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男,1.6岁,因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反复出现肿物1年,拟右侧斜疝而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前后囱已闭合,心肺无异常,右侧疝内容物可推进腹腔;在右侧阴囊下方可触及一睾丸,大小质地正常,另在外环口下方1.5厘米处,阴囊上方亦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 x 1.5厘米,椭圆形,表面光滑.活动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8年,近3月逐渐增大,于2008年11月入本院。起病以来无呼吸、吞咽困难,无烦躁、易怒等,未曾治疗。入院体查: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1.5cm×2cm大小肿块,质韧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右颌下可扪及一2cm×2cm大小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欠佳,轻压痛。入院诊断:(1)右侧甲状腺肿块性质待查;(2)右颌下肿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入院辅检: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颈部CT示右侧甲状腺占位,性质待查;右侧颌下腺区异常密度灶,考虑异位甲状腺。经积极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发现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10天.无发热、尿路刺激症状、睾丸外伤史.于左侧阴囊内触及一约5.0×4.0×6.0 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尚光滑,无明显触痛,附睾未触及,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及附睾精索均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项化验报告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反复畏寒、发热伴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6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有肝掌及蜘蛛痣。左侧腹股沟可触及一蚕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中,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岁,大学生。发现左腋下疼痛性包块4d入院。患者在上举左上肢时感觉腋下轻度疼痛,自己触摸到一个核桃大小包块,轻度触痛,皮肤表面正常,不伴发热、盗汗,无咽痛、咳嗽,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3周前左手无名指被猫咬伤,伤口处红、肿、痛,口服“罗红霉素”2d,伤口红、肿、痛逐渐消失,并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5针。查体:体温37.5℃,咽部轻度充血,右侧颌下扪及2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左腋下扪及1个3cm×2cm×2cm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质地中等、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无波动感。胸部X线透视检查:双肺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6.
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并发面瘫已被公认,但很少发生在儿童。本文报道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由VZV复能引起面瘫的病例。 患儿男性,17月龄,因发热、颈部淋巴腺肿大和左侧面瘫入院。8个月前曾患水痘,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左颈部淋巴腺肿大。入院前1天,患儿母亲发现其左侧面部不对称,入院时左耳有溢液。体检意识清楚。淋巴腺肿大,左侧腮腺区淋巴结明显肿大。双侧扁桃体呈现膜性炎症,左侧面神经瘫痪伴左眼闭合障碍。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体检无其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大1个月于2008年4月入院.患者在入院前健康体检时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大,无发热,无颈部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多饮多尿.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月经规律.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未见异常,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左、右侧甲状腺分别可及4cm×3 cm、1 cm×1 cm的结节,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及波动感,界限清楚,活动度好,随吞咽上下移动,气管无偏移,心脏、肺脏及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儿 ,男 ,13个月。因排便困难半年入院。半年前 ,父母发现患儿大便时用力 ,肛门周围隆起 ,排便不畅 ,变细 ,圆形 ,需父母帮助用小棒向外挖 ,症状持续至今 ,同时发现患儿腹部有一包块 ,约鸡蛋大小 ,推之可活动 ,且逐渐增大。否认患儿有高热、寒战 ,排尿困难、血尿、血便等症。没有腹部及腰部损伤史及家族类似病史。腹部情况 :腹稍隆起 ,腹压增大时左上腹季肋区可见拳头大小隆起 ,质软 ,还纳后可触及 4cm× 4cm大小腹肌缺损。脐周可触及 6cm× 6cm× 4cm大小包块 ,推之可移动 ,基底不固定 ,无压痛 ,表面光滑。肛门靠近会阴…  相似文献   

9.
许菊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0-1290
病例女,1岁8个月,以“发热10天”,于2007年6月28日入院,10余天前发现发热,为中低热,每日均发热,不伴乏力盗汗,不咳嗽,无呕吐,无热起疹和热退疹消现象。病后在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炎琥宁治疗8d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7.1℃,精神可,反应好,皮肤光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结膜无充血,眼球无突出,咽部充血,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10.
男婴,1岁3个月,因排肉眼血尿伴发热3 d于2003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暗红色尿,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6℃~38·9℃,排尿时无哭闹不安。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来本院。近3个月体重下降2 kg。入院后查体: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侧肾区饱满,右侧腹部可扪及5 cm×5 cm包块。腹部B超示:右肾下极可探及6 cm×5·2 cm实性光团,考虑肾母细胞瘤。于2003年11月6日行右肾切除术 部分结肠切除术。病理检查:右肾大小12 cm×6 cm×5 cm,大部分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大小7·3 cm×6 cm×5…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发现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10天。无发热、尿路刺激症状、睾丸外伤史。于左侧阴囊内触及一约5.0×4.0×6.0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尚光滑,无明显触痛,附睾未触及,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及附睾精索均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项化验报告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阴囊超声示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大小4.2cm×2.8cm×4.4cm,结构紊乱,实质回声不均匀偏低,可见散在点状强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 2岁。入院前半年于外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食欲可,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术后10d出院。术后3个月左右开始腹部坠胀感,食欲欠佳,大便干结,活动剧烈时脐周疼痛较明显,并隐约可触及周脐一肿块,肿块逐渐长大。以腹部包块待查诊断收入我科。入院查体:营养状况良好,无贫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脐部可触及一约12cm×10cm×8cm之圆形肿块,质中等,边界清楚,表面无明显结节,上下移动度较大,左右移动度较小,无明显压痛,无波动感及血管搏动,触压肿块患者无明显不…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3岁,因"右上腹胀痛6个月余,加重伴呕吐6d"于2011年11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伴恶心,6d前突发右腹部持续性刀割样痛,伴呕吐,无呕血、黑便、寒战、发热等.急诊入当地医院就诊,病情无缓解后转入我院.发病以来体重减轻3 kg.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局限性隆起;上腹部压痛明显,以右侧为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局部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可触及增大的胆囊,墨菲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4.
钱慧珍 《中国保健》2008,16(5):179-180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68岁,干部,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乳头下约蚕豆大小的肿块,无痛,多次去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肿物大小无明显变化.手术前2d肿物渐增大且乳头有血性溢液流出,局部无痛及发热,患者食欲及精神好.入院体检:左侧乳头内陷,乳头下方触及一大小约5.0cm×4.0cm肿块,质硬,与皮肤粘连,表面欠光滑,乳头有血性溢液流出,左侧腋窝可触及两个蚕豆大的淋巴结,未融合.  相似文献   

15.
马笑云 《现代保健》2010,(21):194-195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50岁。以自行扪及下腹包块6d,于2006年1月5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月经规则,孕3产3。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附件可触及一约20cm×18cm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好。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23岁,主因"左侧腹部不适5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5年,无诱因出现左侧腹部不适,无腹痛、发热,曾做腹部超声见脾脏肿大,未引起重视.入院前3年,复查腹部超声示脾脏弥漫性肿大,CT示脾脏肿大,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灶,患者拒绝行强化CT,血常规未见异常.入院前1周因腹部不适加重入院,伴食欲减退.既往右膝部皮肤血管瘤18年,先后做过5次整形手术.查体:营养状态好,巩膜不黄,结膜无苍白,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脾于肋缘下5指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右膝部皮肤可见多个血管瘤,大小2 cm×3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7岁,因右侧颈部包块逐年增大8年余,近月有吞咽压迫感而入院,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之心慌,心跳,食欲亢进,汗大表现。检查:右侧甲状腺明显隆起肿大,皮肤色泽正常,可触及约5×7cm大小,质中等硬,光滑,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女,8岁,学生。主因反复咳嗽3个月,消瘦2个月,腮腺肿大10d于2004年6月10日入院。患儿3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少痰,偶有痰中带血丝、胸闷、气急。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3℃,呈不规则热,伴盗汗、乏力。近2个月明显消瘦,双手足关节肿痛,非游走性,无晨僵现象。无头痛、呕吐。曾在当地医院先后按肺炎和结核病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10d前出现右腮腺肿大。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足月顺产,第一胎,无窒息及产伤,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按时预防接种。家族中无遗传病及传染病患者。也无同类疾病患者。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9.
主治医师:现在讨论疑难病例,请负责医生报告病历。实习医师:患者男、18岁,因间断发热伴肝脾大两年半于1982年1月18日入院。于两年半以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间断高热,呈弛张热型,最高达40℃,每次发热持续时间不等,渐渐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曾在县医院住院,诊断不明。当时发现肝脾明显肿大,肝功正常,白细胞减少,治疗无效。于1979年9月转我院儿科,症状同前,伴轻咳,右腹股沟和左腋下可触及1—2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右胸下部可闻捻发音,肝脾中等度肿大。化验:血红蛋白9克%,白细胞1500,未见幼稚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7岁,因右耳反复流脓4年,发热伴头痛,呕吐1月余,于2004-12-18入院,查体:T 39.2℃,精神差,慢性病容,卧床,颈部浅表可触及数枚豆粒大小的淋巴结,质软,可活动,无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第一眼位外斜,右眼外展受限。耳廓发育无畸形,右耳廓上方可见弧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