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和动物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管理.人由于直接接触受感染鼠疫的动物或受染疫蚤类叮咬而可能感染鼠疫,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酿成人间鼠疫的流行,危害严重.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其爆发、流行、潜伏均与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而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具有快速大范围内获取地表信息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鼠疫宿主动物的生态环境因素的研究分析以及鼠疫疫源地的划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通过媒介昆虫在啮齿动物中流行.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或其它染疫动物将鼠疫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流行.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能自然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有 4 5种。家兔成为鼠疫的传染源 ,最早是在福建人类鼠疫流行时报道的 ,当时发现有家兔死亡 ,并从兔及其寄生蚤———人蚤中分离出鼠疫菌。在这之前 ,192 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地方鼠疫流行之前曾发现野兔死亡 ,并有剥食死兔而感染鼠疫记载〔1〕。家兔能自然感染鼠疫 ,但能否作为鼠疫的实验动物模以及家兔对鼠疫菌的敏感性如何国内未曾有过报道 ,故本实验试图通过鼠疫菌对家兔最小致死量的测定 ,以观察家兔对鼠疫菌的敏感性 ,并对其可否作为鼠疫实验动物模…  相似文献   

4.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1]。青藏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中国已发现的十二种鼠疫疫源地类型之一,疫源地分布在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的92个县(市、区),涉及区域面积超过100万km^2[2]。该疫源地鼠疫染疫动物种类多,鼠疫菌毒力强,是中国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持续流行的活跃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鼠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其主要传染源为啮齿动物,主要传播媒介为蚤类。现已基本查明各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因素、流行季节,主要宿主和媒介,疫源地空间结构等流行病学关系。1疫源地概述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按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媒介昆虫、鼠疫菌生态型等特点划分,目前我国已经确认有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  相似文献   

6.
松原市历史上曾多次流行鼠疫,是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也是吉林省近几十年唯一的鼠间鼠疫现疫流行的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多年人工灭鼠等干预措施的实施,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改变,研究疫源地内宿主动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以探讨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本所1953~200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6种,其中狭颅田鼠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种类。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动物鼠疫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偶蹄类自然感染鼠疫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是人畜共患病,其传染源主要是各种感染了鼠疫菌的啮齿动物,但哺乳动物中一些兽类偶尔也卷入鼠疫流行而成为次要的或一时性的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的流行。在偶蹄类中有关骆驼感染鼠疫的报遇较多,早在1907年Klodnis就曾观察到这种现象。70年代在利比亚亦有人因剥食颈部肿大的病驼出现高热、淋巴腺肿大继而死亡。1975年我国于青海省玉树县首次发现藏系绵羊可以自然感染鼠疫,其后切余年中偶蹄类受感染动物种类逐年增多,且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便于人们认识这种现象,及时有效地防制鼠疫,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监测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探讨其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近50年间阿拉善黄鼠自然疫源地有关鼠疫防治的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 在该疫源地的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中判定染疫动物7种,染疫蚤4种,分离出鼠疫菌159株。结论 阿拉善黄鼠是该疫源地染疫动物的绝对优势种群,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与其主要寄生蚤—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tm)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鼠疫传播与流行的主要因素。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鼠疫菌的保存与延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自然感染鼠疫菌宿主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云南省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宿主动物的分布规律.方法 整理核实1954~2006年间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有关鼠疫监测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动物有黄胸鼠、褐家鼠等17种和亚种,其中黄胸鼠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齐氏姬鼠、大绒鼠等27种,其中齐氏姬鼠和大绒鼠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结论 由于两块疫源地自然环境、宿主媒介、动物活动等差异和联系,形成染疫动物既有区别又相互交错的格局,两块疫源地分别具有相对独立的鼠疫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开展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分析流行态势,为该地区鼠疫防治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提供依据。方法对历年的鼠疫细菌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三江源"部分地区人及各种动物采血做血清抗体调查。结果该地区发现15种动物可自然感染鼠疫,10种动物血清存在鼠疫抗体,人群血清鼠疫抗体阳性率达2.47%。结论"三江源"地区动物鼠疫持续流行,参与染疫的动物种类多,时常波及人间造成人间鼠疫流行,人群存在部分隐性感染鼠疫者。尚有部分地区需进行深入的自然疫源地调查。  相似文献   

12.
小白鼠及豚鼠和家兔对鼠疫菌敏感性实验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鼠疫菌鉴定和科研工作中,观察鼠疫菌对敏感动物的致病性及病理变化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鼠疫诊断常用的实验动物为豚鼠和小白鼠,家兔是否可以作为实验动物目前尚无报道,但据文献记载1950年在福建人类鼠疫流行时发现有家兔死  相似文献   

13.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之间,主要经蚤叮咬而传播,亦可经呼吸道吸人而感染,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至2008年底,全国鼠疫疫源县达到295个,疫源地面积为1 434 473 km2,  相似文献   

14.
鼠疫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生和流行极易造成重大或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型别多,一些疫源地的动物疫情仍然比较活跃,时而会波及到人间,因此早期发现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显得十分必要。在全球广泛开展传染病预测预警的大背景下,我国鼠疫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预测  相似文献   

15.
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啮齿类)感染动物接触或通过鼠蚤而受到感染。本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历史上曾记载过3次世界范围的灾难性人间鼠疫流行,20世纪50年代初起,本病基本得到控制,但90年代起疫情又呈抬头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鼠疫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pestis,简称鼠疫菌)是鼠疫的病原体。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尸体牙髓中保存的DNA研究证明鼠疫耶尔森菌是引起1347年欧洲黑死病以及在1590和1722年在法国南部流行的肺鼠疫的病因学致病因子〔1〕。鼠疫菌的三个变种(Subtype)分别…  相似文献   

16.
鼠疫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它的发生、流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青藏铁路的实施及贯通运营,鼠疫也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社会稳定。已证实藏羊对鼠疫菌属高感的动物,且能自然感染鼠疫.并可成为人类鼠疫的传染源。1956—1965年.在青海省以染疫藏羊为传染源的人间鼠疫共6起,发病44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抗体的产生,滴度高低,持续时间长短,对研究鼠疫动物病流行规律和现场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家鼠疫源地主要染疫动物——斯氏家鼠实验感染鼠疫进行抗体动态观察,并结合现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动物病某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系统收集该疫源地70年代以来在鼠疫疫源监测中有关旱獭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强度、媒介昆虫、鼠疫菌毒力等流行特点,对旱獭鼠疫动物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部祁连山地的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在自然条件下周期起伏不断循环,大面积内流行和宿主的栖息类型与生态习性紧密联系,不同月份分离的鼠疫菌菌株数量有差异,喜马拉雅旱獭为单一宿主。结论西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动状态,2000年以后持续流行;旱獭是疫源地主要的疫源动物;旱獭体蚤是旱獭鼠疫流行的传播媒介,斧形盖蚤起主要传播媒介的作用,腹窦纤蚤主要侧重于保持巢内的疫源性,谢氏山蚤则两者兼有但后者的意义更大,不同区域的旱獭主要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不尽相同,寄生蚤的检菌数量也以季节消长为转移。  相似文献   

19.
鼠疫病原体的宿主,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稳定因素和基本条件。一定的地理景观条件下,必然具有特定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类型,并且构成一定的生物群落,形成一定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这是物种间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演化的结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特别是单宿主疫源地内,当动物鼠疫大流行时,某些小型啮齿类和食肉类动物也可以感染鼠疫病原体,并且可以出现猛烈的动物鼠疫流行,但是却不能长期保存鼠疫病原体,对鼠疫自然疫源性的保持只起辅助作用。可是即使是次要宿主,当其大量繁殖时,甚至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卷入动物鼠疫流行,往往成为人间鼠疫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从染疫动物传播到人,还可通过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0世纪70年代初,鼠疫血清学诊断方法开始在我国推广使用,因为其快速、简便、特异、灵敏等特点,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鼠疫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在我国人间鼠疫的监测、动物鼠疫的监测、鼠疫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