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胛肌挫伤是因劳动或运动时上肢姿势不正造成的急性肩胛骨内侧疼痛 ,常感上肢活动受限疼痛难忍。笔者自 1 999年至今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 1 2例 ,屡治屡效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 60岁 ;病程最短 3小时 ,最长 5天。2 治疗结果1次治愈 9例 ;3次治愈 3例。有效率 1 0 0 %。3 穴位肩胛肌穴 ,系笔者经验用穴 ,拟名肩胛肌穴 ;穴在肩胛骨缘之中点的上下各 5分处每侧两穴。4 治疗方法取坐势 ,尽量坐直挺胸 ,突出胛骨缘 ,选准穴位。用两根 2 6号 3寸毫针 ,贴肩胛骨缘内侧 ,以1 5…  相似文献   

2.
自 1997~ 2 0 0 0年 ,作者采用局部封闭、手法松解、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2 8例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中 ,男 5 0例 ,女 78例 ;年龄 40~ 6 0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1年 ;左肩发病 5 2例 ,右肩 5 8例 ,双肩 18例。2 治疗方法2 .1 局部封闭 患者坐位 ,显露患肩。先以指压法寻找肩周压痛点 2~ 3个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点 ,作好标记。取 1%利多卡因6 ml、确炎舒松 2 0 mg、维生素 B1 2 0 .5 mg、维生素 B1 5 0 mg、维生素 B1 2 5 0 mg、6 5 4- 2 10 m g,用 2 0 ml注射…  相似文献   

3.
郑卫国 《河北中医》2001,23(9):709-709
肩胛上神经卡压症 ,是指肩胛上神经经过肩胛上切迹时 ,受卡压引起选择性的冈上肌或冈下肌麻痹、萎缩及肩周疼痛和运动受限的一系列症状 ,是肩部疼痛病因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998~ 2 0 0 0年 ,笔者运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症 16 6例 ,并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 6 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31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症分为 2组 ,治疗组 16 6例 ,男 96例 ,女 70例 ;年龄45~ 5 0岁 2 9例 ,5 0~ 6 0岁 12 0例 ,6 0~ 6 3岁 17例。对照组 6 5例 ,男 35例 ,女 30例 ;年龄 5 0~ 5 5岁 2 1例 ,5 5~ 6 0岁 2 9例 ,6 0~ 6 5…  相似文献   

4.
20 0 0— 2 0 0 2年笔者采用手法按摩治疗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共 1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均为门急诊患者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33~ 6 7岁 ,平均 5 0岁 ;伴有腰椎间盘突出者 3例。都曾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行止痛、牵引等治疗 ,效果不佳。1 2 治疗方法 用 2 %利多卡因 4mL加强的松龙 10mg ,于患侧臀上皮神经的压痛点 ,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用 6号针头垂直刺入 ,边推边回抽 ,见无回血 ,遂边退边推药液 ,5min后进行按摩。患者侧卧位 ,下肢呈后伸姿势。当患者疼痛不能合作时 ,可请助手协助牵…  相似文献   

5.
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文雅 《山西中医》2009,25(8):29-30
目的:观察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找出相应治疗点或以敏感压痛点先按针刀常规方法治疗,然后用维生素B1、B12在相应治疗点或敏感压痛点封闭注射,7天治疗1次,疗程2~5次.结果:显效89例,占93.68%,有效4例,占4.21%,无效2例,占2.11%,总有效率为97.89%.结论: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见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观察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用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隔日一次;次日辅助高乌甲素行痛点局部阻滞,然后行康复训练,通过(1)疼痛分级,(2)Rom分级(3)疗效评定,说明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一疗程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即疼点等级明显提高,肩关节各方位的Rom等级明显提高。结论高乌甲素行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阻滞,辅以痛点局部阻滞,然后行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院 1 995年至今共行硬膜外麻醉 82 5例 ,其中阻滞失败 6例 ( 0 .7% ) ,现将失败原因初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3~ 60岁 ;其中上消化道穿孔 2例 ,阑尾手术 1例 ,子宫肌瘤 2例 ,下肢手术 1例。采用侧入法穿刺硬膜外腔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 3 .5cm ,局麻药选用 1 %~ 1 .6%利多卡因或 1 %~ 1 .6%利多卡因加 0 .1 5 %地卡因混合液。2 阻滞失败标准注入常规剂量麻药 1 5~ 2 0mL后 ,观察 2 0~ 3 0min无阻滞平面或平面不够 ,切口上下缘疼痛或镇痛不全 ,肌松不良 ,经追加局麻药和辅助用药仍…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2 0 0 0年~ 2 0 0 1年 1 0月在临床中应用推拿加刺血拔罐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1 0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1~ 72岁 ;病程 1 0天~ 3年 ;病在左侧者 1 2例 ,在右侧者2 0例 ;除局部酸胀疼痛、无力及僵硬外 ,患者还有肩胛提肌起点或止点处压痛 ,肌肉呈条索状或结节状等症状。治疗方法推拿法 :患者坐位 ,暴露颈背部 ,医者用滚法沿患侧肩胛提肌走行 ,自上而下 ,反复操作数次 ,以使手下感到肌肉变软为度 ;再用拇指在颈后外侧肩胛提肌的条索及结节处进行横向弹拨 ,反复数次 ,以感到肌肉弹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硬膜外阻滞不能阻断迷走神经 ,不能完全消除术中的内脏牵拉痛 ,一般需辅助用药 ,笔者对术中常用的一些辅助用药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持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胆管系统手术的 12 5例患者中男 5 0例 ,女 75例 ;年龄 2 0~ 5 0岁 ;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患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硬膜外阻滞的穿刺间隙为T8—T9,一般试探剂量用 2 %利多卡因 3~ 5mL ,5~ 10min后又注入 1.5 %利多卡因加 0 .75 %布比卡因 4~ 7mL ,使麻醉上平面至T3 或T4但不超过T3 ;下平面抵达或低于T11,麻醉完全。凡不符合上述标准或麻醉后因血压或心率…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2 2 4例患者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1 ] 。男性 1 0 4例 ,女性 1 2 0例 ;单侧 2 1 1例 ,双侧 1 3例 ,共 2 3 7侧肩 ;右肩 1 42例 ,左肩 95例 ;40岁以下2 0人 ,占 8.9% ;41~ 5 0岁 86人 ,占 3 8.4% ;5 1~ 6 0岁以上 1 1 8人占 5 2 .7% ;病程在 2个月~ 1年1 5 8人 ;1~ 2年 1 0人 ;2年以上 6人。2 治疗方法  双手拇指施术 ,施术顺序和体位而分三法。2 .1 离心分散法 ,一手持患肢的肘部 ,被动做肩关节各方活动 ,以动作极度受限出现疼痛时止 ,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痛点 ,即刻产生强烈痛感甚则向上肢或手指放散 ,此点即为…  相似文献   

11.
落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落枕 1 0 0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 76例进行对照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性 5 4例 ,女性 46例 ;年龄 1 8~ 5 8岁 ;病程 1~ 2 7天。对照组中男性 44例 ,女性 32例 ;年龄 1 9~ 5 7岁 ;病程 1~ 2 6天。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有晨起一侧颈项疼痛 ,活动不利 ,拘紧麻木 ,甚者疼痛向患侧上肢或背部放射 ,活动时加重 ,检查患侧颈肌痉挛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处有压痛。X光颈椎正侧位片均显示正常。…  相似文献   

12.
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肩周炎以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点,晚期可发展为冻结肩,导致关节粘连僵硬。采用一般药物和其他物理疗法治疗需时较长,痛苦较多,功能恢复不全。我院疼痛门诊采用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6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40~66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3年;病变部位:右肩32例,左肩22例,双肩2例。其中冻结肩15例。所有病例均无神经阻滞禁忌证。2治疗方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4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0.5mg加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近半数合并腰骶臀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 ,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我科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3 9例 ,女 2 8例 ;年龄 2 6~ 61岁 ,平均 3 9.7岁 ;病程 1个月~ 5年 ,平均 1 .2年 ;所有患者均有腰骶部闪、扭、跌伤史 ;多见腰部伴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其中单下肢疼痛 5 4例 ,双下肢疼痛 1 3例。查体见腰椎侧弯或生理曲度改变 5 6例 ;L3横突肥大、压痛 1 1例 ;L4 —S1棘上及棘间存在敏感压痛点 1 5例 ;腰骶筋膜存在敏感压痛点 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们采用痛点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 76例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6例中 ,男 2 7例 ,女 49例 ;年龄最大 61岁 ,最小 30岁 ;左足 31例 ,右足 40例 ,双足 5例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 1个月 ;X线片示有骨质增生者1 9例 ,无骨质增生者 5 7例。临床表现 :足跟部疼痛 ,站立或行走时加剧 ,步履困难 ,足底部跟骨处压痛 ,以跟骨结节稍偏前内侧更为明显。2 治疗方法2 .1 痛点封闭 用地塞米松 5 mg~ 1 0 mg,2 %盐酸利多卡因 1 ml~ 2 ml,混合抽取于 5 ml的注射器内 ,局部严格消毒后由压痛点进针深达筋膜 ,回抽无血后注入…  相似文献   

15.
29例硬膜外阻滞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在应用持续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过不少问题 ,现将 3年来 2 9例阻滞失败病例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16~ 72岁。为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采用直入法穿刺硬膜外腔 ,困难者改旁入法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 5cm。局麻药用 1.6 %利多卡因 +0 .2 %丁卡因混合液 (内含 1∶2 0万U 肾上腺素 ) ,个别用 2 %利多卡因。1 2 阻滞失败的分类及标准 置管后注入试验剂量 3~ 5mL ,首次总量 10~ 15mL ,个别 2 0mL ,观察 2 0~ 4 0min。根据阻滞情况可分为 3类 :①阻滞…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 a,最长12 a;全部门诊治疗,疗程最短3次,最长9次。2治疗方法找出颈部压痛明显处,用紫药水做标记,将局部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15 mL加维生素B1、B12注射液各2 mL,再加入确炎舒松A 1 mL配制后,每点穴位注药4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肩胛提肌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肩胛提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颈肩痛类疾病 ,多见于伏案工作的人群。肩胛提肌起于 4个颈椎 ,止于肩胛骨内上角 ,是头部旋转运动的应力集中处 ,易劳损 ,临床表现为颈肩背疼痛 ,多为钝痛、酸沉等不适感 ,伏案或受凉或提重物时症状加重。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 60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60例 ,男 2 5例 ,女 3 5例 ;3 0岁以下 10例 ,3 0~ 40岁 3 0例 ,40岁以上 2 0例 ;病程 3个月以内 10例 ,3个月至半年 2 0例 ,半年以上 3 0例。2 .诊断标准具有上述的典型症状 ,慢性起病 ,肩胛提肌走行区域有明显压痛点 ,按压时疼痛向周围放散 …  相似文献   

18.
无水乙醇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锋 《中国针灸》2000,20(3):191
治法 :确定疼痛部位 ,按神经分布区相应脊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妥善固定导管。常规注入 1 %普鲁卡因 5ml,确定所阻滞平面是否达到止痛范围 ,而且1小时后注入无水乙醇不会引起剧痛。一般常用量是5ml,1次注入 2 4小时后疼痛消失 ,可拔除导管 ,如仍有疼痛可再次注射 5ml。本组 1 3例 ,显效 (疼痛完全消失 ) 1 2例 ,占 92 % ;有效 (仍稍感疼痛 ) 1例 ,占 8%。其中 7例注药 1次 ,4例注药 2次 ,2例注药 3次。本组用药后无 1例服用解痉、活血及阿片类药物 ,随访一年无复发。体会 :硬膜外腔无水乙醇注射只要阻滞平面正确 ,具有一次性注…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增生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所引起的症候群 ,此病多发于 4 0岁以上中年人 ,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笔者自 1995~ 1999年采用蠲痹膏配以中药内服治疗 2 0例病人 ,总有效率为 90 %以上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人 2 0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35~ 4 5岁 11例 ,4 5~ 55岁 9例 ,平均年龄 4 3岁 ;病程半年至 10年 ;其中神经根型 10例 ,脊髓型 3例 ,椎动脉型 5例 ,前斜角肌型 2例。患者大多有局部疼痛 ,肩部、上肢放射痛 ,以及锁骨上肩胛内上角、肩胛内缘和肩胛区等部位反射性或痉…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5年~1999年采用手法加封闭治疗冈下肌损伤1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105例,女性91例;年龄25~63岁,平均44岁;病程2天~2年。均表现程度不等的肩胛部疼痛,并向肩、前臂放射,举手外旋疼痛加重。肩胛冈中点下约2cm处有点或条索样压痛。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