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亚兰 《现代养生》2014,(10):203-203
目的:探讨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80例)与D2组(对照组80例)。D1组:整体护理干预;D2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对比D1组与D2组患者完成护理后临床效果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D1组高于D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方面,D1组低于D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方面,D1组少于D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对其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在缩短患者病程、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改善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表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80—1992年以来,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9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手术前后护理浅谈体会。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本病患者对手术治疗多抱有恐惧心理,顾虑大,思想负担重。应注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请做过手术的病人介绍切身体会,以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材料准备:根据病人情况和X光片选择备用人工髋关节,并在手术前24小时用0.5%金星消毒液浸泡,防止感染。(3)术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室温对聚维酮碘在手术消毒时带来强烈冷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796例患者采用36~38℃5%恒温聚维酮碘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并观察其消毒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手术患者6796例,男3465例,女3331例;年龄3~91岁,平均36.2岁.其中骨科3150例,普外科1367例,妇产科1168例,泌尿科381例,神经外科368例,胸外科362例. 1.2方法 (1)术前备皮:病区按常规术前皮肤准备.(2)手术室准备:层流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50%~60%,手术间空气菌落数≤75 CFU/m3;5%聚维酮碘100ml/瓶,电热恒温水浴锅,水温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63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患者指导、术前准备。(2)术中配合:用药配合,手术过程中辅助操作玻切机的配合等。(3)术后护理指导:体位、眼部及生活指导。结果:63例手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衡,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特别是玻切机器使用的准确,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颅内动脉瘤的疾病特点及存在的护理问题,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通过对9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前的(1)心理护理;(2)术前防止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的护理;(3)术前进行的脑血管造影的护理;(4)术前还进行了各种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方面、唾眠、大小便、皮肤的护理;同时对92例术后患者进行了手术后的护理:(1)病情变化的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以及术区敷科的情况.(2)保持呼吸道通畅;(3)饮食的护理;(4)引流管的护理.此外还对其并发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结果]患者大多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科近 10年行开颅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 76例。年龄 6 0~ 80岁。男性 4 3例 ,女性 33例。致伤原因 :车祸 4 8例 ,跌伤2 3例 ,其他 5例。1 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术前GCS :3~ 5分 2 5例 ,6~ 8分 19例 ,9~ 12分 17例 ,13~ 15分 15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 34例 ,双侧 12例。头颅CT示脑肿胀 :轻度 (一侧脑室受压 )2 7例 ,重度 (双侧脑室、环池、鞍上池消失 ) 2 3例。合并颅外损伤 2 0例 (2 6 3% )。1 3 疾病分类 根据头颅CT及手术分为 :硬膜外血肿 8例 (10 5% )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不同疗程及时机使用对子宫肌瘤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30日-2019年3月30日本院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和疗程分为4组各30例,A组术前1h静脉注射抗菌药,B组术前1h+术后6h静脉注射抗菌药,C组术前1h+术后连续3d(2次/d)静脉注射抗菌药,D组术后连续3d(2次/d)静脉注射抗生素。观察各组情况。结果:D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另外3组(P均0.05)。各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率无差异(P0.05)。D组最高体温及术后24h、48h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另外3组,总感染发生率D组(43.3%)、A组(26.7%)高于B组(6.7%)、C组(6.7%)(P0.05)。术后D组CRP、TNF-α、IFN-γ、IL-6水平高于另外3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D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术前联合术后短疗程抗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纤维胃十二指肠内窥镜(简称纤胃镜)已被广泛用于消化道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曾对202例纤胃镜检查病人在检查前后(简称术前、术后)作心电图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简称术中)作连续心电图示波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202例检查均为上午空腹进行,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共50例),并以2%地卡因喉头喷雾,5分钟一次共2~3次。病人取左侧卧位,用XS—3型纤胃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七氟醚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评价七氟醚麻醉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的1 500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登记的先后顺序,将偶数组患者作为七氟醚组(M组),奇数组患者作为地氟醚组(D组),每组750例.新鲜气流量1.2~4.0 L/min,吸入2~3 min,之后降至0.18~0.3L/min.M组和D组患者的呼气末浓度分别维持在2.7%~4.0%、6.0%~10.0%.监测呼吸环路内氟甲基二氟乙烯醚的浓度及吸入氧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24、72 h血清氟离子(F-)、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4、48、72 h尿中总蛋白(TP)、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 术后两组血清Cr、BUN浓度及尿NAG/C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d的尿液B-MG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麻醉可以安全的应用于普通外科的手术过程中,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D—CTA和14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3D—CTA发现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其余6例未见特异性的病因。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能准确发现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并且显示了这些病变的三维构造和毗邻关系。结论:3D—CTA具有简单、快速、无创、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助于早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磁共振应用常规及特殊成像序列诊断三叉神经痛(TN)及面肌痉挛(Fs)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TN及Fs患者52例,行SET1WI、T2WI扫描,排除占位后再行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扫描。经3DMRP、MIP、min—MIP后处理图像,观察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16例TN和8例FS为肿瘤引起,行切除术:23例TN和5例FS为血管压迫所致,行微血管减压术。3D—VIBE、3D—TSE序列综合判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2%(23/25)、33.3%(1/3)、96%(24/25)、85.7%(24/28)。结论:磁共振扫描对明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病因具有重要价值,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是显示血管神经空间关系的敏感方法.对TN和FS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3 D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护理的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手术室2 0 1 5年1-8月的3 0例宫颈癌患者在3 D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的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与术者的密切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本组3 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返病房,手术时间2~4 h,术中出血4 0~1 0 0 m l,术后1 0~1 5 d出院,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术后痛苦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3 D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和盆腔淋巴结切除这个新技术,护士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做好术前访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术中默契配合,以及注重对贵重仪器的维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坚持术后随访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根据479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DM组),糖尿病肾病早期组(EDN组)和糖尿病肾病临床期组(CDN组)。检测各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尿素水平;以181例健康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结果:①T2DM各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T2DM各组间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②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血清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随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增加而降低,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实施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治疗的8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中有4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尿瘘、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1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中有8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尿瘘、2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3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手术过程中配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利多卡因、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L—HS—E液)对20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经内镜局部注射,有效止血率为99.5%(注射后7天以上无出血);暂时性止血0.5%(24h~7天内无出血)。L—HS—E液配方。15%高渗盐水20mL、2%利多卡因20mL、肾上腺素3mg、蒸馏水20mL。方法:选用斜视或直视型纤维内镜,注射针用Oly mpusNM—1K、3k或国产注射针,对显性出血灶于出血灶处注射4~6点,每点1.5~2.0mL;球部病灶一  相似文献   

16.
刘洪杰  邵希芝 《工企医刊》2003,16(1):99-100
我院从1999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破伤风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53.7岁。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的7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整体护理报告如下。 1 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 1.1 护理诊断:频繁抽搐,与破伤风痉挛毒素侵袭有关。护理目标:解痉、镇静、减少抽搐、降低体能消耗。护理措施:(1)放置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各种医护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2)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3)正确地处理伤口,用3%双氧水定时冲洗,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 选择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CT监视下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血肿,间断用尿激酶冲洗并引流出残留血凝块.观察血肿体积减少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临床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15~ 45(25.0± 2.8) min;术后血肿体积减少率30%~ 80% (56.8±3.2)%;GCS评分增加(2.3±0.3)分.随访2~24个月,80例患者死亡10例,70例幸存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ADL1级17例(24.3%),ADL2级36例(51.4%),ADL3级13例(18.6%),ADL4级3例(4.3%),ADL5级1例(1.4%).结论 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捷、定位准确、不用开颅和输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要注意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病人食管癌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硬膜外镇痛对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ASAⅠ~Ⅲ级择期食管癌手术老年病人,分为2组:Ⅰ组(80例)为全麻组,Ⅱ组(80例)为全麻+连续硬膜外组。监测24小时SpO_2术前及术后1~3天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2组中24小时内发生一次或多于一次的低氧血症病人分别为29%、26%,Ⅰ组术后1~3天的PaO_2、PaCO_2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aO_2低于70mmHg高于50mmHg的有3例;Ⅱ组术后1~3天PaO_2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但均大于70mmHg,PaCO_2基本正常。结论 应用Ⅱ组镇痛药方案能改善老年病人食管癌术后氧合功能,对老年病人食管癌术后低氧血症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卫 《工企医刊》1998,11(3):70-71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500g以下的新生儿。作者在近3年来,共救治成功6例VLBWI,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均为早产儿,胎龄在26~35周。第1胎5例,第2胎1例。出生时体重1200g1例,1300g3例,1400g2例。出生时窒息2例(Apgar评分3分1例,5分1例);并发硬肿症3例;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2 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搬动,放置的体位应左右交替侧卧位,各种护理(包括喂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固定术在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2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膜腔局部注入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固定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患者有效率为86.4%( 19/22),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5.3%(1/19).胸膜固定术后患者气促评级较术前明显下降[(1.5±0.9)级比(3.8±0.3)级,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升高[(74.3±8.2) mm Hg(1mm Hg=0.133 kPa)比(53.1±7.3) mm Hg,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3.8) mm Hg比(40.8±7.9) mm Hg,P>0.05].不良反应:胸痛11例(50.0%,11/22),其中4例患者疼痛较剧烈,给予止痛剂可缓解:低热(体温≤38.5℃)3例(13.6%,3/22),未予特殊处理,2~3d后体温自行恢复正常;心功能不全1例(4.5%,1/22),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好,并发症轻微,安全性高,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