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例输入性恶性疟二次再燃的发病与治疗情况调查,寻证输入性恶性疟出现再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推进消除疟疾工作。【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患者血样制作血涂片进行疟原虫镜检、疟疾快速诊断实验检测恶性疟原虫特异性抗原(RDT)、巢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结果】该患者从2008年始有明确的多次的非洲和东南亚出差史,具有寒战、高热、出汗后退热等典型疟疾症状,实验室RDT、血涂片、PCR检测均为恶性疟阳性,被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患者2016年12月19日首次发病,经青蒿琥酯治疗后体温正常,但3周后再燃发病,继续青蒿琥酯抗疟治疗后体温正常,本次发病是患者第2次再燃发病,经联合抗疟用药后痊愈。【结论】输入性疟疾比例逐年上升及其再燃病例增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管理,根治传染源防止传播,已成为当前消除疟疾阶段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恶性疟配子体发生、发展原因及检出经过。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疟疾血检结果对1例疟疾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报道了1例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诊疗情况。患者非洲务工1年,感染疟疾数次,回国前再次发病并在当地抗疟治疗6 d,10 d后回国再次感到发热、出汗、头痛。到乳山疾控中心采血镜检,后经威海市疾控中心复核及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确诊为恶性疟。因为及时给予患者科泰复药物治疗,痊愈,3个月随访,未见异常。结论由于近几年对疟疾认识的提高,早发现早治疗使得恶性疟很少发展成配子体,因此恶性疟配子体的检出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贵阳市首例输入性外籍疟疾疫情,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8月贵阳市首例输入性外籍疟疾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处置资料。结果该病例于2019年8月23日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境,8月29日在贵阳市因发热住院治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临床症状,判定该名外籍病例为境外输入性疟疾;根据疫点蚊媒监测数据判定为无传播可能的疫点。该病例经积极救治后痊愈,所有同行人员未出现类似症状,未发生继发病例。结论输入性外籍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规范抗疟治疗验证了贵州省、贵阳市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对来自疟疾疫区的回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进一步扩散.方法 接卫生部门电话通报后,对2例确诊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结果 通过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并采取疫情监控、卫生处理、宣传教育等处理措施.结论 目前,各类输入性传染病疫情越来越严重,许多...  相似文献   

6.
周庆荣 《浙江预防医学》2014,(12):1252-1253
目的对江山市发生的1例输入性疟疾和登革热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在柬埔寨工作,有蚊虫叮咬史和疟疾、登革热患者接触史;血涂片镜检间日疟原虫阳性,登革热病毒IgM抗体呈阳性;经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患者为输入性疟疾和登革热感染病例,由于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无二代病例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山西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控策略,为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发现的2例疑似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2例病例均有疟疾流行国家生活工作史,有间歇性高热、寒战、大量出汗等症状,实验室血液涂片查见疟原虫,疟疾胶体金法初筛疟原虫阳性,综合分析后,确诊为输入性疟疾。结论山西口岸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威胁,需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强化各级医疗单位和临床医生对疟疾等传染病的认识,降低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四川口岸从回国劳务人员中连续发现恶性疟疾病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加强对来自来疫区的回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防止输入性疫情进一步扩散。〔方法〕对2006年6月19 ̄21日发现的4例疑似疟疾病例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例病人均有疟疾流行病区(尼日利亚)生活工作史,有疟疾样症状和抗疟治疗史。此次发病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寒战、高热、大量出汗,其中2例有脾肿大;实验室检测结果:pf( )、p( )、c( ),提示为恶性疟感染;血液涂片查见恶性疟原虫。综合分析后,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疾。〔结论〕目前,国内已发现不少由境外疟疾流行区感染的疟疾病例,许多地区受到输入性恶性疟疾的威胁。各级医疗单位和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疟疾等传染病的认识;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制定有效措施,以达到防止传染病传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治中存在问题。方法收集2003年3月-2010年12月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实验室确诊的疟疾病例,并收集患者曾在外院门诊或住院病历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对确诊的疟疾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给予规范治疗。结果 66例输入性疟疾病人,其中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6~58岁,平均年龄34.9岁。农民占68.2%,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商贸等职业占31.8%。间日疟占71.2%,恶性疟占24.2%,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占4.6%。外省输入性病例占39.7%,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病例60.3%。本省居民占86.4%,外省居民占12.1%,外国居民占1.5%。本省居民外省感染16例(24.2%),本省居民国外感染42例(63.6%),外省居民外省感染7例(10.6%),外国居民国外感染1例(1.5%)。发病距确诊时间最短者为3d,最长者240 d,平均22.3 d。曾在外院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伤寒、败血症感冒等20种疾病。结论输入性疟疾误诊、漏诊较为普遍,应加强临床医生对疟疾诊断、治疗和疟原虫镜检技术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2015年驻马店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展趋势,有效预防和控制输入性疟疾在本市的影响。方法材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每个病例的详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由非洲国家的疟疾流行区输入,其中7例恶性疟和2例间日疟。9例疟疾病人经过规范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多为恶性疟疾,早发现,早治疗对恶性疟疾的救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武汉市东西湖区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治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37例输入性疟疾,恶性疟35例(94.59%),卵形疟2例(5.41%);除发热外,畏寒占54.05%、寒战48.65%、出汗29.73%、头痛37.84%、恶心呕吐62.16%、腹泻18.92%、肌肉酸痛13.51%;此组患者误诊率54.05%;经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哌喹及伯喹联合治疗,第4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占90.91%,第6d外周血涂片疟原虫检查转阴者占84.38%,至23d累计32例(86.49%)患者治愈出院,复燃1例(2.70%)。结论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必须加强疟疾诊断防治知识教育和镜检技能培训和考核,保持对输入疟疾的发现与诊治能力。青蒿素类药物联合治疗输入性疟疾疗效可靠应予坚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6—2013年25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疟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恶性疟病例均有蚊虫叮咬史和有非洲地区居留史,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畏寒、大汗、呕吐、贫血、血小板数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在蒿甲醚联合伯氨喹治疗后,25例恶性疟均获痊愈,无输入性恶性疟传播。结论菏泽市输入性恶性疟以有非洲旅居史,青年、中年男性为主,近年来发病有所增加;恶性疟诊断主要依靠反复外周血涂片检测;蒿甲醚联合伯氨喹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百色市报告的1例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并防止输入性病例出现死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有明确的外出非洲史,驻地为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发病,血检、PCR证实恶性疟原虫感染阳性。百色市2009年至2017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推断病例为境外感染本地发病,回国后多次就诊未能及时诊断是导致患者发展成为重症疟疾的主要原因。结论 百色市辖区内需加强临床医生对疟疾知识的培训以及境外返乡人员的监测力度,尽早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并及时治疗,以防止输入性继发病例以及重症甚至死亡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均有蚊虫叮咬史,但其中有1例未到过恶性疟疾高发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疼、恶心或呕吐、腹痛、腹泻、黑便、腹水、黄疸、贫血、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黑尿热等表现。使用"双疗程"抗疟治疗,治愈10例,死亡2例。结论恶性疟疾早期临床表现复杂,且合并症繁杂多样,易误诊。临床上遇有在疟区生活、工作、旅游过的人员,一但出现发热,应及时行血涂片或骨髓穿刺检查,以免延误诊治。使用"双疗程"抗疟治疗,可有效减少再燃。此外成都地区存在传播恶性疟疾的按蚊,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疾继发病例甚而流行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境外输入性恶性疟患者临床特点及青蒿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合理规范用药,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收集武汉市省级疟疾定点医院收治的116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青蒿素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入性恶性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并发症较多,主要为发热、纳差、贫血、黄疸等;使用青蒿素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退热中位数为2d,疟原虫转阴中位数为3d,临床症状缓解中位数为3d;109例普通型恶性疟采用青蒿素复方口服或青蒿琥酯针剂联合青蒿素复方口服治疗,其中30例口服青蒿素复方治疗1~4d, 1例复燃;79例青蒿琥酯针剂联合青蒿素复方口服治疗4~6d, 4例出现复燃。7例重症病例采用青蒿琥酯针剂联合口服多种青蒿素复方长疗程大剂量后均治愈,总治愈率95.69%(111/116)。结论患者以口服和注射青蒿素杀灭疟原虫治疗恶性疟安全有效,治愈率高,但部分患者停用青蒿素类药物后出现疟原虫复燃,为遏制患者重症和抗药风险,应"规范、全程、足量"使用青蒿素类药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地分析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治疗病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意见。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个案调查表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地区输入性病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患者均为中青年低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男性。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大多有乏力、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实验室检测主要特点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下降,肝肾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方案中青蒿素+氯/伯喹联合治疗有效率最高(100%),各方案治疗有效率、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一青蒿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低于其他治疗方案的病程。结论提高镜检能力、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是确保输入性疟疾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根本。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疟疾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有效地采取服药、防蚊等预防性措施,提高该人群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降低输入性疟疾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徐州市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疫情,提出现阶段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徐州市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疫情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2010-2012年发生输入性恶性疟共40例,分别为12、11、17例。病例均为男性,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分布在出国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区,病例主要是出国劳务人员。40例恶性疟均为境外感染,临床表现为高热,发热时间不规则,部分患者有胃肠道症状;37例患者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结论徐州市输入性恶性疟有增多趋势,应加强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国内的传播,探讨输入性疟疾的处置方式。方法对来自疫区归国人员进行疟疾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现疫情后的处置。结果从赤道几内亚回国劳务人员中检出24例疟疾,结合流行病史,判定为输入性疟疾。疫情发现后,立即组成公共卫生人员的应急队伍进行处理。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对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快速处理疫情是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以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疟疾疫情概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输入地来源、发病类型、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和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共检出疟疾10例,均为非洲输入性病例,检出率为0.149/10万,以恶性疟为主。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患者全部为男性,大部分疟疾病例居住在农村,且文化程度较低。临床表现以高热和寒战为主要症状,热型以持续发热为主。10例病例中,发病时间到初诊时间最长20 d,最短0 d,平均5.4 d;初诊到确诊时间最长14 d,最短0 d,平均3.7 d。初诊为个体诊所的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例。治疗均采用全程足量蒿甲醚治疗,除1例患者死于脑型疟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大连市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应加强疟疾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疟疾的技能,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2008~2009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合肥市2008~2009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使用Epi_info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肥市2008~2009年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40例,主要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35.5岁,输入来源均为非洲。2009年疟疾发病到诊断时间较2008年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境外输入性病例的管理,特别是来自高疟疾流行区人群的管理、监测与病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