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酰胺是鞘脂类的代谢产物,经从头合成及"鞘磷脂循环"形成,调节着细胞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应激反应.神经酰胺的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在肿瘤发生、发展、耐药及抵抗放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酰胺通过内、外在途径促进细胞发生凋亡,还能激活JNK、KSR、PKC等促进细胞凋亡.神经酰胺经PI3K/AKT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增加Beclin 1水平,诱导自噬发生.本文就神经酰胺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凋亡与自噬过程所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尼曼-匹克氏病(Niemaoh—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是一种家族性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全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高达1/25000。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亦有在新生儿期发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红细胞膜中提取鞘磷脂并降解成神经酰胺。方法:采用分离血液,取血球,溶血,脱水,干燥等方法提取鞘磷脂,并用磷脂醇C降解鞘磷脂成神经酰胺。结果:采用不同的提取条件,其提取物中鞘磷脂含量在3%--9%之间不等。结论:用此法可将红细胞膜中的鞘磷脂解成神经酰胺,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阳朝  杨明清 《四川医学》1989,10(2):89-90
类脂质贮积病(lipoid storage disease)是一组先天性家族性溶酶体缺陷病。其原发性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中有葡萄糖脑苷脂酶、神经鞘磷脂酶、脂酸酶、糖脂酶、磷脂酶等多种水解酶。当1种或多种类脂质代谢酶缺  相似文献   

5.
鞘脂是细胞膜脂质双层的主要结构成分并调控细胞重要生理功能,其代谢异常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细胞鞘脂代谢以神经酰胺为中心,包括神经酰胺从头合成以及复杂鞘脂降解为神经酰胺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患者存在鞘脂代谢异常,而神经酰胺等鞘脂堆积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胰岛素抵抗。文中就近来鞘脂代谢异常和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尼曼匹克氏病(简称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亦系一种类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由于神经磷脂酶的缺陷,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充满神经磷脂,而形成尼曼-匹克细胞,具有高度表型异质性[2],目前对于此病尚无特殊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尼曼匹克氏病的特点是全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我院2009年6月曾经收治1例尼曼-匹克病患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天凤 《医学综述》2015,(3):395-398
肥胖作为各种心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脂肪组织堆积、分泌各种活性因子、激活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促进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血脂异常特别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减少与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肥胖导致HDL-C减少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肥胖与HDL-C代谢的影响可帮助深入了解脂质代谢过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肥胖症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代谢性疾病,因其能够诱发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中国的肥胖病人高达7 000多万,因肥胖而诱发的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PGC-1α、FNDC5、Irisin等代谢因子出现,其在啮齿类动物中能够增强线粒体生成,调节脂质代谢,增强能量代谢,不仅能够减轻肥胖,减少因肥胖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而且能够降低神经退行性变,延缓衰老,延长寿命[1].  相似文献   

9.
尹兵 《开卷有益》2009,(7):19-19
很多人对代谢综合征(MS)这个医学专用名词非常陌生,通俗地讲就是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综合代名词,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病率有所增加。所谓代谢性综合征,主要是指糖耐量下降,糖尿病、肥胖、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组合。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人体表皮的角质层中,有一种来源于颗粒层板层小体合成的脂质,医学上称为结构脂质.形象地说,就是"砖墙结构"中的"灰浆",其主要成分为神经鞘磷脂、胆固醇、磷脂、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等.这层致密的"灰浆"是外来物质进出表皮时必经的通道,既能防止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又能阻止有害物质的入侵.  相似文献   

11.
徐斯驰  唐其柱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4):154-157,161
肥胖性心肌病是肥胖引起的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代谢性疾病,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也逐渐增高,但目前对肥胖引起的心功能病变的机制尚无明确的研究。本文从胰岛素抵抗、脂质毒性、微血管改变、线粒体功能异常、活性氧的产生、内毒素、纤维化等方面对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而传统中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许多研究以证明传统中药可通过调控脂肪细胞数量以及大小来改善某些代谢性疾病。脂肪细胞的形成是成纤维细胞样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变的过程,脂肪的生成即是脂质的积累,需要依次激活众多转录因子。3T3-L1前脂肪细胞系是建立成熟脂肪细胞模型最为常用的细胞系之一,转变为成熟的脂肪细胞需要经历有丝分裂克隆扩增(MCE)阶段、终末分化阶段和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阶段。脂质代谢紊乱是引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原因,许多中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脂质的积累,改善或预防肥胖。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核心特征和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中药通过调控糖脂代谢,促进胰岛素信号转导,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总结近年来各种中药单体、单方或复方对3T3-L1细胞分化和代谢影响的研究,以及中药治疗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传统中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候群,以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脂质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特点,胰岛素抵抗及腹型肥胖为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损害和2型糖尿病为其重要的临床后果,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噬是细胞内分解、清除聚合大分子及老损细胞器的一系列重要的代谢过程。肝脏和脂肪组织是脂质代谢的主要部位。“噬脂”是除了胞浆脂肪酶途径外,脂肪分解的另一重要途径。脂质急需期、短期内脂质增加,肝脏自噬水平增强,长期高脂饮食和肥胖者,肝脏自噬水平减弱。同时,自噬干预脂肪细胞分化方向。调控自噬可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肉类食物增加而植物类食物减少。膳食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高,其病理基础和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能量摄入增多与消耗减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肥胖和脂质异位沉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而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又是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陈丹  齐咏 《医学综述》2022,(5):846-851
肥胖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增加哮喘罹患风险和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肥胖型哮喘是一种难治性哮喘表型,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不仅为维持细胞功能提供能量,还能够传递多种细胞信号,肥胖症和哮喘存在重叠的线粒体功能失调机制,肥胖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失衡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未来对肥胖型哮喘和线粒体功...  相似文献   

17.
 神经鞘脂(sphingolipid)是生物膜脂质类的一个家族,它在调节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和亚结构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酰胺(ceramide)作为神经鞘脂代谢的核心分子起着第二信使的作用,可介导细胞凋亡、分化、生长抑制等多种生物效应。细胞内神经酰胺浓度降低和恶性肿瘤抗凋亡机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增加内源性神经酰胺浓度或外源性类似物(模拟神经酰胺活性)可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并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酸性鞘磷脂酶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与血氧不足、弥漫性肺泡损伤、炎症以及肺功能缺失有关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炎症性肺部疾病的特征是酸性鞘磷脂酶活性增强导致神经酰胺产量增加,进而使血管渗透性增强,细胞凋亡增多以及肺表面活性剂改变。酸性鞘磷脂酶能够通过增加内皮通透性进而加速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本文对酸性鞘磷脂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不单纯是血压升高,而且伴其他方面的异常,如糖尿病和肥胖,三者又常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异常,故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的治疗不应是单纯地控制血压,而且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血浆环核苷酸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单纯性肥胖环核苷酸的功能以及针灸对其的作用,观察了针灸前后3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指标、血中脂质水平和血浆中环核苷酸(cAMP和eGM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浆中cAMP显著低于正常人的水平,以及脂质代谢明显异常,说明调整脂质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针灸治疗在取得减肥效应及脂质代谢良性调整作用的同时亦提高了患者血浆中cAMP的水平。提示针灸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cAMP的水平实现其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