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 ,是以足跟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症候群 ,患者足跟不敢着地 ,常跛行或踮起足尖部行走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其病因复杂 ,但一般认为跟骨骨刺和跖筋膜炎或跟骨内高压和跟骨内静脉瘀滞是主要发病原因。本病发病率较高 ,症状反复 ,缠绵难愈 ,故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 ,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总结出一种综合治疗跟痛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3 6例 42足跟 ,男 1 2例 ,女 2 4例 ,年龄 5 2~70岁 ,平均 65岁 ,左足 1 6侧 ,右足 2 6例 ,3 6例患者的主要病状…  相似文献   

2.
杜长欣  黄蔚 《中国康复》2004,19(2):112-112
门诊就诊的跟痛症患者120例.分为2组。中药组85例.男47例。女38例;年龄26~76岁.平均51.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年8个月;单侧发病61例.双侧24例;X线示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28例。扶他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7~74岁。平均50.5岁;病程2个月~6.5年.平均1年6个月;单侧发病24例,双侧11例;X线示骨质  相似文献   

3.
痛性跟骨刺X线定位和体外冲击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是困扰众多中老年人的高发病率慢性顽固性疾病 ,其中以痛性跟骨骨刺最为常见 ,即跟骨结节下跖筋膜附着处生长骨刺 ,合并该处跖筋膜炎的跟下痛类型。常规疗法如中药外敷、外洗加按摩 ,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等疗效尚不理想。自 1997年11月以来 ,我们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痛性跟骨骨刺4 4例 ,并与对照组 39例同类患者疗效进行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  跟骨骨刺患者 83例 ,男 2 7例 ,女 5 6例 ;年龄4 0~ 72岁 ,平均 5 5 .2岁 ;单侧跟骨骨刺 5 2例 ,双侧跟骨骨刺 31例 ;临床特征为足跟部疼痛 ,行走困难 ,呈跛行步态 ,重者需…  相似文献   

4.
足底后部疼痛简称足跟痛,是骨科中的常见病。1992年~1995年12月期间,共收治经保守治疗失败的足跟痛患者30例,术后采用理疗、中药薰洗(水疗)和功能锻炼的康复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51.3岁;单侧足跟痛者23例,双侧足跟痛者7例;病程最长8a,最短1a;本组病例30例均在门诊经保守治疗1~24个月不等,效果欠佳。全部病例跟骨内侧结节处均有明显压痛,且行走困难,行走时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佝偻病是指11~15岁青春期儿童所患的佝偻病,1990~1996年我们共诊治1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10例。11岁4例,12岁6例,13岁5例,15岁3例。12月份发病3例,1~2月份发病9例,3月份发病6例。15例一年四季不喜欢户外活动。16例爱喝饮料,偏食点心和甜食等,4例很少吃蔬菜、水果及肉蛋等。1.2临床表现腓肠肌痉挛7例,膝关节痛16例,走远路及久站、负重时加重,休息后好转或消失。多汗11例,乏力易倦13例,小腿痛4例,足跟痛7例。“O”形腿(轻度)4例,“X”形腿2例。肝、肾功能及血沉均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  相似文献   

6.
从 1998年 1月~ 2001年 1月,共收治足跟痛病人 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86例,其中男 51例,女 35例;年龄 39~ 64岁;左侧足跟痛 41例,右足跟痛 32例,两侧足跟痛 13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6年, 86例患者均经 X线摄片,其中 62例示有跟骨骨质增生, 1例示有跟骨骨结核,其余均示跟骨正常。 方法: (1)取穴:平痛穴、下关。 (2)操作:选用 28号 2寸毫针,针尖与皮肤垂直刺入对侧下关穴 1寸,两侧疼痛针双侧,针用泻法;平痛穴 (定位在手掌侧腕横纹下 1寸许,大小鱼际交界处 )直刺,进针 0.5寸,用…  相似文献   

7.
现将 1 990~ 2 0 0 0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1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3例 ,女 5例 ,年龄 1 5~ 2 0岁 ,其中 1 6例以内 3例 ,1 7~ 2 0岁 1 5例。发病前有明显外伤史 1 2例占 66.7%。明显腰痛 1 6例 ,单侧下肢痛 1 3例 ,双下肢痛 3例 ,腰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 1 6例 ,腰部僵硬 1 1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 3例 ,其中单侧 1 1例 ,双侧 2例 ,下肢皮肤感觉减退 1 0例 ,下肢肌力明显下降 5例 ,下肢腱反射改变 4例。腰椎 X线片显示腰骶部移行椎畸形 4例 ,Schmorl结节 2例 ,相应椎间隙变窄 4例。腰椎 CT检查 1 6例 ,腰椎 MRI检查 …  相似文献   

8.
足跟痛 ,是中老年人骨外科常见疾病。多因局部软组织劳损或慢性炎症所致[1] 。目前尚未见明显有效治疗方法的报道。我们据民间验方 ,采用仙人掌加明矾外敷治疗 52例疗效尚佳。总有效率 92 .3 % ,治愈率84 .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52例中 ,男性 3 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3 2~ 68岁 ;发病情况 :双足 1 4例 ,单足 3 8例。病史 :1年 5例 ,2年 2 2例 ,3年 1 4例 ,4年 8例 ,5年 3例 ;有踝关节扭伤史 1 2例 ,足跟外伤史 2 9例 ,无明显病因 1 1例。辅助检查 :摄踝关节、足踝X光片 ,52例均无异常发现。1 .2 .方法每足跟取 …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附5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82~ 2 0 0 2年共收治各种输尿管损伤 5 6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1 6例 ,女 4 0例 ,年龄 1 6~ 6 0岁 ,平均 4 2岁。其中手术损伤 39例 ,贯穿伤 1 1例 ,闭合伤 6例 ;单侧损伤 5 4例 ,双侧损伤 2例 ;尿路梗阻症 1 9例 ,术中见输尿管增粗 2例 ,伤后 4 8h无尿 2例 (双侧 ) ,伤后腰痛、发热、肾区叩痛等表现 1 4例 (确诊时间 4~ 1 5d)。当时无特殊临床表现 ,3a后发现肾脏功能损害的 1例 ,表现为尿漏、尿外渗的37例 ,其中术中发现的 1 4例 ,伤后 4 8h内伤口或阴道漏尿或血尿者 5例 ,术后 2~…  相似文献   

10.
我注射室自1979~1981年,用当归注射液治疗足跟痛患者16例,其中男2例,女14例;年龄由35岁至65岁;患单足跟痛者12例,双足跟痛者4例;病程由数天至十数年不等;发病诱因有5例因骨刺引起、2例因跟腱劳损引起,另有9例无诱因。  相似文献   

11.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1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可造成退行性腰椎滑脱 ,〔1〕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 13 8例 ,作者采用三维牵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 8例 ,其中男 5 6例 ,女 82例 ;发病年龄 3 4~ 66岁 ,平均 5 0 8岁 ;病程 1~ 12年 ,平均 5 63年。本组 13 8例均有慢性腰疼 ,其中单侧下肢疼 82例 ,双侧下肢疼 2 1例 ,间歇性跛行 12例 ;13 8例均有腰部活动受限及病椎棘突旁局限压痛 ,伴放射痛 115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15例。所有病例均行CT及腰椎侧斜位片检查 ,CT显示L4…  相似文献   

12.
<正> 跟骨骨骺炎(Sever 氏病)又名跟骨骨突炎与跟骨牵拉性骨骺炎。作者在本文中对两年来在运动医学门诊所见跟骨骨骺炎20例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因主诉足跟痛就诊,占20岁以下运动员全部创伤病例总数的5.8%。这20例中,80%为双侧,发病时年龄为9~14岁(平均11.2岁),出现症状已1~24月(平均5.5月)。所诉足跟痛局限于跟骨后部,并不放射。不适感逐渐发生,且为体育活动所加剧。有些病例疼痛严重到活动受限,偶见跛行.全部病例均曾积极参加与跑有关的运动,最多的是田径与英式足球.  相似文献   

13.
跟痛症是由于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等多种原因所致跟骨跖面疼痛性疾病,是与劳损、寒冷及退化有密切关系的骨科常见病。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肥胖者,其中大多数患者经热敷、理疗或局部封闭治疗有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反复发作的视为顽固性跟痛症。我院曾选择24例此类病人,采用跟骨结节前软组织松解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9~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为9个月。本组病例均为站立或行走时跟部疼痛、足跟部跟骨结节前有明显压痛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跟痛症是由劳损和退变所致的以足跟部长期慢性疼痛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该病大多有反复发作史,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服药、局部封闭及手术治疗,对于复发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缺乏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而就诊患者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34~ 71岁 ,平均 5 0岁 ;病程 15d~ 6个月。患者均有腰痛 ,其中伴臀部及单侧下肢痛 8例 ,双侧下肢痛 2例 ,局部压痛 13例 ,椎旁肌痉挛 2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例 ;单侧下肢感觉减退 4例 ,双侧下肢感觉减退 1例 ;单侧肌力减弱 2例 ,双侧肌力减弱 1例 ;大小便功能障碍 1例 ;腰椎X片均提示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 ,CT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退行性变。 15例患者经药物镇痛和物理治疗均效果不佳 ,则采取进一步的检查。结果 15例患者均经脱落细胞学、穿刺细胞学及组织活检等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设计的功能性踝足矫形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方新 《中国康复》2003,18(4):209-209
痉挛型脑瘫患儿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5~ 8岁 ,平均 5 5岁 ;双侧外翻平足畸形 4例 ,单侧外翻平足畸形 1例 ,双侧马蹄内翻畸形 3例 ,单侧马蹄足畸形 1例 ,单侧马蹄足及前足内收畸形 1例 ;患儿站立时足跟不能平放 ,额状面跟骨轴线偏离小腿轴线 ,站立平衡能力较差 ,行走时呈程度不同的剪刀步态。 10例患儿均使用功能性踝足矫形器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该矫形器由后片式刚性聚丙烯塑料外壳和置于足底的柔性足托构成。柔性的功能性足托分后足、中足和前足 3个部位 ,分别包容和支撑人体足跟、足弓和足趾。足托的前足部分斜向上升起 ,与…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5~1985年用三生散诊治足跟痛656例,效果尚好,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男294例,女362例;病程:1周~35年;年龄:20~60岁,以30~40岁最多。双足跟痛126例,余为单足跟痛,患足共752只,跟痛部位以跖面内侧最多见,中间次之,外侧最少;跟骨周围发病率比足跟跖面为低。病因探讨引起足跟痛病的原因颇多。据临床统计:656例患中者,因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120例;  相似文献   

18.
妇女产褥期间出现肢体疼痛、麻木、酸困、重着者,称“产后痛风”、“产后身痛”、“产后肢体疼痛”。2000年5月-2007年2月,笔者运用张锡纯先生创设之健运汤加山萸肉方共治疗产后身痛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共3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1岁,平均年龄28岁;第一胎产后30例,第二胎产后6例;顺产31例,剖腹产5例;病程在产后1个月之内者6例,1~3个月6例,3~6个月15例,6个月以上7例;单侧上肢疼痛者4例,双侧上肢疼痛者6例,单侧下肢疼痛者5例,双侧下肢疼痛者3例,单腰背部疼痛者5例,多部位疼痛者13…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局部痛点封闭结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跟痛症88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58例,女30例,年龄30-72岁,平均48岁。病程2周至3年,多有急性成慢性外伤史。诊断要点:患者站立或走路时感足跟疼痛,疼痛可向前放散到足底,足底有胀裂感,足跟不敢着地;运动或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减轻。查体:多见足跟部微肿,足跟负重区偏内侧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皮下滑动性结节。X线检查早期多为阴性,晚期可见足底骨膜增厚或跟骨结节前方骨刺形成。  相似文献   

20.
针刀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简称L3横突综合征 )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本病用按摩、理疗、针灸、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可使症状缓解 ,但难以治愈[1] 。自 1997年 9月以来 ,我们应用针刀疗法为主 ,辅以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了 15 7例L3横突综合征患者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 7例 ,门诊病人 12 4例 ,住院患者 33例 ;男 94例 ,女 6 3例 ;年龄 19— 6 4岁。病程 2月— 18年。腰痛单侧发病者 10 2例 ,双侧发病者 5 5例。 15 7例中 ,腰痛涉及同侧臀痛者 71例 ,涉及同侧臀及大腿后侧痛者 36例 ,涉及大腿内侧痛者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