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术后禁食、手术创伤等因素使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更为明显,从而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通过胃肠道给予预制的营养物质,可纠正营养不良,可刺激胃肠道运动。营养要素由肠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符合生理要求,具有费用低,使用安全,管理较容易等优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3年1月-2004年8月对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患者全身能量消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证明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TPN)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液的输人、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应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海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99-1799
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23例食管癌术后患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胃肠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于术前将营养管与胃管同时留置,术后24-48h经鼻肠管通过输液泵滴注瑞素营养液,观察滴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治疗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不适得到及时处理,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肠内营养滴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并做好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支持与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药用营养液对胃肠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进行胃肠术后的80例溃疡病、胃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共40例)和研究组(Ⅱ组共40例)。Ⅰ组术后常规处理,Ⅱ组术后24h开始应用1~5号中西药用营养液进行EN(Nutrison)共7d。结果:Ⅱ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Ⅱ组明显短于Ⅰ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Ⅰ组明显延迟(P<0.05);Ⅰ组术后均为负氮平衡,Ⅱ组为0.89kg(P<0.01)。结论:胃肠术后24h应用中西药用营养液开始EN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术前由于消化道受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加上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研究证实[2],对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EN)明显优于肠外营养(PN),因小肠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多数营养物质都在小肠消化吸收.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对51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250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科对 2 5 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我科备制的肠内营养 ,保证了手术效果 ,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患者 2 5 0例 ,男 2 0 3例 ,女 4 7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年龄 6 1岁。分别经钡餐检查、纤维食管镜检查明确为食管癌 ,行右侧开胸 ,根治性癌灶切除术 ,术后经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1 2 材料与方法。肠内营养管 (即十二指肠营养管 )均为上海新亚医用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橡胶管 ,长约 10 0cm ,直径约 2mm。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 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5年 8月~ 1999年 9月 ,先后对 13例患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施行心脏移植手术 ,由于手术刺激及服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和多种的抗生素 ,致肝脏及胃肠道功能低下 ,静脉营养受到一定限制 ,所以肠道营养尤为重要。特请营养师根据本组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疗法 ,对临床起到促进康复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13~ 52岁 ,平均 32 2 7岁 ,体重 37~ 68kg ,平均 55 36kg。总蛋白均低于 55g/L ,下肢浮肿。病人术前均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全心衰竭、频发多源性早搏 ,并伴有肺动脉高压。 19…  相似文献   

11.
胃癌患者术后因胃纳差、进食少、机体代谢增强等因素可造成负氮平衡,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降低患者因营养不良所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所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方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对促进D2胃癌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普外二区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1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四君子汤分为联合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从术后第2~9天服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 d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排气时间提前、拔引流管时间提前、下床活动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 h、48 h及60 h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联合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8.0%。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复查,均恢复较好。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术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促进胃癌术后快速康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2006年2月,我们通过对47例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原因分析,制定护理对策,提高了肠内营养护理质量,使肠内营养得以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和护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苏伟 《中国临床医学》2002,9(4):445-446
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以及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加深 ,人们对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近年来 ,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实施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临床实践证明 ,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与肠外营养相比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 ,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费用低 ,使用和监护简便 ,并发症较少且易处理。因此 ,目前大家一致认为 ,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 ,营养支持的最佳途径仍是胃肠道。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12月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病房 186例腹部手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接受大肠癌手术的患者,术中留置华瑞制药公司生产的(FREKA三腔管)至空肠上段,术后6—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肠内营养,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血浆蛋白和前白蛋白上升最明显(P〈0.05),营养前后免疫指标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功能恢复快,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保障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稳定性,防止细菌移位,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避免了因此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大多数营养状态较差,加之肿瘤本身造成的代谢紊乱,手术创伤大,手术后禁食时间长,免疫机制低下,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显得非常重要.我院对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常规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来,我们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和术后禁饮食 ,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或加重术前已有的营养不良 ,导致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下降 ,易出现并发症 ,故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1] 。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对腹部手术后 6 4例施行早期肠内营养 ,发生并发症 6种、2 3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6 4例中男 4 9例 ,女 15例 ,4 8~ 76岁。胃癌 39例 ,肠穿孔 2例 ,肠瘘 2例 ,胰头癌 12例 ,胆管癌 4例 ,壶腹周围癌 5例。全身麻醉 2 5例 ,硬膜外麻醉 39例。营养管均放置在空肠。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术后 2 …  相似文献   

19.
2000年9月~2005年9月,我科对26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我院制备的肠内营养液,保证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报道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院6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办法: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使用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病人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早期不适、并发症,根据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可以减少术后许发症、腹泻、腹胀等不适,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