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88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各94例,观察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观察6mo。干预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测评两组的尊医行为。结果6mo末,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按时检查、运动疗法遵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检测遵医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进行家庭干预,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对2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年进行问卷和访问调查,以观察患者在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遵医率及生化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集中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按需施教,即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及空腹和餐后2h血糖测定。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遵医行为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率,改善糖代谢,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秋红  刘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88-229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Ⅰ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作用以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作用。方法对某社区的120名Ⅰ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运用患者依从行为量表以及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量表对其评价。结果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有显著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社区Ⅰ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明显,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了血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整形美容受术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受术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将210例受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受术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比较2组受术者焦虑程度、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手术效果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受术者围手术期焦虑值低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对手术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整形美容受术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系统化心理干预,可减轻受术者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社区家庭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5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比较访视前后其遵医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家庭访视后较访视前患者遵医情况改善(P〈0.01),血糖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订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督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糖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护理行为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人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前紧张、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单纯性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给予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无术前心理干预,对两组术前紧张和术后遵医行为及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前紧张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遵医率也呀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彭玉容 《当代护士》2006,(11):31-31,34
目的 对中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将90名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实验组实行定期随访,发放病情追踪卡并随时电话咨询。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5个月后分析2组遵医行为效果。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出院后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群 《当代护士》2007,(2):31-31,38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0名高血压患者厦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但无论带教老师还是全科医师对全科医学理念认识不足,导致类似专科医师的培训模式。针对全科工作特点,在培训过程中需将全科医学理念始终贯穿于培训中,本文对全科医师的任务、角色和能力进行总结,强调全科医师要培养预防和诊疗慢病能力,加强急诊的处理和转诊的判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价进行培训考核,同时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倒班对护士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分析总体幸福感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聊城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从事临床一线的倒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回收.调查工具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婚姻质量问卷、社会支持、艾森克个性量表等.结果 (1)不同年龄、职称的护士总体幸福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总体幸福感与婚姻质量、社会支持以及艾森克个性量表中的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都显著相关(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是神经质、亲友关系、支持利用、精神质、客观支持、内外向、婚姻满意、经济安排.结论 (1)年龄越大、职称越高,护士的总体幸福感越强;(2)总体幸福感与婚姻质量、社会支持、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3)倒班护士的总体幸福感受神经质、亲友关系、支持利用、精神质、客观支持、内外向、婚姻满意、经济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其中神经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instigated by the paucity of knowledge relating to the work of nurses employed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Australia and the phenomenal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nurse rol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mailed surve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ractice nurses within one Division of General Practice in South-East Queensland, sought, among other things, their views about the current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nursing to general practice. Eighty-four out of 164 (51%)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37 out of 67 (55%) practice nurses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ractice nurses appreciated the value of nursing services in general practice and would sanction the employment of more nurses especially for the purpose of preventive care. The majority of nurses were agreeable to the notion that the nurse's role could, and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e autonomous functioning while most of the doctors were amenable to some extension of nursing practice but reticent or opposed to any independent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