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Conners量表筛查,结合美国精神协会制定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明确诊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测定。结果:9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61例血铅〉100ug/L,铅中毒发生率为62.35%(61/98)。对铅中毒的儿童进行驱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多动、冲动,注意力涣散症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铅增高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密切相关性。故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同时,给予驱铅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智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特点和行为特征,为不同智力水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于2003-04/2005-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及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209例,其中高智商(总智商≥115)儿童67例(男50例,女17例),一般智商(总智商〈115)儿童142例(男110例,女32例)。随机选取附近小学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240名(男173名,女67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449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年龄小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年龄[(7.71&;#177;1.44)岁,(8.63&;#177;2.14)岁,t=8.898,P=0.001]。②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中多动与冲动第1项发生率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79%,35.21%,χ^2=5.26.P=0.02),其余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在行为问题发生率方面,不论男女,两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而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④3组男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和体诉得分高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6.40&;#177;4.79,5.25&;#177;4.52;3.40&;#177;3.10,2.58&;#177;2.26),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多动和违纪得分低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9.16&;#177;3.88,10.09&;#177;3.25;5.06&;#177;3.53,5.84&;#177;3.78),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3组女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得分明显比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高(9.47&;#177;6.23,8.00&;#177;4.16;6.18&;#177;3.63,5.34&;#177;2.72;1.76&;#177;2.02,1.53&;#177;1.30,P〈0.05)。 结论: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时间早,且常常有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现象。②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更容易发生抑郁和体诉等行为问题,而多动和违纪等行为问题在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中更常见。③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女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等行为问题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2003-09/12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在武汉市随机抽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幼儿园为中班、大班,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一年级共12个年级,按年级名册各随机选取男50人.女50人,共2400人为调查对象,年龄4~16岁凋奄对象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此调查。采用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调查量表评分.该量表按照美阔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第四版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编写,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第四版标准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量表还包括环境量表(包括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父母对影响学习的决定因素的看法等人文环境)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任教班主任分校集中讲解调查表意义、内容及填写方法。由各班主任将凋查表分发给所选调查对象的家长,并负责向家长讲解调查表内容和填写方法,在发表I周后负责回收表格。结果:共回收调查表2205份。内容完整的2199份,年龄不彳午合的有71人,故对2I28份符合年龄条件和填写规范的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学分析。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13.58%,混合型2.63%,注意缺陷为主型8.27%,多动-冲动为主型2.68%;男童患病率18.57%,女童患病率8.78%,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24:1。2各年龄组各型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4~5岁儿童的发病率为15.88%,6~11岁儿童的发病翠为15.85%,12~16岁儿童为9.98%。随着年龄的增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下降得更明显,但6~11岁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高于4.5岁和12~16岁。③由父母一起照顾者,混合型患病率最低(42.86%),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高(53.85%);而单独由母亲照顾者,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低(28.85%),混合型患病率最高(42.86%);单独由父亲照者,混合型患病率最低(O),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最高(5.78%);由非父母的其他人来照顾的儿童,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最低(7.51%),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高(15.38%)。④未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亲子关系评分和父母精神心理认知评分明显低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分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5.98&;#177;2.42.9.43&;#177;2.42;7.01&;#177;1.50,10.15&;#177;2.92.t=-10.77,-4.00.P&;lt;0.01);父母对学校和校外辅导班是否为影响未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习成绩决定因素看法有明显差异(t=2.59,2.31,P&;lt;0.01,0.05)。结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3个表型中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高,尤其是6~11岁男性组患病率最高,年龄和性别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各表型患病率有影响;儿童的生活照顾者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各表型患病率也有影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可能与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ftention den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进行脑电诊断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的:探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ADHD患儿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设计:以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心理科。对象:选择2003-10/2004-5到鞍山市中心医院心理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共113例。纳入标准:年龄6~14岁到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排除标准:患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病性障碍.听觉异常和视觉异常等疾病者。其中男88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0&;#177;3)岁。方法:应用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113例儿童进行脑电检测,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对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诊断,计算脑电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应用该仪器对27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变化,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价治疗前后多动指数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电波θ/β比值,Conners多动指数。结果:脑电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2.6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患儿的θ/β值为(826&;#177;4.05),较治疗前(12.38&;#177;7.96)明显下降(t=2.39,P&;lt;0.05);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后为(12.05&;#177;8.63),较治疗前(24.73&;#177;10.96)显著下降(t=4.72,P&;lt;0.01)。结论:脑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辅助诊断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DHD患儿的脑电异常和多动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实用性。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对47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47例同年龄、同性别的上海常模组儿童进行评定比较分析。结果长处和困难问卷内容评定.研究组除新环境中会黏住大人、跟大人相处比跟小孩融洽和对很多事物感到害怕三项,其余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子分及总分评定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诊断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6.6%,诊断符合率为80.0%。结论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能可靠、敏感地区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正常儿童,可应用于家长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智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特点和行为特征,为不同智力水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于2003-04/2005-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及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穴第四版雪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209例,其中高智商(总智商≥115)儿童67例(男50例,女17例),一般智商穴总智商<115雪儿童142例(男110例,女32例)。随机选取附近小学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240名(男173名,女67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穴第四版雪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449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年龄小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年龄眼(7.71±1.44雪岁,穴8.63±2.14雪岁,t=8.898熏P=0.001演。②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中多动与冲动第1项发生率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79%熏35.21%熏χ2=5.26熏P=0.02),其余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在行为问题发生率方面,不论男女,两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而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④3组男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和体诉得分高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6.40±4.79熏5.25±4.52;3.40±3.10熏2.58±2.26),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多动和违纪得分低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穴9.16±3.88,10.09±3.25;5.06±3.53,5.84±3.78雪,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3组女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得分明显比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高(9.47±6.23,8.00±4.16;6.18±3.63,5.34±2.72;1.76±2.02,1.53±1.30,P<0.05)。结论: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时间早,且常常有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现象。②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更容易发生抑郁和体诉等行为问题,而多动和违纪等行为问题在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中更常见。③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女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等行为问题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在DSM系统中,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情绪冲动的一组行为问题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ICD和CCMD中则称为多动症,过去所称MBD)。其患病率约为学龄前儿童的5%~10%,原来认为ADHD仅限于儿童期,经过回顾性调查、前瞻性随访研究、家系调查及有关生物学研究显示,它与成人精神病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主要特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把ADHD分成三种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合并多动。国内报道在学龄期患病率约为3%~5%。儿童社会期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反映了儿童对社会认可的依赖程度,即儿童对社会认可的需要或对社会不认可的恐惧,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重要内在动机之一。本次研究从教养方式角度分析影响ADHD儿童社会期望的原因,以期能够提出一些有效建议,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背景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心理以及针灸治疗,单纯按摩治疗较少.作者在瑞士工作期间,部分患儿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又惧怕针灸,所以单纯接受按摩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按摩手法治疗方法及机制.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 对象 全部病例均为 2000- 04/2002- 04作者在瑞士工作期间治疗,诊断标准符合美国 DSM IV症状诊断标准的 33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未选择对照组. 方法 单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 33例.常规手法包括头部手法、胸腹部手法及背部手法.根据患儿临床特征的不同,进行手法的辩证加减. 主要观察指标 按摩手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推拿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 33例中,痊愈 10例,显效 9例,好转 9例,无效 5例. 结论 按摩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效果满意,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对多动症行为偏异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早期工作中,发现其患病率与患儿的性别和年龄有关,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筛查对象为本市实验小学的全部1~6 年级小学生1 675例,年龄7~13岁,其中男生928例,女生747例。全部对象均由家长填写统一编制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R)有关多动症的14条诊断标准,经过一般体格检查和精神神经检查排除了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并经NJ22注意力缺陷测试仪测试,注意缺陷达到标准分数的儿童75例定为多动症实验组。全部资料录入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事件相关电位是近年来电生理领域所关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sycArticles心理学全文期刊数据库及EBSCO全文数据库1974-01/2005-12期间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ERP;ERP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74-01/2005-12期间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包括“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事件相关电位”,并限定语言种类为汉语。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文章,然后筛选与以上要求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阐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相关情况、事件相关电位的实验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3篇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文献,排除65篇,选择与本文密切相关的18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范式有多种。在N1、P2、N2、P3、MMN、SW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结果大部分是一致的,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控制组儿童在N1、P2、N2、P3、MMN、SW等一些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结论:由于注意分散和注意资源的不适当分配导致儿童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可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方面的缺陷或损伤,年龄和亚型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心理以及针灸治疗,单纯按摩治疗较少。作者在瑞士工作期间,部分患儿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又惧怕针灸,所以单纯接受按摩治疗。目的: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按摩手法治疗方法及机制。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对象:全部病例均为2000-04/2002-04作者在瑞士工作期间治疗,诊断标准符合美国DSM-Ⅳ症状诊断标准的33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未选择对照组。方法:单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33例。常规手法包括头部手法、胸腹部手法及背部手法。根据患儿临床特征的不同,进行手法的辩证加减。主要观察指标:按摩手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推拿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33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5例。结论:按摩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效果满意,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凯峰  周霄 《康复》2014,(6):16-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俗称“多动症”,这是儿童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全球范围内儿童的发病率约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我国有1500万-2000万的患儿。对于多动症。不少家长和老师光从字面“多动”上去认识这种疾病,认为男孩“好动”就是多动症,而安静的女孩就没有多动症,结果往往让他们陷入了误区。而多动症患儿普遍存在的烦躁、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于西药治疗,不少家长还担忧其影响食欲的副作用。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进行脑电诊断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的探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ADHD患儿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设计以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心理科.对象选择2003-10/2004-5到鞍山市中心医院心理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共113例.纳入标准年龄6~14岁到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排除标准患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病性障碍、听觉异常和视觉异常等疾病者.其中男88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0±3)岁.方法应用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113例儿童进行脑电检测,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对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诊断,计算脑电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应用该仪器对27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变化,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价治疗前后多动指数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电波θ/β比值,Conners多动指数.结果脑电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2.6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患儿的θ/β值为(8.26±4.05),较治疗前(12.38±7.96)明显下降(t=2.39,P<0.05);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后为(12.05±8.63),较治疗前(24.73±10.96)显著下降(t=4.72,P<0.01).结论脑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辅助诊断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DHD患儿的脑电异常和多动症状.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byperactivity,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称为儿童多动症,该症以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因某些疾病及某些气质类型的儿童具有类似症状,易被误诊。我院近10a来共收治本病126例,其中误诊32例(包括外院误诊18例),占25.4%,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185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6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8例,混合型112例。对3组患儿均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比较3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以及10项测验结果。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PIQ显著低于混合型(P<0.05),3种亚型组间FIQ和VI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填图测验结果显著低于混合型和多动-冲动型(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与另两种亚型有不同的智力结构,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右半球脑功能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字化注意力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进行注意障碍程度评定,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作为注意力不足的诊断金标准来考核本测试方法是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1-05/2002-04选择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门诊的75名儿童,年龄最小的6岁3个月,最大的10岁9个月。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对这些儿童进行评价以明确诊断是否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同时进行数字化注意测试评定。在均值加1个SD之间用M+表示,均值减1个SD之间用M-表示,均值减1SD和2SD之间用M-1.5SD评定,均值减2SD以下用M-2SD表示。结果:75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应用《数字化注意力测试》测试,评价患儿中-2SD为10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单项评价均为注意障碍,符合率为100%。注意力测试在-1.5SD儿童为24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单项评价注意障碍为17名,占71%。75名就诊学龄儿童应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经过评价后,共有32名儿童(占43%)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数字化注意测试的结果,符合M-2SD标准者为10名,符合M-1.5SD标准者为24名,共34名,占45%。两种评价经χ2检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注意力测试适用于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障碍测试、评价,特别是在-2SD的情况下,能明确评定有注意障碍。  相似文献   

18.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等,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精神及心理之问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半数患儿小于4岁起病.男:女为4~6;1。其主要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恐惧厌学等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30%~58%有品行障碍.ADHD发病率较高,国内报道为1.5%~10%,国外报道为3%~5%。  相似文献   

19.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近年来,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已经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了解儿童时期主要心理行为障碍,以便重点干预。方法:分析1996—07/2003—05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儿童心理门诊18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之资料;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Imemational Clasgmcation of Disease,ICD)、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次修订版(DSM-Ⅲ-R)(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CCMD-2)(Chinese Classication Mental Disorder,CCDM)之标准;诊断由儿科与心理专家做出并负责调处;智力低下之诊断按1973年美国AAMD(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Deficiency,AAMD)标准(智商测定用我国标化的韦氏量表,社会适应能力用左启华、张致祥主修的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fion deftcit with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之诊断以病史、临床表现、CBCL(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CBCL)及注意力数字电脑测试综合分析做出;小儿心理行为测试用中国标化的Achenback’s(CBCL)儿童行为量表评定;所有测定工作均由固定的医师与护师进行;治理:以心理疏导、药物与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结果:1996—07/2003—05儿童心理门诊共诊治1029例,除去正常儿童与18岁以上病例外共有儿童病例925例,其中男627例、女298例,男女比为2.1:1;年龄6~15岁759例(82.05%);涉及疾病30余种,以学习困难来诊占绝大多数,为740例(80.0%),其中ADHD 498例、低智商儿童(韦氏IQ≤69)174例,分别又占学习困难儿童中的67.3%与23.51%.低智商儿童同时做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的78例,故确诊智力低下儿童78例。其他有焦虑症、抽动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厌食症等。两例重症神经性厌食患儿经住院综合治理达基本治愈出院。结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并不少见,足以引起医界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儿童学习困难问题,早期干预,采取正确、积极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数字化注意力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进行注意障碍程度评定,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作为注意力不足的诊断金标准来考核本测试方法是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1-05/2002-04选择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门诊的75名儿童,年龄最小的6岁3个月,最大的10岁9个月.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对这些儿童进行评价以明确诊断是否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同时进行数字化注意测试评定.在均值加1个SD之间用M^+表示,均值减1个SD之间用M^-表示,均值减1SD和2SD之间用M-1.5SD评定,均值减2SD以下用M-2SD表示.结果:75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应用〈数字化注意力测试〉测试,评价患儿中-2SD为10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单项评价均为注意障碍,符合率为100%.注意力测试在-1.5 SD儿童为24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单项评价注意障碍为17名,占71%.75名就诊学龄儿童应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经过评价后,共有32名儿童(占43%)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数字化注意测试的结果,符合M-2SD标准者为10名,符合M-1.5SD标准者为24名,共34名,占45%.两种评价经χ^2检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注意力测试适用于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障碍测试、评价,特别是在-2SD的情况下,能明确评定有注意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