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陈忠  谢剑  余升  朱晓松 《山东医药》2011,51(46):51-52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将124例BPH患者随机分为PKRP组和TURP组、各62例,分别采用PKRP与TURP治疗。结果PKRP组手术时间为(61.3±16.9)min、术中出血(130.1±33.5)ml、术后3h血钠为(141.2±5.9)mmol/L,TURP组分别为(82.7±19.8)min、(69.7±24.3)ml、(129.6±6.0)mmol/L(P均〈0.05);术后并发症PKRP组6例、TURP组16例(P〈0.05)。术后3、6个月复查,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RV)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PKRP和TURP都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近期疗相似,但PKRP安全性较TURP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心外管道与直接吻合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和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心外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行下腔静脉-肺动脉直接吻合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直接吻合组),38例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心外管道组)。随访(23.0±15.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术前红细胞比容、血氧饱和度、M率分布等术前情况;术中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早期指标[术后早期失败率(死亡或撤除)、住院时间、外科加强监护病房(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S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术后红细胞比容、胸管引流时间、乳糜胸发生率及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及中期指标[中期病死率(死亡和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人工管道狭窄或梗阻及其他并发症]。结果(1)两组年龄、术前体质量、术前红细胞比容、血氧饱和度、M率分布、术中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直接吻合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短于心外管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9.6)d眠(24.1±19.5)d,t=2.245,P=0.030];两组其余早期临床疗效指标(住院时间、早期失败率、SICU时间、中心静脉压、术后红细胞比容、乳糜胸发生率、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1/13)vs.5.7%(2/35),P〉0.05]。直接吻合组患者术后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显示下腔静脉一主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无梗阻.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一肺动脉直接吻合全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适合满足Fontan类手术条件,同时心脏解剖合适的患者。手术可以获得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避免了使用外源性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评价胸腹腔镜联合与常规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同期收治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微创组,94例)与常规三切口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89例)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基本资料以及肿瘤位置及分期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总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声带麻痹、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二次手术率、病死率亦无统计学差异。但微创组术中出血量[(86.6±38.3)ml比(217.4±87.2)ml,P=0.000]及需输血人数(1.1%比6.7%,P=0.045)明显少于开放组,总并发症(23.4%比38.2%,P=0.030)、呼吸系统并发症(9.6%比27.0%,P=0.002)及心律失常(4.1%比12.4%,P=0.046)发生率也均有统计学差异。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7.5)d比(17.1±10.2)d,P:0.017)。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0±2.0)月(95%CI为24.2~31.8),微创组和开放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4.2%和42.2%(P=0.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尽管远期生存期并无明显提高,但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帕瑞昔布钠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超前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S组,各32例。P组在麻醉诱导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4ml,S组静注生理盐水4ml,术后两组均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分别记录两组术后2、4、6、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24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6、8、12、24hVAS分别为(2.8±0.9)、(2.5±1.8)、(2.4±1.9)、(2.4±1.2)、(1.9±1.1)、(1.5±0.8)分,S组分别为(3.6±0.7)、(3.3±2.0)、(2.7±1.5)、(3.1±1.3)、(2.2±1.4)、(1.9±1.6),两组术后2、4、6、8hVAS比较,P均〈0.05。术后24h内P组自控按压(2.1±1.1)次,S组(3.1±1.5)次,两组比较,P〈0.05。术后24h内P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S组4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新江 《山东医药》2011,51(46):48-49
目的观察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C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C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Devine术(常规组)和改良Devine术(改良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常规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7±1.5)、(40.3±1.7)min,两组术中均无血管、神经及尿道损伤(P均〉0.05);常规组术后发生包皮水肿6例,改良组0例(P〈0.05);两组术后阴茎长度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均〈0.01),但是组间比较,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常规组、改良组治疗有效率均100%(P〉0.05),排尿、勃起等功能均正常,阴茎外观均满意。结论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CP可较好地克服传统Devine术式的不足,创伤小、效果好,且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2005年7月-2014年1月,作者所在科室共手术治疗的重症冠心病65例,其中应用IABP34例,分为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21例,术中或术后补救性应用IABP13例。结果: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9%低于术中或术后补救性应用IABP组(31%),但差异未到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11)。两组IABP应用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居留时间分别为:[(32±18)h vs.(55±22)h,P〈0.05];[(122±37)min vs.(167±74)min,P〈0.05];[(36±18)h vs.(60±22)h,P〈0.05]和[(52±13)h vs.(57±21)h,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可降低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到9%,明显减少IABP应用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在外科治疗重症冠心病时,IABP使用适应证应当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脊柱结核患者178例,其中传统结核病灶清除86例(A组)、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92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病椎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1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前和术后1a神经功能ASIA分级、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差值;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病椎愈合时间均高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1周ESR、CR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5),B组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均〈0.05)。两组术后1a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手术前后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差值、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年复发率(11.63%)高于B组(3.26%)(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基础上,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较传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轻一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日间口服缬沙坦组、夜间口服缬沙坦组、日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动态血压变异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3个月后3种治疗方案对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BPV方面,日间口服缬沙坦组的BPV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夜间口服缬沙坦组[收缩压变异性:(11±3)mmHg眠(15±4)nlmHg(1mmHg=0.133kPa),P〈0.05;舒张压变异性:(7±2)mmHgVS.(10±4)mmHg,P〈0.05]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变异性:(10±3)mmHgIJS.(16±3)mmHg,P〈0.05;舒张压变异性:(6±2)mmHgVS.(11±2)mmHg,P〈0.05]的24h动态血压变异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在改善BPV方面仍优于夜间口服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日间服药相比,夜间服用缬沙坦能更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早期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年龄3~11个月法洛四联症(TOF)患儿在全麻和体外循环下实施TOF根治术。结果除1例合并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3个月患儿于术后1个月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35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超声心动图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畸形矫正满意。认为出生3~11个月行TOF根治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an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手术时机对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TGA/IVS)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ASO的TGA/IVS患儿72例,依手术时年龄分为3组:I组年龄≤7d,Ⅱ组年龄7~14d,Ⅲ组年龄〉14d。回顾性分析各组术后围术期并发症、早期死亡、中期死亡及再次手术干预等情况。结果各组患儿在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膈肌麻痹、肺不张、肾功能衰竭、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期病死率分别为30-8%(8/26),11.1%(3/27)及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共61例出院患儿,随访率为91.8%(56/61)。3组各有1例因术后肺动脉狭窄需再次手术干预,3组再次手术干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组患者均无中期死亡,Ⅲ组中期病死率为6.7%(1/15)。结论TGA/IVS患儿ASO术后早期病死率仍较高,中期预后好;手术年龄不是TGA/IVS手术时机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ei指数和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起搏器患者术后心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68例,起搏模式均为心室按需起搏(VVI),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行Tei指数、血清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峰比值等检测,计算心室累积起搏(CumVP)比例(%)。按心室起搏比例区分为CumVP〈30%组(38例),CumVP 30%~75%组(56例),CumVP〉75%组(74例)3组。分析Tei指数与NT-proBNP在不同起搏指数患者之间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Cum-VP〉75%组NT-proBNP[(124.88±12.56)ng/L比(168.42±32.46)ng/L]与Tei指数[(0.52±0.04)比(0.68±0.06)]显著升高(P〈0.05~〈0.01),LVEF[(0.56±0.02)比(0.48±0.05)]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CumVP〈30%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CumVP 30%~75%组,Tei指数明显升高[(0.54±0.14)比(0.66±0.01),P〈0.05],而BNP、LVEF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起搏器患者心功能改变与起搏比例有关,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Te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心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中度低温停循环(moderate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M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SACP)技术在婴儿主动脉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完成的主动脉弓病变合并心内畸形矫正的患儿50例.依据中心温度将患儿分为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组及MHCA组,每组25例.所有患儿均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一期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重建过程中采用低温停循环技术,通过无名动脉SACP(25~40 ml·kg^-1·min^-1)的CPB管理方法.心肌保护采用康斯特器官保护液(HTK液).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指标.结果 两组均无与CPB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病种、术前肝肾功能及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时间MHCA组较DHCA组明显缩短[(120.00±22.60)min比(137.40±22.88)min,P=0.019];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MHCA组较DHCA组明显减少,分别为[(49.84±20.66)ml比(78.20±52.31)ml,P=0.03;(9.72±2.47)分比(12.24±3.07)分,P=0.004].结论 在婴儿主动脉弓重建手术中,采用DHCA或MHCA结合SACP的技术均能均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不增加术后其他并发症.MHCA可减少CPB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5%对75.7%,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47.9±5.7)U/L和(35.5±4.3)U/L,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93.5±11.2)U/L和(61.3±5.8)U/L,P<0.05】;术后12 h、24 h和48 h时,微波消融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0.5)分、(1.7±0.2)分和(1.1±0.1)分,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4.7±0.9)分、(2.6±0.8)分和(1.8±0.3)分,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E和微波消融治疗CHL患者疗效类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肝脏外科就诊的66例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其中32例接受常规手术,34例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比较近期生存率。结果 DCS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41.0±10.7)min,显著短于常规手术组【(185.2±15.8)min,P<0.05】,DCS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754.6±52.3)mL,显著少于常规手术组【(1185.7±104.6)mL,P<0.05】,DCS手术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9.9±4.4)分,显著小于常规手术组【(46.8±5.0)分,P<0.05】,休克纠正时间为(6.2±1.1) h,显著短于常规手术组【(9.1±3.4)h,P<0.05】;术后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H值为(7.4±1.3)对(7.4±0.8),凝血酶原时间为(12.9±2.3) s对(13.0±2.8)s,部分活化的凝血酶时间为(37.1±3.2) s对(40.3±7.5)s, P>0.05】;DCS组术后膈下脓肿、胆瘘、腹腔感染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的62.5%(P<0.05);DCS组生存率为88.2%,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1.9%(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比,施行DCS手术可显著改善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DDD)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DDD植入术的SSS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4例,起搏器植入后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左心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心房高频事件(AHREs)发作次数、AHREs持续时间等变化,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3.91±5.12)%比(65.84±4.85)%]显著提高,LVEDd[(44.26±4.05)mm比(42.48±3.84)mm]和LVESd[(30.89±3.17)mm比(29.31±2.84)mm]显著减小(P<0.05或<0.01);血浆BNP[(127.84±30.84)pg/ml比(98.18±25.95)pg/ml]和NT-proBNP[(313.57±61.56)pg/ml比(269.46±54.48)pg/m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AHREs发作次数[(285.38±45.54)次/年比(263.36±51.28)次/年]和AHREs时间[(17.32±7.54)h/年比(12.74±7.32)h/年]均显著减少(P<0.05或<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肌溶解、转氨酶显著升高(3倍以上)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逆转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减少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 25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行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分为移植组(n=71)和对照组(n=187).随访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和1、2年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6 min步行距离及心脏核素(SPECT)检查,记录年住院天数.结果 移植组6 min步行距离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345±76)m比(286±104)m,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比较,移植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移植组左心窜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41.5±9.4)%比(37.3±6.6)%,P<0.05].术后2年时移植组LVEF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6.3)%比(43.2±6.0)%,P>0.05].术后3个月移植组缺血心肌节段数较术前减少,且较对照组少[分别为(2.0±1.0)个比(3.1±1.4)个和(2.0±1.0)个比(3.1±1.2)个,P均<0.05],而坏死心肌节段数移植前后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牛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比94.9%,P>0.05).但移植组患者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3.6±13.4)d比(33.0±14.0)d,P<0.05].结论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LVEF、增加6 min步行距离,减少年住院大数,且近期疗效显著,中期疗效与传统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产前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乐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孕鼠,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个妊娠期缺氧组(早期缺氧组、中期缺氧组、晚期缺氧组、全期缺氧组)和1个对照组。出生子代大鼠分别于1个月龄、3个月龄、6个月龄每组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取雌雄子鼠各5只,分别选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子鼠血压及心率。结果各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缺氧组子代大鼠1个月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个月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妊娠中期缺氧的雄性子代升高最为明显[(136.80±2.18)mmHgvs(110.20±2.18)mmHg,P〈0.05]。结论妊娠期慢性缺氧可致成年子代大鼠血压升高,以雄性子代血压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慢性肝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与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热量限制饮食对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谱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24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2例。A组患者在保证蛋白质、基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的前提下,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1200~1500 kcal,B组自行设计饮食控制,观察12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标(QUICK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周饮食控制治疗后,A组HOMA-IR为(3.5±2.0),显著低于B组[(4.7±2.2),P<0.05],QUICKI为(0.3±0.1),显著高于B组[(0.2±0.2),P<0.05],而两组FPG、胰岛素水平和HOMA-B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2周观察期末,A组血LDL为(120.7±23.7)mg/dL,显著低于B组[(149.0±33.4)mg/dL,P<0.05],TC为(197.6±40.7)mg/dL,显著低于B组[(230.5±42.8)mg/dL,P<0.05],TG为(176.2±75.0)mg/dL,显著低于B组[(186.4±63.7)mg/dL,P<0.05],而血HDL水平为(43.5±7.4)mg/dL,显著高于B组([(40.9±8.2)mg/dL,P<0.05];治疗前,A组和B组血清MDA水平分别为(60.6±35.2)μmol/L和(60.7±36.2)μmol/L,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2周观察期末,A组为(55.5±35.8)μmol/L,显著低于B组[(60.3±34.3)μmol/L,P<0.05]。结论 采取热量限制饮食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谱和氧化应激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取在内镜下套扎术(EVL)后应用卡维地洛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行EVL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EVL后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均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在急性期,本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死亡2例和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量和止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10.4±2.4)d对(12.1±2.2)d,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 w,两组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2 w,观察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4.9±0.32)mg/l、(20.4±9.4)pg/ml和(25.1±8.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5.5)mg/l、(28.6±7.6)pg/ml和(34.7±9.3)pg/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42.9%对48.4%,P>0.05);在随访3 m和6 m,观察组再出血率分别为11.4%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和45.2%,P<0.05)。结论 在EVL术后应用卡维地洛治疗肝硬化并发EVB患者疗效较好,能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浆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治疗的STEMI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情况分为血管自发再通(SR)组(39例)和非SR组(6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miRNA-21及miRNA-126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21、miRNA-126与cTnI、CK-MB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cTnI、CK-MB及hs-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SR组术后cTnI[(58.43±39.11)ng/ml比(39.66±21.19)ng/ml]、CK-MB[(138.94±69.77)ng/ml比(92.78±37.01)ng/ml]、hs-CRP[(21.33±10.74)mg/L比(16.50±7.64)mg/L]表达水平较SR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miRNA-21和miRNA-126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SR组患者PCI术后miRNA-21[(1.98±0.46)比(1.68±0.22),P<0.001]、miRNA-126[(2.54±0.56)比(1.63±0.22),P<0.001]表达水平较SR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21表达水平与cTnI(r=0.557,P<0.001)、CK-MB(r=0.625,P<0.001)、hs-CRP(r=0.606,P=0.001)呈正相关,miRNA-126表达水平与cTnI(r=0.543,P=0.004)、CK-MB(r=0.669,P<0.001)、hs-CRP(r=0.558,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再灌注损伤时miRNA-21和miRNA-126的表达水平上调,二者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