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心率变异性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儿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4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分成A组心功能Ⅰ~Ⅱ级(NYHA分级,n=20)和B组心功能Ⅲ~Ⅳ级(n=22),以及健康儿童对照组(n=20);采用Mars3000动态心电图仪常规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分析HRV时域参数(SDNN、SDANN、PNN50和rMSSD)和频域参数(TF、VLF、LF、HF、LF/HF)。结果(1)DCM患儿(A组与B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DCM患儿共死亡16例,存活2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各参数比较,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可作为评估DCM患儿病情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对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分级:Ⅰ级18例,Ⅱ级15例,Ⅲ级24例,Ⅳ级27例;随访1年,记录心源性死亡情况。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NT-pro BNP水平。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 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 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 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P0.05)。不同预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 BNP水平高于存活患者。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NT-pro BNP可作为评估超高龄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脑钠尿肽与心功能分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脑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与心功能(NYHA)分级、心脏超声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心力衰竭患者78例,健康对照组18例.使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定量快速(15 min)检测全血中BNP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F-Ⅰ水平.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BNP值分别为41.3±11.4,156.3±15.1,338.4±23.4,596.4±33.2,972.4±25.4 ng/L,随着心功能分级加重,BNP呈上升趋势,呈正相关.LVEF分别为0.65±0.09,0.62±0.09,0.60±0.08,0.58±0.11,0.35±0.10,与BNP值呈负相关(r=-0.90,P<0.05).IGF-Ⅰ值分别为166.7±62.5,158.2±55.3,203.5±63.7,240.7±67.3,107.8±66.4μg/L.心功能Ⅱ级与Ⅰ级,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心功能Ⅳ级患者的IGF-Ⅰ水平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GF-Ⅰ值与LVP-WT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BNP值升高并与NYHA分级相关,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心功能Ⅱ,Ⅲ级者IGF-Ⅰ水平明显上升,但Ⅳ级者明显降低,如结合BNP浓度可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作出评价.IGF-Ⅰ水平与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在心功能Ⅳ级组IGF-Ⅰ水平、室壁厚度及EF值均明显降低,提示IGF-Ⅰ水平可能与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与B型钠尿肽(BNP)和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8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组23例,心功能Ⅱ级组20例,心功能Ⅲ级组19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GA、BNP水平,并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量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等相关指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GA与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CGA和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CGA和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组CGA和BNP水平较心功能Ⅰ级组明显升高,心功能Ⅲ级组CGA和BNP水平较心功能Ⅰ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明显增高,心功能Ⅳ级组CGA和BNP水平较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和心功能Ⅲ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GA与LVEF呈负相关(r=-0.702,P=0.016),与LVEDD、LVESD和LAD呈正相关(r=0.616,P=0.028;r=0.683,P=0.019;r=0.631,P=0.021)。结论检测CGA水平有助于判断老年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9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入院后检测cTn 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功能,按cTn Ⅰ是否阳性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的心功能分级、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排血量(CO)值的差异.结果阳性组的心功能Ⅲ级、Ⅳ级、病死率均高于cTn Ⅰ阴性组(P<0.05或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各项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n Ⅰ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浓度变化,探讨奥美沙坦对CHF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 血清Cys C浓度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选取124例CHF患者,分为奥美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奥美沙坦组64例,依那普利组60例.慢性心力衰竭依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各亚组,测定各亚组在治疗前后血清Cys C浓度及血肌酐(Scr)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Cys C浓度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Ⅱ~Ⅳ级分别与Ⅰ级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浓度从Ⅰ~Ⅳ级逐渐升高;NYHA Ⅰ~Ⅱ级Scr浓度升高不明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分别与Ⅰ级相比,血Sc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Ⅱ级亚组、Ⅱ~Ⅲ级亚组及Ⅲ~Ⅳ级亚组之间血清Cys 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血清Cys C的改变较Scr的改变出现迅速.治疗后,奥美沙坦组及依那普利组Cys C浓度均呈下降趋势(P<0.01),但奥美沙坦降低血清Cys C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奥美沙坦能使CHF患者Cys C明显下降,可对肾功能起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瓣膜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非瓣膜置换术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6月,回顾性分析86例心瓣膜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功能Ⅰ~Ⅱ级病人的妊娠正常分娩比例优于心功能Ⅲ~Ⅳ级的病人(P<0.001).换瓣组病人心功能较非换瓣组明显改善,心功能Ⅲ~Ⅳ级病例构成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心瓣膜病患者应在妊娠前积极治疗,改善心功能,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后再妊娠,可正常分娩.  相似文献   

8.
Ⅰ、Ⅲ型前胶原端肽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对 5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心功能Ⅱ级 14例 ,Ⅲ级 2 0例 ,Ⅳ级 17例 )血中PⅠCP、PⅢNP、AⅡ及ALD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2 6名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中PICP、PⅢNP、AⅡ及AL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 ,PⅠCP、PⅢNP分别与AⅡ、ALD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0 .0 0 1)。结论 PⅠCP、PⅢNP可作为监测CHF患者心肌纤维化及进程的间接指标 ,反映CHF程度  相似文献   

9.
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级别的升高,Malb值逐渐升高,各级别间比较,P<0.05;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者Malb下降(P<0.01),而Ⅲ、Ⅳ级者无明显变化.随访1 a,42例Malb30 mg/L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42.9%.认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Malb越高,心功能越差;Malb水平可判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出院后随访1~3年,观察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者与正常者死亡情况、年平均住院次数及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心功能Ⅱ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率高于心功能Ⅱ级组(P0.05),而心功能Ⅲ级组与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组患者病死率高于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组,年平均住院次数多于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组,年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血浆脑钠肽水平正常组(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750例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进行分析,观察正常值范围及HRV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750例来我院体格检查的正常健康儿童分为以下6个年龄组:新生儿组(〈1个月)、婴儿组(1个月一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1岁)和青春期组(11—16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HRV时域(SDNN、SDANN、PNNSO、rMSSD)及频域(TF、VLF、LF、HF、LF/HF)结果。结果(1)各年龄组HRV时域分析SDNN、SDANN、rM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年龄增长,HRV有增大趋势。(2)HRV频域分析TF、VLF、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结论不同年龄段HRV时域及频域结果不同,HRV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可对临床研究异常HRV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VEGF在H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将慢性HF患者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为Ⅱ组(37例),心功能Ⅲ~Ⅳ级为Ⅲ组(32例),急性HF患者为Ⅳ组(31例)。测定VEGF及CRP水平,比较各组间VEGF、CRP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Ⅰ组,n=35)比较,同时分析VEGF和CR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结果(1)Ⅱ~Ⅳ组的VEGF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P均<0.05)。(2)Ⅳ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和Ⅲ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CRP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和Ⅲ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HF患者血清VEGF与CRP无相关性(r=0.1786,P>0.05)。(4)原发性高血压HF组和血压正常HF组VEGF无显著差异(P>0.05)。高胆固醇HF组和胆固醇正常HF组比较、糖尿病HF组和非糖尿病HF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HF组和不合并心绞痛HF组比较VEGF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HF患者VEGF及CRP水平显著升高。急性HF组高于慢性HF组.VEGF及CRP水平均随着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稳定型心绞痛对HF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对心衰诊断及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40例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三组:Ⅰ~Ⅱ级组8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2例;于入院时和抗心衰治疗2周后检测各组心衰患者晨起空腹血BNP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BNP水平:心功能Ⅰ~Ⅱ级与心功能Ⅲ的[(480.53±70.18)ng/ml:(1601.22±108.27)ng/ml]、Ⅳ级的[(480.53±70.18)ng/ml:(2101.15±81.01)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抗心力衰竭治疗2周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水平,LVEF及LVEDd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危险分层有较肯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嗜铬粒蛋白A(CgA)含量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CHF住院患者48例,其中心功能Ⅱ级组15例、Ⅲ级组17例和Ⅳ级组16例。另选正常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CysC和CgA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患者中CysC[(664.85±14.42)μg/L∶(991.19±108.59)μg/L]和CgA[(67.55±5.987)ng/ml∶(317.79±160.028)ng/m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且心功能Ⅳ级的高于Ⅲ级,Ⅲ级的高于Ⅱ级[CysC(1115.5±40.81)μg/L∶(990.12±32.65)μg/L∶(859.8±20.727)μg/L,CgA(522.13±65.958)ng/ml∶(276.88±2.205)ng/ml∶(146.2±3.144)ng/ml,P均〈0.001],②血清CysC和CgA呈正相关(r=0.931,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嗜铬粒蛋白A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加重而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NYHA分级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方式及其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胶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Ⅰ~Ⅱ级组(39例)、Ⅲ~Ⅳ级组(24例),统计不同NYHA分级心脏病类型分布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阴道分娩、剖宫产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新生儿结局[早产发生率、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 结果6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排前3位心脏病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8.10%)、心律失常(22.22%)、风湿性心脏病(15.87%);Ⅰ~Ⅱ级组阴道分娩率23.08%高于Ⅲ~Ⅳ级组0.00%,剖宫产率76.92%低于Ⅲ~Ⅳ级组100.00%,心力衰竭发生率0.00%低于Ⅲ~Ⅳ级组20.83%(P<0.05);Ⅰ~Ⅱ级组早产发生率、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低于Ⅲ~Ⅳ级组,1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高于Ⅲ~Ⅳ级组(P<0.05)。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类型,NYHA分级与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心功能分级越高,妊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对NYHAⅠ~Ⅱ分级者可适当放宽阴道分娩指征,对Ⅲ~Ⅳ级者宜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衰患者的资料,了解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特点、费用、疗效等的异同,提高对二者的认识。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807例心衰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两组:LVEF>45%者为舒张性心衰(DHF)组,LVEF≤45%者为收缩性心衰(SHF)组,然后每个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3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构比:DHF和SHF分别占81.3%及18.7%。心功能:相对DHF组,SHF组的NYHAⅢ、Ⅳ级(23.5%,9.6%比47.7%,21.9%),E/A显著增大[(0.74±0.31)比(1.26±0.56)]。临床特点:DHF组女性比例较SHF组显著增大;心脏增大,心律失常比例显著增大,冠心病、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显著上升,高血压病比例、入院收缩压水平则显著较低,以上P均<0.001;SHF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2.9±8.1)d比(14.5±11.6)d,P<0.05],住院费用[12323(8530~33815)元比19554(9186~49927)元,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0.5%比3.3%,P<0.01)显著较高。结论:舒张性心衰在心衰中占的比例很大,收缩性心衰的心衰更重,心脏损害更重,住院天数更长,住院费用更多、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醛固酮合成酶 (Aldosterone synthase,CYP11B2 )及盐皮质激素受体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基因在心功能不全心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 2 5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心室乳头肌组织 10 0 mg,同时取 6例健康心肌组织作为对照 ,提取组织总 RNA,并逆转录为 c DNA,以特定的寡核苷酸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β- actin作为内参照 ,分别观察 CYP11B2及 MR在不同心功能状态心肌中的表达。结果 在 6例正常心肌组织中 CYP11B2基因的表达为阴性 ,2 5例 CHF患者中有 10例表达阳性 ,分别为心功能 级~ 级 2例 , 级~ 级 8例 ;轻度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 ~ 级 )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 ~ 级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5 .4 %和 6 6 .7%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5 )。正常心肌、心功能 ~ 级和心功能 ~ 级心肌 MR/ β- actin分别为 1.2 8± 0 .13,0 .92± 0 .12 ,0 .80± 0 .2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CHF时 MR基因表达明显下降 (P<0 .0 0 1) ,而心功能 ~ 级与心功能 ~ 级之间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8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CYP11B2基因表达阳性与阴性组之间 MR/ β- actin表达分别为 0 .78± 0 .2 0和 0 .94± 0 .13,二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8)。CYP11B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中诊断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价值.方法 连续检测586例OMI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心衰组为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非心衰组为NYHA心功能I级的患者.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失代偿性心衰、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室扩大的价值,并找出其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切点.结果586例 OMI患者中,男性占80%,年龄25~83岁,平均(58±11)岁.NYHA Ⅰ级374例、Ⅱ级99例、Ⅲ级82例、Ⅳ级31例,其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484.7(381.6,647.8)pmol/L、907.6(516.6,1290.3)pmol/L、1420.2(879.5,2336.2)pmol/L2442.6(1695.4,3670.7)pmol/L,P<0.01].心衰组(212例)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非心衰组(374例)[分别为1148.2(707.9,2145.3)pmol/L和484.7(381.6,647.8)pmol/L,P<0.01].60岁以上的O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分别为702.3(472.4,1208.5)pmol/L和526.6(392.1,855.6)pmol/L,P<0.01].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NT-proBNP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44(95% CI:0.809~0.880,P<0.01).根据ROC曲线,将NT-proBNP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切点值定为700 pmol/L,大于或等于此值时诊断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5.9%、79.9%和78.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和85.3%.对于<60岁患者,该切点值以600 pmol/L最佳,对于≥60岁患者,该切点值以800pmol/L为最佳.结论 血浆NT-proBNP是OMI患者中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可靠指标.对≥60岁和<60岁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与25例健康组相对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SF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感染组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显低于无该合并症,随心力衰竭的加重,I,II,Ⅲ度心力衰竭组间SF依次显递减(P<0.01)。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进行SF的监测,有助于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对30例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心率变异(HR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心衰患儿心率变异性小,体位变化对心率变异性影响小,心衰表现重者的HRV小于心衰轻者,射血分数(EF)和HRV系数呈直线正相关(P〈0.001),与高频成分呈直线正相关(P〈0.001),EF与低频成分呈直线正相关(P〈0.01),认为HRV可反映心衰时自主神经功能情况,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