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压缩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缩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60 例,分别采用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结果 雾化吸入后压缩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雾化组(P<0.05).2组患者R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压缩雾化吸入在提高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等方面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实施超声雾化吸入。结果雾化吸入前与雾化吸入15min后观察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3d后2组患儿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用于婴幼儿哮喘更能有效地达到平喘效果,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杨丽仙  谢俐萍 《护理研究》2012,26(4):328-329
[目的]观察超强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强氧气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观察两组治疗30 min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临床疗效、舒适度、呼吸道刺激症状等变化.[结果]治疗30 min后两组SpO2变化、临床疗效、舒适度、呼吸道刺激症状均存在差异(P<0.05或P<0.01).[结论]急性喉炎患儿应用超强氧气雾气吸入法能改善氧合状态,提高疗效,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增加患儿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92-1394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样支气管炎中的临床效果,为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56例0.5~3岁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组和超声组各78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0.01),呼吸频率(RR)、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 O2)改善较超声组好转(P0.05),对心率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气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如哭闹、治疗中止等不良反应较超声组明显降低。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婴幼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对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可以广泛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田华  王岱君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445-2446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与氧气雾化两种吸入疗法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以优选最适宜的雾化吸入方式。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组和氧气雾化组,分别应用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10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96.7%,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雾化组显效率为40%,而氧气雾化组显效率为76.7%,氧气雾化组明显高于超声雾化组(P<0.01)。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法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蕊  郭爱敏 《护理学报》2007,14(2):48-49
目的 探讨适用于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理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4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分为氧气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20例,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肺部湿啰音发生率。结果 雾化吸入后氧气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1);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及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提高全麻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的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空气压缩泵雾化组(压缩泵组),各50例.观察2组患者雾化吸入3d、5d、7d后的日均排痰量;雾化吸入前后1h内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长短;雾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过雾化吸入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但日均排痰量氧气组明显优于压缩泵组(P<0.001);且氧气组雾化吸入后,呼吸、心率平稳,SpO<,2>升高,而压缩泵组呼吸、心率加快,spO<,2>相对降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氧气组明显缩短(P<0.05,p<0.01);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氧气组优于压缩泵组(P<0.05).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优于压缩泵雾化方式,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于萍  崔雪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99-1901
目的探讨急性阻塞性肺疾(AOPD)患儿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患儿360例,分别随机给予超声、氧气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护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两组在雾化前和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组和氧气组雾化前后,以及压缩泵组雾化5min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AOPD患儿的SpO2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和空气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的患儿,对雾化吸入后SpO2明显下降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比较2组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实验组患者的SpO2明显高于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对照组.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雾化方式对慢性阻赛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慢阻肺急发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分别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同时鼻塞吸氧方法治疗,观察SpO2变化。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同时鼻塞吸氧治疗有明显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治疗中患者由于SpO2的下降而引起的不适。结论氧驱动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1.
高萌  霍霞  张立华  卢丽华 《护理学报》2009,16(12):58-60
目的 探讨两种氧气雾化吸入器应用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76~104岁的高龄COPD患者分为面罩组(n=48)和喷嘴组(n=56),分别使用面罩氧气雾化器和口含喷嘴氯气雾化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治疗中生命体征、SpO2、吸入过程配合和不良反应、症状缓解等方面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吸入治疗后,面罩组患者SpO2高于喷嘴组(P<0.05);与喷嘴组相比,面罩组患者对正确吸入方法的掌握度较好,症状缓解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吸入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氧气雾化吸入方式由于吸入方法容易掌握,有利于症状缓解,因此更适合高龄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3种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OPD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用相同剂量的异丙托溴铵,分别采用空气压缩(A组)、高流量氧气(B组)及低流量氧气(C组)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前后分别采集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3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pH及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PaO2及SaO2A组显著降低(P<0.01),而B、C组显著升高(P<0.01).临床症状加重的病人数A组多于B组(P<0.05),A组显著多于C组(P<0.01).结论 氧气雾化优于空气压缩雾化,而低流量氧气雾化优于高流量氧气雾化,是COPD病人安全的雾化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强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超强氧气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观察两组治疗30min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临床疗效、舒适度、呼吸道刺激症状等变化。[结果]治疗30min后两组SpO2变化、临床疗效、舒适度、呼吸道刺激症状均存在差异(P〈0.05或P〈0.01)。[结论]急性喉炎患儿应用超强氧气雾气吸入法能改善氧合状态,提高疗效,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增加患儿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79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2例)和氧气雾化吸入组(37例),氧气雾化吸入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组采用超声雾化.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变化,及胸闷、喘憋等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起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心率增快.而氧气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心率降低.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手术后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B组患者使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中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和血氧饱和度 (SaO2 )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中PaO2 上升和PaCO2 下降较B组患者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组患者治疗后SaO2 下降较A组患者更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手术后提高PaO2 和降低PaCO2 潴留方面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6.
2种气道给药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喘乐宁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动力吸入 2种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998年 1月~2 0 0 1年 7月住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 15 8例 ,采用喘乐宁雾化治疗 ,其中 92例为超声雾化给药 ,6 6例为氧气动力。比较 2种给药途径的疗效。结果 超声雾化给药的显效率明显高于氧气动力者 (P <0 .0 5 ) ;2组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氧气动力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超声雾化组 (P <0 .0 1)。结论 喘乐宁超声雾化吸入是有效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方法 ,超声雾化较氧气动力给药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氧气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雾化组、间歇雾化组、先后雾化组各40例.3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行不同方法氧气雾化吸入,比较3组雾化吸入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先后雾化组脉率第1次治疗结束1 h较治疗前减慢,治疗结束1 h先后雾化组脉率慢于持续雾化组;间歇雾化组和先后雾化组呼吸频率第1次治疗结束1 h较治疗前均有所减慢,间歇雾化组和先后雾化组第1次治疗结束1 h呼吸频率慢于持续雾化组;3组患者SpO2第1次雾化吸入治疗结束1 h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先后雾化组第1次雾化吸入治疗结束1 h的SpO2高于持续雾化组和间歇雾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雾化吸入体温、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与治疗结束1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后雾化组雾气湿冷和刺激性呛咳发生率少于持续雾化组和间歇雾化组,且心悸和胸闷气促加重发生率少于持续雾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先后氧气雾化吸入法能促进AECOPD患者脉率和呼吸频率的稳定,提高患者SpO2,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不同雾化吸入对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和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脑出血术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出血开术后病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病人使用氧气雾化吸入,B组病人使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雾化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对提高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7例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48例,超声雾化吸入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对血饱和度的影响.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而超声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两者比较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缺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祛痰、预防肺部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后2 h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雾化吸人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不仅能稳定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心率,明显缩短了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