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首次提出“消渴肾病”新中医病名,在病因病机方面首创“毒伤肾络”学说,并创立了"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法。用此法治疗难治性消渴并证,如消渴合并顽固牛皮癣,消渴合并高尿酸血症,消渴脉痹兼瘀毒证,消渴酮证,消渴肾病兼水毒证等,均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说论治消渴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征教授自1997年开始研究消渴(糖尿病)并证毒论,先后创立了消渴肾病毒损肾络说、毒损肝络说、毒损脾络说、毒损脑络说、毒损心络说、毒损脉络说等项课题研究,自成体系,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消渴肾病毒损肾络说为南征教授之首创,他提出的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法及潜心研制的中药复方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方一直为临床所验用。  相似文献   

3.
朴春丽教授指出:“毒损肾络”是在传统的中医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西医学最新理论,针对,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而提出的。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临床常以解毒通络保肾及解毒通络调肝法为主,辨证施治并佐以辛味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消渴膜原论     
南征教授认为,消渴的病机是在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不调等各种因素下,损伤散膏,机体出现阴虚燥热,继而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湿浊痰瘀等基本症候。毒邪具有损伤、致变、顽固、秽浊、结聚、依附等多种特性,致病又有虚、瘀、郁、痰、湿、燥等特点,故易侵犯膜络,损伤脏腑,盘踞膜原,形成窠巢,影响气血水的输布,三焦失常,病延全身,形成消渴心病、消渴脑病、消渴肝病、消渴肾病等多种消渴并发症。治疗采用透达膜原,解毒通络导邪之法。  相似文献   

5.
南征教授认为,毒邪损伤肾络是消渴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毒邪盘伏于膜原是消渴肾病迁延不愈、传统疗法难以奏效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调散膏,达膜原这一临床治疗消渴肾病的新路径。丰富了消渴肾病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消渴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郁芝教授认为浊瘀痹阻肾络是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强调痛风性肾病发作期为痰浊痹阻、化火化毒,治以祛浊解毒、缓急止痛为主;缓解期因肾络血瘀、肾微癥瘕,治以活血消癥、化瘀通络为主;疾病后期因浊瘀痹阻同时兼见脾肾亏虚证,可兼补肾健脾.根据本病病机发展过程,确立祛浊活血的特色治疗法,并创立特色验方"痛风方",临证...  相似文献   

7.
丁艳怡  赵铎 《中医学报》2024,(3):600-605
郑绍周认为,胶质瘤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寒湿痰浊凝聚,毒邪阻络,癌毒氤氲弥漫,进而有形之邪痰核癌肿形成,且本虚标实贯穿疾病发展的始末。郑老提出,临证以扶正固本、化湿解毒、祛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并应分期治疗:初期未行手术患者,给予自拟补脾解毒方以健脾化痰、散瘀解毒;术后初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散瘀解毒方补肾固本、祛瘀通络;术后中晚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化浊抑毒方以固护脾肾、化瘀散浊;治疗同时还应重视情志的疏导。  相似文献   

8.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征教授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论治,首次以消渴肾病命名,并提出"毒损肾络"病机学说,认为毒邪从气街处侵入肾络,久而损伤肾间动气发为消渴肾病。  相似文献   

9.
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丰富。张老认为亚甲炎有毒性炎热、病邪亢盛、致病特异、易于从化等毒邪致病的病机特点。治疗方法有泄毒即宣表透毒;化毒包括清热解毒、化瘀解毒、化浊解毒;抗毒包括益气解毒、养阴解毒和温阳解毒。  相似文献   

10.
消渴日久,脏腑耗损,气阴两虚,精微化生过剩,津液输布失常,内生糖毒、浊毒、热毒,"毒"淫机体,挟糖毒耗损气血,挟浊毒黏滞缠绵,挟热毒灼营伤阴,致使血行不畅,"瘀"从"毒"化,共损目络,而成消渴目病。"毒瘀损络"为消渴目病的关键病机,解毒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解毒通络使水谷精微得以运化,津液输布恢复正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其濡养,从而改善消渴目病诸症。针对毒之成因和毒之特性,在解毒通络的同时,结合益气、养阴、化痰、清热等法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健脾益气使脾气强健,气血化生源源不息;养阴生津使阴精充足,肝肾之精源源不绝;祛除痰浊、清热解毒,使营阴充足不黏稠、血行流利不成瘀。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本病的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1.
消渴肾病即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日久致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的特异性肾损害,亦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吾师南征教授认为,消渴肾病的发生是消渴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积累日久,毒随邪生。毒、虚并存,正邪(毒)交争是消渴肾病的基本病理,毒损肾络,肾元亏虚,肾之体用俱病是消渴肾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章永红教授认为乳腺癌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毒内阻。其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化瘀解毒为辅。其中益气养阴法分别从脾胃肝肾论治,化瘀解毒法分别从瘀与癌毒论治,同时辅以饮食情志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解毒胶囊治疗消渴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活血化瘀为法,给予益肾通络解毒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糖适平,1片,日3次口服;黄葵,4片,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缓解胸闷胁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治疗消渴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浊毒理论归纳烟草燃烧所产生烟气的属性,认为其可分为体用两端,其在"用"为燥热毒邪,进入肺脏损害直接迅速;在"体"为湿重浊邪,进入肺脏损害积重缓迟。探讨吸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病机,认为其病机初期以燥毒犯肺为主,日久毒邪内积化浊,并基于肺脏络脉的生理特点探讨了烟草浊毒进入肺脏,引发COPD的病理过程。探讨了吸烟引发的COPD的治疗方法,认为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化浊解毒,根据病情所处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病程初期,可选用清燥透浊解毒之法以清润透表祛邪;病程中后期,浊邪之象尽显,应选用芳香化浊解毒法及祛湿化浊解毒;病程终末期,痰瘀与浊毒互结,则需选用化瘀散浊解毒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擅治多种疑难杂病,对肝胆病颇有研究,其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李教授依据"伏邪"理论,提出浊毒化瘀入络是乙型肝炎的核心病机,认为"浊毒内伏"是乙型肝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依病情发展和转归分为浊毒中阻期、浊毒入络期、及浊毒伤阴期。在治疗方面以化浊解毒贯穿治疗全过程,根据乙肝病毒感染初、中、末期加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养肝肾治疗法则,确立了化浊解毒,疏肝理气、化浊解毒,活血通络、化浊解毒、滋养肝肾三大基本法则,优化筛选并制定出的基本方药,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曹恩泽教授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证,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热毒、脉络瘀阻为主,常与本虚证互相兼夹出现。其创立清补通络法治疗IgA肾病,包括“补脾益肾,益气养阴”“清热止血,兼顾脾胃”“化瘀通络,贯穿始终”等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赵振昌教授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赵振昌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由虚损、湿浊、瘀血导致:以脾肾不足为起病的根本,病机关键为气阴两虚,湿浊和瘀血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临床上常相互夹杂致病,形成气阴两虚兼夹浊瘀证.因此,在治疗方法 上应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为主,自拟"滋肾泄浊通络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孙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案例,从病因病机、临证施治等方面总结归纳孙伟教授诊治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孙伟教授认为尿酸性肾病的病因是湿浊瘀滞,病机是脾肾衰败、浊瘀毒邪阻络,创"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具体施治时强调益肾健脾以固先后天之本,清利止痛以治其标,解毒泄浊以清其根源。孙师主要经验用药为生黄芪、潞党参、老苏梗、淮山药、制苍术、炒白术、土茯苓等,临证常随病情变化加减化裁。以"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验案所示收效良好。[结论]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泄浊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有降低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