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脆性三联组氨酸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最近在国外成功分离并定位于染色体 3p14.2。FHIT基因不仅横跨家族性肾细胞癌的易位断点t(3∶8) (p14.2 ;q2 4) ,同时也见于大多数人类的共同脆性位点FRA3B[1] 。研究发现 ,FHIT基因结构及表达的异常见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株和原发瘤组织 ,胰腺癌中FHIT基因的异常表达国外已有少量报道[2 ] 。本文报道胰腺癌FHIT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一、材料与方法5 0例胰腺癌标本均取自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 1…  相似文献   

2.
P16蛋白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发现的多肿瘤抑制基因 1(MTS1)是一种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的抑制基因 ,其突变、缺失及外显子 1内部的 5′CPGDNA序列甲基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1] 。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肺癌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的P16蛋白表达水平以探讨P16与肺癌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材料来源 :取自我院 1995~ 1997年肺癌手术常规石蜡组织标本 41例并选取其中 30例患者的癌旁组织 30份作对照组 (癌旁组织与癌组织的距离≥ 5cm)。年龄 2 2~ 75岁。男 2 9例 ,女 1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化疗及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3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veolin-2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33例胃癌组织及5例距肿瘤5 cm以上的癌旁正常胃组织中Caveolin-2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5例正常胃组织Caveolin-2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均为甲基化阴性.33例胃癌组织中29例甲基化阳性,甲基化率为87.9%(29/33),其中20 例癌组织(60.6%)表现为完全甲基化,9例癌组织(27.3%)表现为部分甲基化.4例癌组织(12.1%)表现为甲基化阴性.统计学结果显示癌组织中Caveolin-2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Caveolin-2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率,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对 4 0例结直肠癌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Ⅰ、Ⅱ类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机制 ,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腹部外科初诊住院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共 4 0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5 4岁 ,男 2 9例 ,女 11例 ,每例均收集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周围淋巴结。癌旁组织取自距癌组织 5cm的肠组织 ,手术切除后送检。标本均经病理诊断 ,其中高分化腺癌 3例 ,中分化 15例 ,低分化 19例 …  相似文献   

5.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MSH2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胃癌及非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40例胃癌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24例(60%),其癌旁黏膜组织中有15例(37.5%)发生甲基化,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有5例(35.7%)发生甲基化,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未见甲基化.四组甲基化水平相比,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胃癌组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癌旁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三组甲基化水平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胃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组之间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可能与其发展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肿瘤相关基因NAG6、NAG-7、BRD7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NAG6、NAG 7、BRD7为最近克隆的肿瘤相关新基因 ,对它们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 ,探讨这些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Northern杂交、点杂交方法检测 34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这些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 ,有 61 .8% (2 1 / 34)NAG6基因表达缺失 ,NAG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下调 (P <0 .0 1 ) ,但NAG6表达下调与胃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 (P >0 .0 5)。NAG 7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88.2 % (30 / 34)和 82 .3 % (2 8/ 34)。BRD7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RT PCR、Northern杂交、点杂交结果均显示NAG 7、BRD7基因在胃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同时 ,点杂交也证实NAG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结论 NAG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 ,这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可能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无关。BRD7、NAG 7基因在胃癌中未发现表达水平改变 ,初步提示这两种基因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检测5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26例(44.8%)胃癌组织、5例(8.6%)癌旁组织也检测出甲基化的存在,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的存在(P <0.05);p16基因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密切相关(P<0.05).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此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中缺氧诱生因子1α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肝细胞癌 (HCC)中缺氧诱生因子 1α(HIF 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生成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尚少有报道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手术切除的HCC标本 ,共计 3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其中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19~ 77岁 ,平均年龄 45 .9岁。全部病例乙肝表面抗原均阳性。癌旁肝组织为光镜下HCC组织周围的非癌肝组织。正常肝组织 6例 ,取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切除之肝血管瘤或肝囊肿周围正常肝组织。2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 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hMLH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黏膜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逆转录PCR(RT-PCR)检测两种组织中hMLH1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hML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082,P<0.01),hMLH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18例(30%),其癌旁黏膜组织中未发现有甲基化.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hMLH1 mRNA表达阴性的21例病例中,17例(81%)发生甲基化,而hMLH1 mRNA表达阳性的39例中仅有1例(2.5%)发生甲基化,hMLH1 mRNA表达降低与甲基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χ2=8.0182,P=0.0046).结论: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是导致hMLH1基因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Ⅰ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位于3p14.2 ,跨越人类染色体最常见脆性位点FRA3B[1] 。近年研究发现 ,人类肺癌、胃肠道癌、乳腺癌及头颈部癌中存在FHIT基因及其转录产物的异常 ,多数学者认为FHIT可能是肿瘤抑制基因[2 ,3 ] 。FHIT是组氨酸三联体 (histidinetriad ,HIT)基因家族成员之一 ,由 10个外显子组成 ,其中第 5~ 9外显子为编码区 ,其编码的蛋白产物 (Fhit)可能的功能之一为具有多磷酸二腺苷水解酶活性 ,尤以AP3 A为最适底物 ,该活性依赖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PMS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1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37例癌旁萎缩性胃炎组织、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及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hPMS2 mRNA进行定量检测,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为内参照.结果:胃癌组织、癌旁萎缩性胃炎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hPMS2 mRNA的含量分别是28.33±14.05,16.88±10.67,7.25±8.72和1.78±1.34,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31.82,P=0.00).胃癌组织中hPMS2 mR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癌旁萎缩性胃炎组织中含量明显高于非胃癌患者的胃炎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非胃癌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hPMS2 mRNA的含量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相比差别无显著性.hPMS2 mRNA含量与肿鬃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hPMS2基因的异常转录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胃癌的发展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组织中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IL MSP)检测39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30例对照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及对照组(64.1%vs 7.7%,0%,均P<0.01).胃癌组织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MSP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可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 ,目前认为 ,细胞对 TGF-β负调控作用应答的丧失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 TGF- β及其受体( TGF- βR)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及表达水平 ,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收集 5 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之石蜡标本。患者男 34例、女 2 2例 ,平均年龄 72 ( 4 1~81 )岁 ,术前均未行化疗、放疗。组织学类型 :管状腺癌 42例 ,粘液腺癌 1 4例。每例标本均收集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做对照。1 .2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MX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各20例,将肿瘤组织和对应的切缘癌旁正常组织放置于同一张载玻片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IPP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TMX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及手术切缘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 TMX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有表达,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14±0.03vs 0.19士0.05,P<0.01).结论 TMX基因在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TMX基因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AL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7例人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5 cm组织中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78.4%.对应37例癌旁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5.4%.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束浸润及肿瘤TNM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AL基因表达缺失或低下,并且存在高甲基化率,MAL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胃癌特异基因表达谱 ,寻找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我们采用微阵列 (microarray)技术分析 5 88种已知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概况 ,为最终揭示胃癌的分子遗传学变化 ,阐明胃癌的发病机制 ,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取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未接受过任何其他治疗的手术患者。病理诊断为腺癌 ,癌旁组织取自距离癌灶最远处切除标本 ,并均只保留黏膜组织冻存用于实验。2 .试剂 :Atlas人类肿瘤cDNA表达微阵列分析膜购自Clontech公司。TrizolRNA提取试剂盒购自G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DRG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40例手术的胃癌组织及4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 cm以上),MSP法检测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免疫组化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NDRG2甲基化率为72.5%(29/4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仅8例(20.0%)发生了甲基化,差异有统学意义(χ2=22.17,P0.01)。NDRG2甲基化与性别、年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NDRG2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7.5%(35/40),胃癌组织中为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1)。结论 NDRG2基因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叶酸水平与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收集3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区域组织标本,以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测定人胃癌组织叶酸含量,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THFR基因677(C→T)和1298(A→C)两个常见多态,并以3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CSG对照组中叶酸含量[(5.48±2.15)ng/ml]明显高于胃癌组织[癌区(3.65±1.97)ng/ml,癌旁(4.01±2.11)ng/ml,外周正常组织(4.00±2.20)ng/ml],胃癌组织MTHFR基因的两个多态位点中,677CT基因型叶酸含量最高,而1298(A→C)多态则未见明显差异。677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有减少胃癌发生的趋势,但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不密切。677TT基因型高叶酸组与CC基因型低叶酸组相比发生胃癌的相对风险度为0.11(95%CI:0.01~1.02)。癌组织标本检测中未发现1298CC基因型。结论组织叶酸含量降低者发生胃癌风险明显增加。MTHFR基因多态性并不是胃癌的一个孤立危险因素,它和组织叶酸含量共同作用于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人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法尼基转移酶(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和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探讨FTaseβ-亚单位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H-ra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3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FTaseβ-亚单位mRNA基因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胃癌和癌旁组织的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的配对数据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胃癌组织中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活性与临床病理特点及H-ras基因突变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FTaseβ亚单位mRNA的平均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9±0.48vs0.69±0.4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Z=2.469,P=0.014).在43例胃癌组织中有1例发现突变(1/43,2.3%),癌旁组织中未发现突变.胃癌组织的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活性与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H-ras基因突变无关,在女性,病理分型为印戒细胞癌的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FTaseβ亚单位mRNA表达活性.结论:FTaseβ亚单位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胃癌组织中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率低,在胃癌的发生中不起主要作用,并且与FTaseβ亚单位mRNA的表达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Apollon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0例正常成人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均无表达,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Apollo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均为80.9%和20.0%,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P<0.05);Apollon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P>0.05).结论 Apollon基因表达升高与胃癌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