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玲  刘小斌 《国医论坛》2009,24(5):10-12
简锡禧(1912-1993),广东南海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原江门市中医院院长。1932年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先后在江门、新会等地行医,1942年应聘为江门明善堂住院医生,1954年到江门市新中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婉拒原广州中医学院邀请,继续为江门病患服务,1958年5月参加江门市中医院工作,1959年至南京中医学院进修针灸,历任江门市中医院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在任江门市中医院院长期间,为振兴中医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11月退居二线后,任该院名誉院长,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参加临床诊疗和带教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2.
广州已故老中医郭梅峰(清光绪五年1879—1970年)终年九十一岁,行医七十二年,擅内妇儿科,解放后被选为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被聘为广州中医学院顾问。其治病用药另具特色。为贯彻“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我们将郭老治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先祖父梁翰芬是广州已故名老中医。原任广州中医学院研究室主任、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顾问等职。他以毕生精力研究祖国医学达六十年,高龄八十五岁。在解放前历任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员、附属门诊部主任、广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动态     
《新中医》1987,(7)
广州中医学院召开老中医咨询委员会会议。由著名老中医罗元恺、邓铁涛、黄耀乐等30多位年逾花甲的教授、专家组成的广州中医学院老中医咨询委员会,于1987年5月13日召开会议。会议围绕着如何发扬中医特色和中医带徒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陶志达院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希望老中医们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择徒带徒,著书立说,把自己数十年的宝贵经验总结出来,为中医事业增添财富。与会者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广东省政协第五届委员、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何志雄副教授,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于1983年10月5日病逝,终年70岁。  相似文献   

6.
省名老中医陈典周,系广东省南海县官窑人,生于1900年。早年在广州随外祖父周贵雄习中医,继而秦伯未创办上海中医指导社,为函授弟子,学习五年。1931年起先后在广州、佛山两市开业行医。1956年在佛山地区医院中医科工作,1957年调佛山市中医院。1959年晋升副主任医师,任中医门诊部主任。1978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7.
《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第一册,广州中医学院陈镜合、陈沛坚、程方、吴俊来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本册收载了93位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本着积极抢救现存而又健在的名老中医的治  相似文献   

8.
杨鹤龄与《杨氏儿科经验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鹤龄,广东大埔县人。其父杨继香“承先祖之学,在各善堂及广东育婴堂当官医生之职,鹤龄“随侍习医”,及十七岁,“考取前清官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父殁,鹤龄克绍箕裘,继其职六年。育婴堂停办后,在广州旧仓巷悬壶五十多年,因医术精湛,名传遐迩,每日踵门求诊者甚众,至1954年逝世。晚年著有《杨氏儿科经验述要》一书,共分四篇。首篇为儿科看症用药大要;第二为儿科诊断纲要;第三为儿科证治;最后为医案摘录。  相似文献   

9.
拳拳歧黄志漫漫苦乐路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蒋天佑关键词蒋天佑治学方法老中医经验作者简介:蒋天佑,男,1933年3月生,湖南石门人。16岁从外祖父王本立学医,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省政协常委,历任全国中医...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1979,(5)
陈群益老中医医疗经验丰富,是广州市名老中医。他在中医学术思想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如关于伤寒与温病之争的问题。他曾经发表论文(见1962年《广州越秀区医学论文选  相似文献   

11.
黄松生 《新中医》1989,21(3):4-7
名老中医胡镜文,广东省顺德县人。(1893~1977年)1915年于广州教忠师范学校高师毕业,继于1920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广州医药实学馆。自1921年起前后在越南河内、广州、顺德等地执业中医。解放后先参加联合医疗机构,后奉调顺德县中医院、大良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中医》1986,(1)
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省政协五届委员、省中医学会理事、广州中医学院教授林建德同志因患肺心病,经抢救治疗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逝世,终年七十岁。林建德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理论研究工作,学术造诣精湛,生前曾主编及参与主编《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简明中医辞典》、《中医  相似文献   

13.
司徒铃     
1914年生于广州,1936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为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医师,1956年至1984年任广州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究主任,荣获“广东省名老中医”光荣称号,应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药部级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附属全国针灸学会第一届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广州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4.
周子容老师是我院名老中医,中药方剂教研组主任。他行医近五十年,教学也二十多年,家学渊源,父、叔都是较有名望的中医,早年学医于广州吕楚白等名医,毕业于广州光汉中医学校。他熟读医典,对朱丹溪、李东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家邓铁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广州中医学院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医史专家。在近五十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融古贯今,逐步形成一个既全面又有个人特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杜老,是广州市的儿科老中医,于1966年病故。逝世前是广州中医学院妇儿科教研组付主任,这里介绍他治疗小儿泄泻、小儿蛔厥和小儿麻痹症的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17.
岑鹤龄老中医是广州中医学院内科副教授,早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于五十年代初复进入北京医学院攻读西医五年。毕业后任职广东省中医院,长期负责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岑老医术精湛,学贯中西,临症四十年,学识丰富,博古通今,擅长内科,主编《中医临床新编》、《中医内科》等书,发表十多篇医学论著。岑老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1979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18.
1986年3月30日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校友在广州欢聚一堂、成立校友会。该校成立于1924年,由广州、香港药材商会筹集巨资创办,为广东历史最悠久、设备最完善的五年全日制的中医大专院校,该校至1955年完成它的使命,广州中医学院1956年在校校址成立,可说是学院的前身。学校共培养了八百余人,均为中医工作的骨干力量,分布在国内各省市、香港、澳门、东南亚、美洲等地,不少已取得教授、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省市名老中医等称号和负责各中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如中医学院正副院长、顾问或中医院正副院长等职,有  相似文献   

19.
黎炳南教授,出生于1914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半个世纪,执教于广州中医学院儿科30年。1978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现虽年逾古稀,仍肩负培养研究生和临床医疗工  相似文献   

20.
庄礼兴  韩德雄 《新中医》2010,(7):125-126
<正>司徒铃教授(1914~1993年),岭南针灸名家、广东省名老中医。司徒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自1956年起在广州中医学院任教,在中医针灸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等方面成绩卓著,堪称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