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经乳晕弧形切口展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瘢痕可接受率、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乳房基本对称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优越性显示非常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乳腺纤维瘤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方法,经乳晕弧形切口治疗措施优越性显示的更为明显,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乳房的美观效果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切口类型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18例,对照组行常规放射状切口,改良组实施改良环乳晕切口,观察与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平均瘢痕长度及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改良组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切口感染、乳腺炎、乳晕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乳晕血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改良环乳晕切口,相比放射状切口,切口愈合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手术美观度,术后并发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8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行环乳晕切口,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红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7.6±6.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2.31±7.2)mL;实验组患者伤口I类甲级愈合,术后乳房并无明显变形;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纤维瘤患者行环乳晕切口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行传统放射状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给予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两组。对照组采取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乳晕形状、乳房对称情况、瘢痕生成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乳房美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乳腺纤维瘤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环乳晕切口组(n=600)和非乳晕切口组(n=60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手术瘢痕接受、乳房对称、哺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环乳晕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非乳晕切口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非乳晕切口组(P 0.05),术后手术瘢痕接受率、乳房对称率、哺乳率90.5%(543/600)、88.2%(529/600)、79.5%(477/600)均显著高于非乳晕切口组42.8%(257/600)、57.2%(343/600)、68.2%(409/600)(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6.7%(40/600)、2.2%(13/600)均显著低于非乳晕切口组15.5%(93/600)、6.7%(40/600)(P 0.05)。结论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较非乳晕切口更能有效提升术后哺乳率、手术瘢痕接受率、乳房对称率,缩短患者切口长度,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7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切口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能最大限度保留女性乳房对称性,有明显的美容优势,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35-136
目的分别运用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两种方法治疗乳腺纤维瘤并对比两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送至我院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试验组行环乳晕切口治疗,并对双侧乳房基本的对称情况、术口甲级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美容满意度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试验组与观察组均手术成功,试验组双侧乳房对称、术后美容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行随访1年,对照组2例复发,观察组1例复发;两者术后复发率及术口愈合情况的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运用环乳晕切口方法治疗乳腺纤维瘤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女性患者双侧的乳房的对称性、术口具有隐密性,故在美容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术后并发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184例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纤维瘤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8~60min,平均32min.所有切口基本甲级愈合,2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2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2年,未见纤维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8%.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切口瘢痕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184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184例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结果所有纤维瘤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8~60min,平均32min。所有切口基本甲级愈合,2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2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2年,未见纤维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8%。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切口瘢痕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经乳晕弧形与放射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本科接受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16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对照组采用经放射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做弧形切口应作为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首选手术入路,疗效效果满意、损伤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1目的探讨环乳晕与传统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传统切口治疗,在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o.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几乎不影响术后乳房的美观,而且能促进术后恢复,所以患者较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环乳晕切口治疗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康复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乳腺疾病的发病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当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开展群体乳腺疾病普查的可行方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检查两种方法,调查和检测不同女性的乳腺发病情况。对全县15100名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利用红外线乳腺检查仪进行检查。根据乳腺疾病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各种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进行年龄分段分析。结果:被检查的15100名女性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6.94%,且集中在30~40岁年龄组。其中乳腺增生8432名,乳腺纤维瘤59名,其他乳腺良性肿瘤56名,乳腺癌51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流产次数、初潮年龄等多因素有关。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群体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杨勤 《贵州医药》2000,24(5):282-283
目的 观察阿斯匹林在体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株有无确切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小鼠乳腺癌细胞株(HC-11)与不同浓度的阿斯匹林共同培养,于培养后24、48、72小时分别作细胞计数,并计算IC50。结果 阿斯匹林对HC-11有明确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此作用与阿斯匹林的用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提示阿斯匹林在乳腺癌的化学预防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对产妇及胎儿诸方面的影响。方法 对68例采用横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130例采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横切口剖宫产较纵切口剖宫产手术时间长,产钳助产率高,但产后恢复快,疤痕小,美观。结论 根据产妇及胎儿情况,适时选则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提高术前检m率及诊断率。方法收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5例乳腺结节样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参考对比。结果115例患者中良性65例,钼靶诊断49例,符合率75.0%;超声诊断54例,符合率83.0%;钼靶与超声联合诊断59例,符合率90.0%。恶性50例,钼靶诊断44例,符合率88.0%;超声诊断38例,符合率76.0%;钼靶与超声诊断47例,符合率94.0%。恶性病变钼靶符合率较高,腺病瘤、腺病等良性结节超声诊断符合率更高。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个良性病灶中纤维腺病24例,纤维腺瘤16例,单纯囊肿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脂肪瘤4例。50例恶性病灶中IDC41例,DCIS3例,Paget’s病1例,恶性分叶状肿瘤1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黏液腺癌1例,导管内硬癌1例..二者联合诊断其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种检查方法。结节伴钙化病例23例,术前钼靶全部诊断正确。结论钼靶x线检查仍为乳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联合超声不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可互补,是临床常用的2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Mammary ductoscopy (MD) is an emerging technique that allows direct visualisation of the mammary duct system, and that produces sharp and clear video images and ductal washings for cytological analysis.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 MD may have a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 the guiding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cancer, and the screening of high risk women.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s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use in the rapid intervention and outpatient setting under local anaesthesia.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molecular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cells obtained by MD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er generations of microendoscopes are likely to enhance the use of th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病理明确的56例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结果 56例病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2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伴炎性增生症17例,导管内癌及乳头状瘤癌变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小叶增生7例。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原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会阴侧切术与会阴正中切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术的最佳方法.方法 观察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20例,其中会阴侧切110例为对照组,会阴正中切110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00"、"000"爱惜康快薇荞缝合.结果 观察组在缝合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伤口感染裂开3例,观察组无感染裂开.结论 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创面小,出血少,产妇痛苦小,感染率低,产后康复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乳癌X线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证实47例年龄小于35岁女性乳癌X线表现,47例全部经手术切片证实。结果 47例乳癌病人中包块型11例,结节型23例,浸润型6例,钙化型3例,结构紊乱2例,导管单支扩张1例,血管异常1例。结论 轮廓模糊结节者为常规青年乳癌X线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