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横纹肌肉瘤中,膀胱横纹肌肉瘤10例;阴道横纹肌肉瘤1例,伴腹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横纹肌肉瘤2例;盆腔横纹肌肉瘤10例,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本组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超声多表现为肿瘤边缘清楚,无包膜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为较均质的低回声,部分肿瘤内部可见液化坏死.结论 超声检查可了解横纹肌肉瘤来源、部位,测量肿块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有无腹盆腔内淋巴结转移等,便于随访,可作为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横纹肌肉瘤40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 结果40例患儿(男性27例,女性13例)术前超声均显示膀胱腔内肿物,肿物位于膀胱三角区36例(占90%),非三角区4例(占10%),最小肿物2.6 cm×1.7 cm×2.2 cm,最大肿物6.2 cm×4.4 cm×5.5 cm;36例肿物呈葡萄状或分叶状低回声或等回声包块。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超声正确诊断膀胱肿物35例(87.5%)且与病理诊断相符合,其余5例(4例误判为膀胱炎症,1例仅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与病理诊断不符合。 结论因排尿困难就诊的男性患儿,超声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肿物,应首先考虑膀胱横纹肌肉瘤。儿童膀胱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有特异性,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的超声表现,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OSCST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23例OSCST中实性肿块12例,囊实性肿块11例。12例实性肿块均为卵巢卵泡膜细胞纤维瘤,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的实性低回声。其中4例后方回声衰减。11例囊实性肿块中7例为卵巢颗粒细胞瘤、2例为支持一间质细胞瘤、2例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表现为囊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回声区。本组OSCST术前超声诊断18例与病理诊断相符(18/23),误诊5例(5/23),其中3例误诊为浆膜下肌瘤、2例误诊为卵巢癌。结论OSCST的二维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超声结合临床对其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长骨尤文氏肉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29例手术证实为尤文氏肉瘤的患儿资料,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并对照X线影像学及病理结果研究.结果 29例儿童长骨尤文氏肉瘤,肱骨11例、股骨7例、胫骨7例、桡骨及腓骨各2例.超声表现:(1)病变沿骨长轴扩展,骨皮质呈虫蚀样改变.(2)骨膜反应明显,可表现为多层状,可见Codman三角.(3)包绕病变骨可见实性低回声组织肿块,血流丰富,肿块内可取到高阻的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儿童长骨尤文氏肉瘤具有明显特征的超声图像表现,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状囊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其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的其他良、恶性肿瘤有诸多相似之处,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总结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其的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盆腔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横纹肌肉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不均匀。结论:盆腔横纹肌肉瘤好发于膀胱、前列腺和阴道,肿块无包膜,边界清楚,肿瘤的内部常发生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肢体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2例肢体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超声及影像学结果。结果 22例肿瘤病理分型:腺泡性19例,胚胎性2例,多形性1例。病变均位于肌层,其中大腿5例,小腿6例,上臂2例,前臂3例,手部6例。9例肿瘤呈不规则形,7例呈椭圆形,6例呈分叶形,22例肿瘤均未见明显包膜,13例边界清晰,9例肿瘤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均表现为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其中17例肿瘤内可见类似肌纤维纹理样高回声,4例肿瘤内可见液化坏死区,肿瘤内均未见钙化。多数肿瘤血流信号丰富(n=20)。频谱多普勒示肿瘤内部动脉阻力指数(RI)为0.77±0.09。结论肢体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横纹肌肉瘤CT增强前后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 ,平扫肿块密度基本均匀 ,增强后肿瘤周边区明显强化 ,内部强化不均。结论 腹盆腔横纹肌肉瘤好发于膀胱、前列腺和腹膜后及肝内外胆道 ,肿瘤无包膜 ,边界清楚 ,肿瘤的内部常发生变性坏死 ,增强后肿瘤的周边部分强化比内部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及复发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岁6。发现右眼肿物半月余。入院术前超声检查:右眼眶近鼻侧探及大小约3.0cm×1.5cm的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欠规则回声不均匀,右眼球受压向外移位,双眼球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团块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PW可探及低速高阻动脉频谱,PSV:30cm/s,RI:0.8。诊断意见:右眼眶近鼻侧实性肿块考虑横纹肌肉瘤可能性大,泪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待排。患儿全麻下行右眼眶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右眼肿物)恶性肿瘤,符合横纹肌肉瘤。结论: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较少见,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超声医师对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肉瘤超声图像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肉瘤临床少见,从本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发现,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都难鉴别。而且,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肝肉瘤其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检查,CT、血管造影结果也均不一致。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囊实性肿块在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间皮肉瘤,纤维肉瘤及平滑肌肉瘤等,实质性肿块要考虑到星形细胞肉瘤等。彩色多普勒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仍需不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