年11月20日—2005年11月20日)来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治疗2个月末痰菌不阴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之间就诊延误、病灶范围≥2个肺野、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痰涂片≥2+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是就诊延误、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等.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对肺部含有空洞的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重视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之间就诊延误、病灶范围≥2个肺野、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痰涂片≥2+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是就诊延误、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等。结论 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对肺部含有空洞的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重视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12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2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的阴转情况,探讨当前影响复治涂阳肺结核阴转的相关因素及对转归的影响。 方法 对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二门诊辖区内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31例化疗后2个月末的痰进行2次抗酸染色和镜检,痰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分析可能对痰阴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结果 131例患者中化疗后2个月末未查痰涂片者13例,查后发现阴转者91例,未阴转者27例;后者3个月末阴转者15例,4个月末阴转者6例,5个月末阴转者6例。通过研究5个大变量因素,发现造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末痰未能阴转的主要原因在于是否多耐药[阴转患者5.3%(3/57),未阴转患者10.0%(2/20);χ2=4.457,P<0.05]或者耐多药[阴转患者28.1%(16/57),未阴转患者70.0%(14/20);χ2=5.456,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阴转患者12.1%(11/91),未阴转患者25.9%(7/27);χ2=3.973,P<0.05]。 结论 耐药或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1992年至 2 0 0 2年我县开展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施行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 (下称 DOTS) ,菌阳肺结核 196 0例 ,治愈 182 7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县结核病防治所门诊确诊的痰涂片阳性患者。初治涂阳 1378例 ,复治涂阳 5 82例 ,共 196 0例。男 14 17例 ,女 5 4 3例 ;年龄 9~ 87岁 ,平均 4 7岁。1.2 治疗方案 初治涂阳患者采用 2 H3R3Z3S3/ 4 H3R3或2 H3R3Z3E3/ 4 H3R3方案 ,2月末如痰涂片仍为阳性 ,则延长 1个月的强化期 ,同时缩短一个月的继续期 ,化疗方案仍为 6个月。如患者…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卫生防疫机构结核病防治门诊效益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福建省1986~1989年35个县、市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门诊效益调查情况。门诊肺结核病例4年平均涂阳检出率41.3%,涂阳病例全程化疗率82.5%、痰菌阴转率86.3%。同期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例的平均涂阳检出率为11.0%,涂阳病例全程化疗率16.0%,痰菌阴转率仅44.2%,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医疗机构治疗管理措施未落实,是化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2个月末痰涂片、咯血或血痰、化疗方案、病人分类、X线病变范围等五个因素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并据此5项因素构建化疗效果预测模型。结论通过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失败高风险病例,为控制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2个月末痰涂片、咯血或血痰、化疗方案、病人分类、X线病变范围等五个因素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影响具有显著性(P&lt;0.05),并据此5项因素构建化疗效果预测模型。结论通过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失败高风险病例,为控制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微卡治疗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目的探讨微卡治疗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75例,随机分入微卡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化疗方案均为3DLZE/6DL,治疗组加用微卡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化疗组分别为68.4%和45.9%,疗程结束(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8.9%和51.4%。治疗组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组与化疗组疗程结束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1.6%和59.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7.1%和50%,治疗组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微卡可提高老年夏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在复治涂阳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微卡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2S3H3R3Z3E3/6 H3R3E3化疗方案。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2例取得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62%、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的71.87%、62.5%。结论微卡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11.
11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其中3HSRZ/6HRE方案52例、3HSRZE/6HRE方案66例。两组9个月时的痰菌累计阴转率分别为96.2%和96.7%;3个月末的培养及涂片阴性率分别为78.9%、84.9%和53.9%、43.9%。涂阳与培阳病例相比,涂阳阴转速度慢,两组的前3个月内的的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无差异。肝功出现异常两组分别为3例(5.8%)和4例(6.1%);关节疼的分别为2例(3.8%)和4例(6.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方法随机将2003—2005年吉林省前郭县结核病防治所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即2S3H3R3E3Z3/6H3R3E3,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结果治疗组,满2月痰菌阴转率93.3%,治愈率86.6%。对照组满2月痰菌阴转率83.3%。治愈率66.6%,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是较好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尤其是并发支气管病变、胸膜肥厚、肺纤维化与肺气肿的肺结核以及重症肺结核病人,继发肺部感染是常见的急症,也是导致肺结核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细菌分布的变化和耐药性的产生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了解复治肺结核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复治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痰菌培养阳性病例165例及同期我院初治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痰菌培养阳性病例425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材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复治肺结核为初治失败病人;或规则用药满疗程痰菌又复阳病人;或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涂阳病人[2]。2.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165例复治肺结核均为我院临床确诊复治肺结核病例,其中男性115例(66.7%),女性50例(30.3%)。平均年龄52.67岁,&lt;18岁4例(2.4%),18~44岁28例(17.0%),45~59岁39例(23.6%),&gt;60岁94例(57.0%),45岁以上133例(80.6%)。425例初治肺结核均为我院同期临床确诊病例。(2)复治肺结核病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例(0.6%),继发性肺结核164例(99.4%)。(3...  相似文献   

14.
北京结核病控制规程改革15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1978年起,北京根据WHO推荐的现代概念确定结核病控制规程,建立健全结核病控制网,先抓初治痰菌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管理,逐步在全市18个区县实施全程监督不住院间歇化疗,获得很高的坚持治疗和痰菌阴转率。强调以痰菌检查结果作为确诊和疗效判定标准。对经济困难患者给予药物补助。后来,在已较好落实初治涂阳病例化疗的基础上,对慢性传染性(慢传)病例实施全程监督化疗复治,结果北京慢传患病率由1979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两县(丰县、沛县)和新疆乌鲁木齐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治过程中是否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和治疗转归,分析人口学、社会学和疾病临床进展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徐州市丰县、沛县和乌鲁木齐市2014—2016年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信息和治疗结局。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共有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46±20.8)岁,男性420例(73.2%),其中徐州市两县患者265例(46.2%),乌鲁木齐市患者309例(53.8%)。结果 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8.2%(506/574),包括391例治愈和115例完成治疗。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乌鲁木齐市(徐州丰县、沛县:92.8%,246/265,乌鲁木齐:84.1%,260/309,χ 2=10.310,P=0.001)。治疗随访期间,有48例(8.4%,48/574)涂阳肺结核患者未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χ 2=4.342,P=0.037)、外地户籍(χ 2=5.646,P=0.017)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00)的涂阳患者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本地户籍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OR=6.892,95%CI=3.218~14.762,P=0.000)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0.329,95%CI=0.121~0.898,P=0.030)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 结论 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乌鲁木齐市;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将增加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9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93例痰培养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的耐药及化疗效果。方法2001~2005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痰培养阳性并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2H3R323E3s3/6H3R3E3方案治疗。治疗期间至少进行三次痰结核菌检查。结果敏感组46例,耐药组47例,敏感组疗程结束阴转率为87%。耐药组阴转率为59.6%。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如发生耐药,尤其是耐多药,治疗效果敏感者差。积极对新发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彻底治疗,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对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提高2月末痰菌阴转率及疗末治愈率,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新的治疗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08年和2009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380例,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分为村医和家庭成员督导治疗管理两组。在2月末、6月末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均为87%、疗末治愈率>91%,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家庭成员督导治疗管理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1%,达到国家治愈率85%以上目标,是一种适宜贫困山区肺结核患者的督导治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背景:此项结核病研究是由一家非政府组织在尼泊尔东部8个丘陵及山区地区实施的。 目的:评价筛查接触者对病例发现的作用。 设计:对1996-1998年诊断并登记的“首登病例”(index cases),即涂片阳性、涂片阴性和肺外结核病例的接触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首登病例的家庭成员为接触者,接触者经痰检筛查,2份痰涂片阳性者确定为涂阳肺结核病例。 结果:大约从50%(668)的登记病人中确定接触者;在确定的接触者中75%(2298)送检1个或以上的痰标本。从接触者中共筛查出14例(0.61%)涂阳肺结核病例,除1例外,13例涂阳肺结核病人都是从涂阳肺结核首登病例的接触者中检出的。从涂阳菌量≥2+的首登病例接触者中检出的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涂阳菌量1+者的7.2倍(P=0.04)。 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涂阴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人的家庭接触者中用痰检筛查是不合适的。为了评价筛查没有症状的涂阳肺结核病例接触者的实用性以及通过筛查痰菌量大(≥2+)病例的接触者是否可以改善费用效益,有必要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6月末痰菌未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耐药分布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6个月转阴组和6个月未转阴组,探究痰菌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研究对象中,115例在治疗6月末痰涂片阴性,阴转率为81.6%(95%CI:75.1%~88.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初诊荷菌量、既往结核服药史、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耐链霉素等指标与6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相关(P值均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3.216, 95%CI=1.232~8.396)、耐乙胺丁醇(Or=5.698, 95%CI=1.548~20.970)、初诊荷菌量≥3+(Or=4.227, 95%CI=1.630~10.960)是影响6个月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RFP(90.78%,128/141)INH(28.37%,40/141)Sm(17.02%,24/141)Ofx(16.31%,23/141)EMB(9.93%,14/141);共有19种耐药组合,其中单耐药有2种,多耐药4种,耐多药8种,含二线药多耐药组合5种。结论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影响因素是女性耐乙胺丁醇及初诊荷菌量≥3+,且喀什地区耐药谱有较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沈小芳  陈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1-1911
目的分析本市近六年来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化疗效果,为提高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全程短程化疗方案和对初复治涂阳病人实施全程督导管理的方法。结果初治涂阳病人2、3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4.59%和95.90%;复治涂阳病人2、3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0.36%和94.83%。初治治愈率为88.27%;复治治愈率为85.79%。结论两阶段全程短程化疗时间短、方案经济、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值得使用;提高化疗效果,除了需要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外,还必须全面落实全程督导管理,保证病人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