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是目前全球四大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我国婴幼儿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总体患病率接近50.00%,严重危害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水平。有研究报道[1]贫血和铁缺乏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给予补铁后,即使贫血和铁缺乏纠正后恢复正常,其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危害仍会持续10年以上,甚至不可逆转。所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特别是6个  相似文献   

2.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已被耗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可致人体诸多含铁酶和依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很多代谢过程。在贫血很轻甚至缺铁早期尚无贫血时,即可影响智力、免疫力、胃肠功能及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3.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足够的铁,直到恢复正常铁贮存量,以及祛除引起缺铁的病因.一般来说,补铁治疗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血红蛋白能恢复正常.但是贫血纠正后,至少还易复发.如果补铁疗效欠佳,要重新判断诊断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有干扰铁吸收和利用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4.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 1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铁呈封闭式循环,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一般情况下不会缺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健康问题,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缺铁会造成婴幼儿智力和认知的永久损害,使成年后的劳动生产力低下。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预防婴幼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6.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1].  相似文献   

7.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正常红细胞生成受到影响所发生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1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孕妇、育龄妇女、婴幼儿、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有铁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引起缺铁的原发病的表现、贫血表现和组织缺铁表现,  相似文献   

8.
幼儿铁缺乏与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在发展中国家,1岁以内婴儿缺铁性贫血(IDA)的患病率已大大下降,这主要得益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和铁强化配方奶的使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和英国,1~2岁幼儿日均摄入铁量低于其它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铁缺乏率为30%,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大于10%。1~2岁幼儿缺铁性贫血将长期阻碍其精神运动功能的发育,而且纠正贫血后这种影响仍可能存在。另外,现已证实缺铁可增加机体对铅的吸收,当血铅水平达到10μg/L时就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所以必须预防幼儿缺铁,尤其是1~2岁幼儿。目前,幼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非常…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评价妊娠期妇女铁营养的指标.从体内铁储备减少、细胞内缺铁、红细胞生成时缺铁发展到缺铁性贫血,概述了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铁营养与缺铁性贫血进程关系的各种状态,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诊断标志(如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铁蛋白、锌原卟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其单项检查的优缺点及多项复合检查对铁营养诊断的意义,同时讨论了孕期生理代谢改变对这些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以预防因铁营养不足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及缺铁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孕妇缺铁会导致胎儿发育出现障碍,造成胎儿贫血。缺铁性贫血几乎遍及全球,其中儿童高达50%左右。血液中的血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体内氧气的输送是依赖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氧的结合完成的。人体缺铁必将影响体内氧的输送,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铁缺乏及其干预措施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 ,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2 0 0 2年 5月联大儿童特别会议提出 :至 2 0 10年的总体目标是全球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降低 30 % [1] 。1 铁缺乏 (ID)和缺铁性贫血 (IDA)“铁缺乏”包括 :铁减少期 (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IDE)和缺铁性贫血 (IDA) ,是机体铁耗竭渐进过程中的 3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是亚临床铁缺乏 ,而第3个阶段则是临床铁缺乏[2 ] 。当铁充足个体发生负铁平衡时 ,机体的铁储存开始逐渐消耗。消耗到一定程度 ,当从铁储存中释放铁…  相似文献   

12.
正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贫血是目前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或者铁利用障碍主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简称缺铁贫;叶酸和维生素B_(12)是DNA合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种辅酶,缺乏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  相似文献   

13.
杨俊玲 《健康向导》2022,28(2):52-53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发生的贫血.通俗的说,当人体缺铁时,便会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从而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不同程度地减少,随之红细胞数量也减少,呈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结果会使人体内的细胞、组织、器官供血及供氧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缺铁性贫血相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数据显示,多达40%的中国婴幼儿患缺铁性贫血症。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时很多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影响小儿造血系统,严重影响宝宝智力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 ,影响血红素合成的低色素性贫血 ,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细胞中缺乏可染铁 ,血清铁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 ,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妊娠妇女、月经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是高危人群 ,其中以2岁以下婴幼儿和妊娠妇女的患病率最高。1 1诊断要点1 1 1症状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是最常见病因。缺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早期常无症状或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 ,如容易疲劳、乏力 ;有些缺铁患者吞咽困难或吞咽时有梗阻感 ;…  相似文献   

16.
铁缺乏和贫血是危害我国妇女和儿童的重要营养缺乏病[1,2].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居民缺铁性贫血率平均达到25.6%,其中苏南地区居民缺铁性贫血率高于全省水平,太仓市高达61.9%,居民贫血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女性在妊娠期很容易出现贫血现象,这不仅会给孕妇本身带来伤害,还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女性孕期要积极预防贫血。那么,如何让孕妇远离贫血呢?孕期贫血大多数是由孕妇缺铁引起的,所以按妊娠期体重变化的特点,通过饮食补铁是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妊娠前半期对铁的需求增长不多,只要保持平常的饮食,就不会缺铁。从孕20周开始,由于母体红  相似文献   

18.
妊娠与缺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与缺铁崔彦红编译缺铁以及随之而来的缺铁性贫血是困扰妊娠妇女的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还不清楚母体铁缺乏至何种程度才会影响母亲及胎儿的健康。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估测妊娠贫血及缺铁的所有不利影响。各部门对妊娠缺铁的重要性和治疗的意见也不一致。由于妊娠缺...  相似文献   

19.
《家庭育儿》2016,(5):36-38
小宝宝缺铁,会有哪些症状?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缺铁性贫血.掌握铁缺乏的临床表现,有助于爸爸妈妈们及早发现宝宝的缺铁症状. 精神:精神状态不佳,常常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且面色、唇色、指甲苍白. 饮食:食欲减退,不爱吃饭,厌食、偏食或是"异食"(吃纸、吃生面粉等),吃饭时容易口渴.  相似文献   

20.
小儿显著缺铁时可表现出典型的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以及出现呕吐、腹泻、舌炎或者乳头萎缩等,检查可见血色素低下,血清铁和铁蛋白均降低。 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已较少见,但据报道,小儿中的隐性缺铁率要高出缺铁性贫血的1倍以上,其症状隐匿,不易被人们充分认识。 资料表明,隐性缺铁是指血清铁蛋白低于20微克但高于10微克。隐性缺铁的儿童通常无贫血指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影响小儿智能发育和身体发育。虽然单纯测量智能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