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宋桂华 《新中医》2005,37(2):70-71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麻疹病毒是其病源。自从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接种,使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是农村地区小儿未普及疫苗加之管理不妥,使麻疹仍有散发,而小儿非典型麻疹在临床中逐渐增多,易误诊误治。本院在1999年1月-2003年4月间,收治小儿非典型麻疹8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明 《中国中医急症》1999,8(6):250-25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U病房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的45例MODS患者从严重程度评分、脏器功能失常数目、受损脏器的先后顺序及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总病死率53.3%,其中2个脏器功能失常病死率为23.8%,3个脏器功能失常病死率为55.6%,4个脏器功能失常病死率为85.7%,显示2~4个脏器功能失常病死率较有关文献报道为低。结论:集中监护与强化医疗同时配合中医中药,改善了MODS的预后,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显示了中西医结合在危重症急救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占林 《山西中医》2001,17(6):39-41
195 8年冬 ,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的指示 ,山西医学院党委决定筹办山西省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党委赵苏书记任该班主任兼支部书记 ,高贵生同志任秘书。党委会书记找我谈话 ,决定调我参加该班学习兼支部副书记并协助班里工作。从此 ,我走上了学习、研究中医的道路。195 9年春 ,太原地区麻疹大流行 ,因疹出不透 ,麻疹合并肺炎的很多 ,死亡率高。我的两个女儿都患了麻疹 ,病情较重 ,其中二女儿为麻疹合并肺炎 ,当时最好的药是青霉素 ,但疗效不佳。实在没有办法 ,请西学中班教师宁绍武老…  相似文献   

4.
春季的气侯温暖、潮湿,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白喉、麻疹、百日咳、非典型肺炎、猩红热等疾病,均在春天流行。要预防这些传染病就必须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这里提供一些具有调补气血,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药膳方:  相似文献   

5.
姜会鲜  刘翾  王辉 《光明中医》2007,22(9):76-7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眼结膜炎、麻疹结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自从普通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大规模流行得以控制,但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使得易感性增加.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且发病年龄也渐趋成人化,我们医院自2002年5月-2006年4月共收治麻疹病人32例,63%为18岁以上成年人,经应用抗病毒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傅晓莉  尹洁 《四川中医》1999,17(10):44-45
冷性等麻疹是由于外界温度明显下降,寒冷刺激引起的尊麻疹t”。本病多呈慢性改变,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我们于1998年2月十。。5门对我院就诊的SO例冷性等麻疹患者,采用单味虫草粉(免煎剂)加赛庚吹进行治疗,并与赛庚院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将治疗结果报告ho下。至病例资料病例选自我院变态科门诊80例冷性尊麻疹患者,病程在1月以上,具有每遇寒风或冷水刺激后发作或加重,局部皮肤红斑、风团。瘦痒,尤以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为重。同时具有得暖则减,口不渴,舌质谈,苔白,脉浮紧,属风寒束表及肺肾阳气虚弱的证候‘’、…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症肝炎临床病死率很高,预后极差。应用中西医结合多途径治疗使病变坏死的肝脏组织通过再生与修复,可提高存活率。我科从1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5例均为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全面开展了麻疹及其併发症的防治工作,麻疹的发病率、麻疹合併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較解放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在麻疹合併症中以併发肺炎者为最常見,病情比较凶险,病死率很高,近年来,虽有显著下降,但仍在10~20%左右。因此,如何防止麻疹肺炎的发生,提高麻疹肺炎的  相似文献   

9.
戴飞跃  何军锋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51-2352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尽管随着CT检查技术的普及。脑出血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但临床致残率、病死率仍没有根本改善。目前,西医保守治疗缺乏理想的消除血肿的药物,甘露醇等脱水荆降颅压作用十分确切,对挽救患者生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春天天气潮湿,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白喉、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脑等疾病,都是在春天流行。要预防这些传染病就必须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选服些具有调补气血、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药膳。  相似文献   

11.
挑战—选择—坚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 0年 7月 3日上午 ,我非常高兴地收到了来自我国著名高等医学学府中山医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这是我医学生涯中最重大的转折点。我攻读的专业是病理生理学 ,导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侯灿教授。回顾十多年来的历程 ,我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经历了挑战—选择—坚定  相似文献   

12.
我和中西医结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毕业于中医院校 ,分配至基层医院 ,当时特定的形势及医疗实践教育我、引导我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 ,至今已 3 6年 ,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当时正值“文革”期间 ,有真才实学的权威、老师多数被打倒。我出身不好 ,不许“搞革命” ,只许“促生产” ,所以较早就承担内科病房工作 ,急、危、重症病人多 ,风险大。在“阶级斗争”甚嚣尘上的年代 ,临床救治只能成功 ,不许失败 ,否则扣上“阶级报复”的帽子 ,比当今医患摩擦、经济索赔 ,更为可怕。记得有 1例慢性支气管肺气肿伴肺心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后 ,未及时治疗 ,来院后发展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3.
1 中西医结合“抗老”研究1960年我从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班毕业后 ,领导重新安排我去临床工作。当时正赶上“大搞慢病快治” ,在接触病人过程中 ,见到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甚至“一人多病”。这使我联想到老年病与衰老的密切关系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老年病 ,应当注意“抗老”。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 ,逐渐萌发了研究抗衰老问题的兴趣。1975年领导让我筹建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为了确定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 ,我曾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反复酝酿后认为中医讲“理法方药” ,从“治法”研究入手可以点带面。最初是研究“益气养血法 (当归补血汤为主 )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 7月是本刊中文版创刊 2 0周年的纪念月 ,承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和支持 ,本刊已由幼年步入青年 ,并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她应有的作用。为了庆祝 2 0周年来的历程 ,本期特开设“我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栏目 ,刊登部分专家学者来稿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道路上的回顾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6年 ,我由天津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来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 ,在职学习中医 ,1958年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62年来到广安门医院外科担负起泌尿外科的治疗研究工作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坚持了中西医结合艰苦的开拓和探索之路。当时国内尚未开展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工作 ,没有经验可供参考 ,没有老中医和专家指导 ,在十多年时间里 ,独自一人 ,管 10张病床 ,每周 6次门诊 ,两次膀胱镜检查造影和手术 ,工作是超负荷的 ,工作条件很差 ,膀胱镜插导管后要背起病人去做逆行造影。当时 ,我是经过西学中的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认识到…  相似文献   

16.
开发砒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科自 1972年以来从民间验方砒霜治疗皮肤癌有良好效果中得到启示 ,经过 12 0 0多例各类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最为有效。由复方简化至单味砒霜乃至改变给药途径成为亚砷酸静脉注射液。进一步得到分子水平的解释 ,而被国际诸多学者所公认。砒霜是由“砒石”经过升华而成 ,其化学成分为As2 O3。《本草纲目》记载 :“砒霜能除烂肉、蚀瘀腐瘰疠” ,“性辛、大热、有大毒”。因而医生对此慎之又慎 ,不愿轻易使用 ,即使用于临床也只限于口服或外用 ,制成静脉注射液治疗白血病 ,我们是首创。近代研究证…  相似文献   

17.
由感而发,对中医药精确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德国著名临床化学家GerdAssmann教授之邀 ,1993年新年伊始我就开始了赴欧求学之旅。当踏上这个令我仰慕已久、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优美的环境、哺育着诚实的德意志人民的土地之后 ,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 ,我的科研项目很快取得了进展 ,首次发现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基因若干新的突变位点 ,并分别阐明了它们各自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这一工作曾在 1994年美国心脏年会上交流并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有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Circulation》。虽然此次赴欧求…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炎性阻塞占女性不孕的30%-40%,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输卵管阻塞由输卵管本身病变与周围病变引起,二者常并存,病变原因以炎症为主。消除炎症,疏通管腔,恢复输卵管功能,是治疗此类不孕的关键。笔者对疏通汤及输卵管通液术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应以积极有效的内科综合治疗为主,特别是在急性期,最好采用对机体干扰小的措施,以免加重全身循环、代谢紊乱。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关键是抑制胰酶分泌,纠正内环境紊乱,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和减轻胰外器官的损害,可减少或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8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