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愈复原汤联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lles骨折老年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法,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骨愈复原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2周、4周、6周骨痂X射线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2 d、4 d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周、4周、6周骨痂X射线评分均升高,治疗后2 d、4 d疼痛评分均依次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关节僵硬2例(3%),骨折不愈合1例(2%);对照组皮肤溃烂3例(5%),关节僵硬2例(3%),骨折不愈合3例(5%),神经损伤2例(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愈复原汤联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在治疗老年Colles骨折方面成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跌打促愈片治疗,对照组加用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腕关节功能(PRWE)评分、骨痂X线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WE、骨痂X线评分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小夹板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濮阳市中医院骨科治疗的74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小夹板固定,观察组给予小夹板固定加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及骨痂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愈合时间明显较短,骨痂评分明显较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有良好疗效,能够加速骨折愈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固定结合伤骨再生汤治疗老年桡骨下端骨松质骨折(Colles骨折)的效果。方法:10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加骨康胶囊治疗,观察组56例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加伤骨再生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5天、30天及45天骨痂X射线评分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肿胀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结合伤骨再生汤治疗老年Colles骨折能够有效提升骨痂X射线评分,改善血磷、血钙水平,并缩短疼痛消失时间和肿胀消除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联合伤骨再生汤治疗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痂X射线评分及血清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骨康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伤骨再生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骨痂X射线评分、血磷、血钙、血清ALP水平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20,30 d后,治疗组患者骨痂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磷、血钙、血ALP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联合伤骨再生汤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配合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固定配合我院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对照组行中医手法复位加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7±3.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7±4.1)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中医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并配合我院中药外敷散剂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伤后功能评分,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辨证分期使用中药配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116例在我院住院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仅配合早期口服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辨证分期配合早、中、后期内服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VAS疼痛评分、骨痂X线评分及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的第2、5、8周,骨痂X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肘关节Flynn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期使用中药可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愈合,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外敷、口服结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选取焦作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住院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病人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后应用小夹板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中药口服。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VAS量表评分。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有效率为97.22%,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量表评分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痊愈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手法复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 l 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Col l 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予早期手法复位治疗,中立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外敷消定膏,积分法比较2组优良率和疼痛程度、肿胀指数、X线片骨痂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疼痛VAS积分、肿胀积分、X线片骨痂积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定膏可有效缓解Col l es骨折早期疼痛、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正骨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单纯小夹板固定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为正骨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8周的跟骨横径宽度变化、Maryland评分、VAS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比、年龄、骨折Sanders分型、骨折至治疗时间、跟骨横径宽度、VAS评分、Maryland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患者在第18周复查时均达到骨折愈合标准。两组在治疗后18周的跟骨横径、Maryland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跟骨横径均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aryland评分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后18周两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8周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68.0%(P0.05)。结论: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可恢复跟骨横径,改善Maryland足功能评分,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在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将入选患者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半年后腕关节活动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总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过程中,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可门诊治疗而大部分无需住院、较高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11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57例)则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及干预3、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干预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干预后14、28、56 d患者X线骨痂评分、患者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效率(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87.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4、28、56 d观察组患者X线骨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康复训练可较好促进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术后患者疼痛轻、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好,X线显示患者骨痂评分高,术后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欧阳连 《新中医》2015,47(6):138-139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熏洗配合西医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熏洗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月骨痂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月患者骨痂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熏洗配合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莞市沙田医院接受治疗的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腕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 d、7 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及骨折部位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腕关节肿胀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徐德利 《河南中医》2016,(7):1260-1263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内服联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服,汤剂内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1.51±14.82)d,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0.98±10.36)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恢复优良率为63.33%,两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汤剂内服联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痂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VAS评分、骨痂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内服祛瘀接骨饮联合外敷长骨接骨散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病例2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6例,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或肩肱石膏固定;治疗组136例,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祛瘀接骨饮,并局部外敷长骨接骨散,对2组患者在止痛,消肿,骨痂形成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内服祛瘀接骨饮,联合外敷长骨接骨散的患者,全部在6周内愈合,较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大大提高治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痂形成,X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祛瘀接骨饮联合局部外敷长骨接骨散的患者,较单一西医方法复位后外固定,无药物干预的治疗方法,治疗肱骨干闭合性骨折,在止痛、消肿、骨痂形成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效果。方法: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手法组采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第4、6、8、12周摄X线片复查。结果:治疗后X线评分均上升,但手法组第8周、12周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可促使骨痂较快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肿方治疗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采取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后,治疗组给予自拟口服活血消肿方,对照组给予迈之灵口服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固定后即刻、3、7、14 d的患肢肿胀、疼痛及张力性水泡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第7、14 d肿胀减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7 d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张力性水泡发生率为5%,优于对照组发生率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消肿方治疗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肿胀疼痛,以及预防张力性水泡发生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汤联合接骨消肿散封包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活血祛瘀汤口服、接骨消肿散封包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联合接骨消肿散封包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