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肢体骨肉瘤保肢32例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宏  池晓峰  杨东 《吉林医学》2012,33(9):1832
目的:探讨肢体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骨肉瘤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肢治疗(保肢组),与采用截肢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截肢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保肢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截肢组。结论: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疗效优于截肢手术治疗,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保肢治疗是肢体骨肉瘤早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成校 《医学综述》2013,19(11):1979-1982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生转移早,病死率高,其治疗一直都是世界难题。既往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20%左右。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从传统截肢手术到保肢手术,从新辅助化疗支持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到分子水平的基因治疗,从骨肉瘤细胞端粒酶靶向骨肉瘤干细胞治疗等,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新辅助化疗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在临床顺利、成功地开展,有效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可使患者免受截肢的痛苦,保肢手术已成为肢体骨肉瘤外科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灭活再植术的护理附属医院骨外科任秀春乔翠芬张聪关键词骨肉瘤;灭活再植术;护理骨肉瘤是骨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青少年。既往治疗多行截肢或离断术,不但造成病人肢体残缺和心理打击,而且疗效与同期保肢治疗无显著差异。因此,近年对早期骨肉瘤主张在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远端巨大骨肉瘤化疗的效果。方法:股骨远端骨肉瘤采取早期化疗+手术+术后加强化疗。结果:骨肉瘤转移速度较快,早期病灶有转移的化疗效果不理想。结论:股骨远端骨肉瘤应早期发现,早期化疗,必要时手术截肢。  相似文献   

5.
氮芥局部肢体灌注治疗胫骨成骨肉瘤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倪锁娣以往治疗成骨肉瘤大多采用单纯截肢的方法,即使行截肢手术,往往早期就会发生肺及其它部位的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20%。我院自1984~1990年共给5例胫骨成骨肉瘤病人进行了氮芥局部肢体灌注结合高温...  相似文献   

6.
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往以化疗及截肢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辅助化疗及修复重建外科的发展,目前化疗及截肢已逐渐被手术治疗所代替,同时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放射、基因、中药治疗,本文就骨肉瘤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肉瘤截肢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21例骨肉瘤截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因势利导,因人施护,为治疗创造良好的环境。结果:21例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抑郁和恐惧等,经过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除浆细胞瘤以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儿童骨肉瘤常采用保肢手术治疗,单纯截肢治疗约80%的患者因术后6~12个月发生早期血行转移或肺部转移而死亡。近20年以来由于化疗技术的应用和改进,儿童骨肉瘤特别是EnnckingⅡe期患者保肢生存率大幅度提高。早期诊断、改进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怀疑为患骨肉瘤患者用X线照片进行检查,以分析总结X照片在诊断骨肉瘤中的价值与和重点。方法选择我院6例疑似骨肉瘤的患者,对其进行X照片检查,通过检查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6例患者中有1例早起患者出现误诊现象,经再次确诊后进行截肢手术,其余5例进行相应手术治疗,随访中发现有1例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通过X照片检查早期骨肉瘤,较可能发生误诊,但大体上来说,X照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改进保肢治疗提高骨肉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一世纪以来,截肢手术一直是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5年生存率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近20年来,在化疗尤其是在新化疗的辅助下,保肢手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骨肉瘤过去5年生存率低于20%,而今5年生存率在50%左右,在国际几个有名的化疗中...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多发于青少年,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在70年代前主要以截肢作为治疗手段,生存率不足20%。随着化疗研究的不断进展,特别是新辅助化疗概念的提出,使骨肉瘤的治疗逐渐从单纯截肢手术演变为以保肢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无病生存率已达到66%~75%,从而使病人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本文概述了骨肉瘤化疗的发展过程,并就目前化疗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难点进行说明。目前化疗进入了平台期,5年生存率停滞不前,无论增大剂量或改变方案,仍有20%-30%的病人化疗效果很差,综合国内外各种化疗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我国目前骨肉瘤化疗学科领域尚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 ,预后差 ,早期的治疗以截肢为主要治疗方法。骨肉瘤灭活再植术保留了肢体 ,克服了原先治疗方法上的缺陷 ,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手术过程为治疗的主要阶段 ,现将 5 4例骨肉瘤灭活再植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1年 6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行骨肉瘤灭活再植手术的患者共 5 4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2~ 38岁 ,平均 19.2± 5 .3岁 ,手术时间 3.7~ 5 .1h ,平均 4 .4± 0 .3h。1.2 术前准备1.2 .1 患者准备 骨肉瘤发病以青少年为主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5岁.双足部多发性包块3年余入院.患者近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部多发性包块,经外院诊断为左第五趾骨骨肉瘤,要求手术截肢,因患者及家属均拒绝手术截肢未进行进一步检查.今感左足部小趾处包块疼痛、破溃并流出石灰样物来诊.  相似文献   

14.
骨旁骨肉瘤是骨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恶性程度较一般骨肉瘤低,截肢后效果较好。我院1964年6月至1981年4月,收治住院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骨旁骨肉瘤,术前均误诊。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19~33岁。肉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其中3例膝关节活动受限),股骨中段1例,胫骨近端2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5例有局部肿胀。骨旁骨肉瘤起源于骨膜或骨旁结缔组织,比较少见,临床易误诊。李瑞宗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医学家发明了一种医治骨瘤的新方法。以往对腿骨的瘤肿如成骨肉瘤,往往是采取截肢的办法来保存病人的性命,这样就会给病人造成终身残废。而新的医疗办法是可以保住患者的病骨,也就是说,可以不必做截肢或患骨移置手术而治愈。新的方法是先截下有癌细胞的病骨,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发展,骨肿瘤治疗认识正在逐渐深入,手术加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使四肢骨肿瘤截肢率明显降低。我科于2012年1月成功保肢治疗右侧股骨远端破骨细胞骨肉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比较骨肉瘤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 研究假体周围感染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骨肉瘤患者,记录患者个人和病情的各种信息,并随访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提取骨肉瘤保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比较清创灌洗、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截肢等手术方法控制感染的效果。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对骨肉瘤整体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3-2008年共183例Ennecking ⅡB期骨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为17人(9.28%), 其中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 例, 骨盆 3 例。感染发生时间中位时间为术后 8.9月(2.3-31.5月),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6%,多数为葡萄球菌 。共经历 25次手术,14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率为82.4%;3例患者截肢,保肢成功率为82.4%。不同手术方法感染控制率:清创灌洗术感染控制率为33.3%(3/9),一期翻修手术感染控制率为 50%(1/2);最终采取二期翻修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7/7)。最终采取截肢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3/3);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和无感染患者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85%,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9% 和55% (P = 0.04)。【结论】 从感染控制角度,二期翻修是治疗骨肉瘤术后假体感染有效方法;预后方面,术后感染患者的要好于术后无感染患者。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氨甲喋呤是骨肉瘤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之一,但目前国内尚缺氧甲喋呤的标准用量,作者初步探索适合我国人民体质的氨甲喋呤用量,本文报告12例骨肉瘤用氨甲喋呤作辅助治疗的经验,一次用量500mg~5000mg,平均1400mg,小于国外用量,用药间隔时间为7~90天,平均20天,其中3例后化疗时已有明显肺转移,化疗后,肺部转移瘤得到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其中1例截肢平面的右股静脉内还有未消除的瘤栓,但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占骨肿瘤总数的12.3%,好发于青少年.40岁以后发病多为继发性Paget病、放射性骨病、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以及多发性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部位多为膝关节周围的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肉瘤80%~90%发生于长管壮骨干骺端[1],干骺端骨肉瘤的好发年龄为15 ~25岁[2].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继而是全身恶病质表现.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截肢和手术切除,该病预后差,病人身心极度痛苦.采取以新法化疗-介入栓塞肿瘤血供-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化疗的模式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保肢机率,降低手术后肿瘤转移机率.本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左胫骨上端骨肉瘤并成功为患者实旌保肢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皮质旁骨肉瘤是比较少见的肿瘤,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1~1.7%(参看肿瘤1981;1∶30),占成骨肉瘤的3~6%。过去本病名称极不统一(参看Ann Surg 1951;123∶790及Bull New York Acad Med 1951;27∶165),1972年WHO命名为“皮质旁骨肉瘤”。近年,有关其临床、病理方面的文章较多,超微结构方面的文章较少。我们曾对1例皮质旁骨肉瘤行“放射灭活再植术”,术后半年复发而截肢。对二次手术的标本分别进行了电镜观察,现就皮质旁骨肉瘤的超微结构及其复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