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观察Dick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施行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对手术前后损伤椎体的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随访3~48个月(平均10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无丢失,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现象.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评定显示除1例术前为A级者无恢复外,其余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好.术后早期行床上功能锻炼,晚下床活动则是防止断钉及脊柱畸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骨折类型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恢复程度。结果 56例经12~36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下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明显后突畸形发生。结论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可以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和椎管容积,为受伤脊髓修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观察7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的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椎体前后凸高度分别由术前的4I.4%和90.0%恢复至术后的82.6%和95.1%;椎体后倾Cobb角由(16.8±4.4)°矫正为术后的(1.3±1.0)°(P<0.01);术前侧凸由(3.6±2.1).矫正为术后的(0.5±O.3)°(P<0.01).Frankel术前A级18例,B级32例,C级14例,D级14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16例,D级30例,E级20例(P<0.00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早期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能很好的恢复脊柱的解剖序列,减压充分,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后路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对椎管减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胸腰段爆裂骨折应用后路撑开复位间接减压治疗45例,从影像学方面分析疗效。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腰椎后凸畸形(Cobb's角),椎管的正中矢状径的变化。并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51%恢复到术后92%;伤椎后缘高度由术前56%恢复到术后93%;Cobb's角由术前28.6恢复到术后5.8。椎管受压程度,删除椎管开放减压4例,余受压的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58%恢复到89%。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后路撑开复位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对椎管减压的疗效满意,术中C臂透视分析影像学椎体后缘骨块形态有助于提高椎管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AF系统整复压缩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的观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量化评价AF系统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椎体高度椎管截面积的效果。方法 :测量AF系统治疗的 72例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术前后影像。统计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资料。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 ( 96.5± 2 .3 ) %后缘高度恢复至 ( 98.2± 0 .9) % ,Cobb角恢复至 ( 5 .4± 1.5 )° ,椎管截面积恢复至 ( 97.2± 2 .1% ) ,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术后随访 0 .5~ 3 .5年 ,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定 :60例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 ,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伴椎管侵占的A3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参数,探讨其与后路间接减压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58例伴椎管侵占的A3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程度分为复位组(45例)和复位不良组(13例),复位不良组加做半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病例的骨折相关参数,包括术前伤椎椎体压缩比、术中伤椎高度恢复程度、术前节段后凸角、术前骨折块位于后壁的位置、术前骨折块翻转角度、术前椎管侵占率、术前骨折块高度与伤椎体后壁高度比值、术前骨折块宽度与伤椎椎管横径比值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危险因素。结果:复位组的术前伤椎椎体压缩比、节段后凸角及椎管侵占率分别为(34.98±6.06)%、20.64°±3.04°及(46.65±15.99)%,复位不良组分别为(43.20±12.80)%、24.80°±3.71°及(64.70±18.90)%,复位组均小于复位不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组的术中伤椎高度恢复程度[(89.31±6.78)%]大于复位不良组[(65.8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术前骨折块翻转角度、骨折块位于后壁的位置、骨折块高度与伤椎体后壁高度比值、骨折块宽度与伤椎椎管横径比值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伤椎椎体压缩比、节段后凸角、椎管侵占率及术中伤椎高度恢复程度是影响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伴椎管侵占的A3型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前伤椎椎体压缩比、节段后凸角、椎管侵占率及术后伤椎高度恢复程度是影响后路间接减压术后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程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AF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808例,其中椎体屈曲压缩型骨折434例,爆裂型骨折217例,骨折脱位型157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72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1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111例。结果经1-6年随访,根据手术前后X线摄片测定椎体前、后缘高度,前缘术前平均高度48%,术后96%。后缘术前平均高度93%,术后98%。Coob角术前23^o,术后降为2^o,完全性神经损伤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30例,无恢复23例,不完全神经损伤完全恢复73例,大部分恢复38例。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的良好器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76例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病例。其中T113例,T1219例,L;40例,L214例。根据AO胸腰椎骨折分类,A型骨折34例,B型骨折7例,c型骨折35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分级,A级14例,B级14例,C级38例,D级5例,E级5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评分均大于4分。采用后路减压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66例,前路减压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10例,其中多节段固定31例,单节段固定45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D评分标准和脊髓损伤ASIA分级结合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变化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并对术前和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ODI术后平均手术改善率为62.5%,优良率为69.8%;术后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椎体骨折节段、损伤程度、AO分类及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术中椎管彻底减压,恢复和重建椎体高度,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可避免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成如 《颈腰痛杂志》2008,29(5):441-442
目的评价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间采用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6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一年,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术后的95%,椎体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80%恢复到术后的95%。结论BASI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评价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SF手术治疗 4 3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 ,其中探查椎管 2 5例。结果 骨折接近解剖复位 ,椎管得到有效减压。神经功能(Frankel分极 )提高 1~ 2级 32例 ,提高 3级 1例。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提高 4 0 % ,Cobb角平均纠正2 2 5°。结论 SF内固定能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和椎体高度 ,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