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血脂水平的高低不仅以机体代谢为主要影响因素,而且也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年龄、性别、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群体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机体长时期的生物学变异等[1].就此问题我们对2003年来自河北保定和我国其他9省份的健康青年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将河北保定市青年血脂水平与其他9省份青年进行了比较,确定本地区青年血脂水平的参考范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体血脂水平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性别、年龄、职业)、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机体长时期的生物学变异。另外,生化检验的仪器、试剂、方法技术等均可使对血脂检测结果有差异。健康人血脂水平应始终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并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多年来,临床对血脂水平的评价缺乏具体调查参考数据。我们对本市区职业健康群体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血脂水平的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确定其血脂水平的参考范围,以期为临床血脂水平划分提供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3.
人体血脂水平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性别、年龄、职业)、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机体长时期的生物学变异[1].另外,生化检验的仪器、试剂、方法技术[2]等均可使对血脂检测结果有差异.健康人血脂水平应始终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并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原不同生活饮食习惯对藏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牧区藏族、及牧区汉族人群进行TC、TG、HDI—C、IDI—C四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牧区藏族不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牧区藏族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城市藏族及牧区汉族。结论饮食习惯的改变,是影响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云双  王欲琦  赵英剑 《河北医药》2010,32(10):1310-1311
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期血脂水平与成年期血脂水平显著相关,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对保定市505例2~5岁健康儿童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脂与肾小球疾病关系的临床观察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张平安,李荣芬,林海英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其他病因的肾小球疾病时血脂有无异常尚无明确结论,本文检测了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其中肾功能不...  相似文献   

7.
有关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有很多专业课题论过,对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血脂的参考值的基本概念亦有过讨论。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除年龄与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脂。在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在冠心病血脂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治疗目标中都以LDL-C作为首要的实验室指标,显示了血脂及冠心病的诊断中的重要性。为探讨中老年人群血脂和血糖水平变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对610例中老年人群血脂和血糖进行调查,并与青年人群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8.
青年脑梗死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及60例对照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磷脂(Lip)含量。结果脑梗死组TG、TC,LDL-C、Lp(a)、Li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异常的血脂成分随年龄变化而发生改变。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包括脂质水平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七项血脂指标联合检测,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机体脂代谢水平。另外,2003年“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提出至少测定TC、TG、HDL-C、LOL-C四项。目前很多单位健康查体血清血脂只检测TC、TG两项指标显然是达不到要求,测定项目少,反应不出血脂其它指标的变化和机体脂代谢水平,有可能漏检体内的隐患,故查体项目的全面准确至关重要。应推荐血脂指标联合检测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血脂水平波动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除了受年龄和性别、妊娠和遗传、气象因素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影响外,还与吸烟和饮酒、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饮食和运动、药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血脂异常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风险,定期健康体检监测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早期发现血脂异常,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以降低或延缓ASCVD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在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系疾病、饮酒及高脂血症等。本研究就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进行临床观察,并与体检人群血脂水平比较.然后进行相关性探讨.旨在加强对高脂血症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病的认识,提高对这类患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蕉岭县人群的血脂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笔者对蕉岭县1260人的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血脂判定水平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水平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血脂水平的升高有年轻化趋势;男性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肥胖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偏高。结论:应当关注高龄、肥胖者的血脂情况,及时做好疾病监测,提高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3.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2例45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40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含量低于对照组及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结论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药师在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工作思路及技巧。方法:观察我院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与5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同年龄段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比较,ACS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在ACS患者中所占比例不高,可能与ACS后血脂谱的动态演变有关,并由此提示除了血脂之外,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结论:临床药师在给冠心病患者作合理用药宣教的同时,还应针对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给社区居民作健康宣传,尽量降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真正融入到冠心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廖群纷  李玉春  林蔚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54-2255
目的:探讨青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脂(TC、TG)水平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我社区21~44岁居民1082例,根据体重指数、年龄、性别分组,采用SK-CK超声波体重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分别比较组间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结果: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血脂水平逐渐增高(P<0.05);男性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各年龄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时期,超重和肥胖影响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对潜在高脂血症有预报作用;性别对血脂有明确影响,而年龄对血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汕头地区干部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血脂、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我院预防保健科处厅级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1124例进行分析,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脂、尿酸和血糖水平情况,比较BMI和血压、血脂、尿酸、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BMI与血压、血脂、尿酸、血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肥胖组的血压、血脂、尿酸、血糖的水平高于非肥胖组。结论肥胖影响血压、血脂、尿酸和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严重肾衰竭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后,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和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严重肾衰竭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为低通量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为高通量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及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差异显著(P<0.05),低通量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通量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差异显著(P<0.05);高通量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和蛋白水平与低通量组治疗后的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严重肾衰竭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因子、血脂分子和蛋白分子,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医体质分型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市社区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34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分型研究,对9种体质类型的患者进行血脂水平分析,以此来了解中医体质分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质的患者TC明显较其他类型中医体质患者高,对比P0.05,气郁质的TC显著低于其他中医体质类型,对比P0.05,阳虚质和阴虚质的TG及LDL-C显著高于其他中医体质类型,对比P0.05,气郁质的LDL-C显著低于其他中医体质类型,对比P0.05。结论: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的高低与中医体质分型有密切的联系,常可以用于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的相关指标之一,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糖、血脂异常流行病学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体检者共1064例,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仪对其血糖以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查,并分析其血糖、血脂水平异常危险因素。结果 目前血糖、血脂异常分布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性别、超重、职业、吸烟、研究以及文化程度均是造成血糖及血脂水平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血糖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影响因素众多,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针对高危人群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DCVD)的患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 2 68例心脏病患者按年龄分为 3组 ,经心脏超声诊断仪检查 ,检出DCVD 75例 ,分析DCVD与年龄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疾病以及血脂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5 0~ 5 9岁组与 60~ 69岁组及 70岁以上组DCVD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0 0 5 )。DCVD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及糖尿病者最多 ,并伴有血糖、血脂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升高。结论 :DCVD可能是机体老化与其他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