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ox-LDL水平,观察患者发生卒中后的氧化应激情况。方法:收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4年5月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186例,进行ox-LDL检测及相关因素(包括SSS-TOAST、NIHSS、CRP、LDL、DBIL、UA)分析研究,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与SSS-TOAST的关系、评价NIHSS评分与UA、CRP、DBIL、ox-LDL的关系。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与SSS-TOAST分型的差异性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类型与小血管闭塞类型、病因不确定类型间的ox-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栓塞类型与病因不确定类型间ox-L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系统NIHSS评分与UA、CRP、DBIL、ox-LDL的差异性比较:NIHSS评分分轻度、中度、重度三组,CRP在轻度、中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与重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在轻度、中度、重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x-LDL在轻度、中度、重度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BIL在轻度、重度之间有差异有统一计学意义(P<0.05)。结论:1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密切相关。2ox-LDL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3CRP是ox-LD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住院患者或门诊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水平。试验组按(NIHSS)卒中量表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成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另按血尿酸水平分成血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治疗第10~14天再次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重度组血尿酸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P<0.01),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1),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1);3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组治疗有效率>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尿酸水平高低与病情呈正相关,且尿酸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血清CR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或MRI检查。结果对照组CRP:6.37±1.08 mg/ml,IL-6:0.12±0.09 ng/ml;实验组CRP:16.29±0.58mg/ml,IL-6:1.68±0.96ng/ml,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灶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5)。结论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灶范围大小、病情变化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蛋白C、蛋白S、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分为缺血性卒中组(68例)和出血性脑卒中组(72例),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140例脑卒中患者随访6~12个月,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64例)和重度组(45例)。检测各组受试对象蛋白C、蛋白S、CRP、Hcy、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并计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蛋白C、蛋白S、CRP、Hcy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CRP、Hcy显著高于对照组[(23.8±3.1)mg/L,(24.1±3.6)mg/L比(5.7±0.5)mg/L;(39±4)μmol/L,(40±5)μmol/L比(28±3)μmol/L](P<0.05),缺血性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间CRP、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CRP、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47.3±5.8),(28.7±3.4)mg/L比(17.9±2.5)mg/L;(45±6),(41±5)μmol/L比(30±4)μmol/L](P<0.05),重度组CRP、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P、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36,0.538,P<0.05),蛋白C、蛋白S与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相关性(r=0.057,0.085,P>0.05)。结论 CRP、Hcy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CRP、Hcy检测能够作为评估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分别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经诊治明确的55例ACI病人作为ACI组,并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18例)、中型组(26例)和重型组(11例).将同期5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Fib、D-D、CRP和UA.观察血清Fib、D-D、CRP和UA水平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病人血清Fib、D-D、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UA水平在AC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I病人组中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Fib、D-D、CRP水平呈现出逐级增高的趋势(P<0.05~P<0.01).血UA在ACI病人分组中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D-D、CRP水平有相关性,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50名(发病在72小时之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浓度的差异,进一步比较病例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吸烟两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高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吸烟患者的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结论:CRP、Hcy的水平均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及三酰甘油(TG)水平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重度28例、轻度42例)与入院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CRP、GLU、TG水平,分析比较测定的指标与急性胰腺炎腹痛、呕吐、高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RP、GLU及TG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胰腺炎组CRP、GLU及TG水平均高于轻度胰腺炎组;观察组中全部轻度胰腺炎患者腹痛、呕吐、高热、恶心持续时间均短于重度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与CRP、GLU及TG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应用CRP、GLU及TG水平联合测定效果显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探讨CRP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确诊的患者,分为脑出血组(ICH组),大面积脑梗塞组(LAI组)及腔隙性脑梗塞组(L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将患者又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检测患者入院24h内血清CRP。结果所有病变组的CRP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CH组与LAI组较LI组显著升高(P<0.01),LAI组明显高于ICH组和LI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较轻度者血清CRP明显升高(P<0.05或0.01)。死亡患者的CRP值显著高于其他病人(P<0.01)。结论脑卒中的发病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急性炎症反应标记物CRP可作为脑血管意外的观察指标之一,能反映病人的病情及预后,为临床观察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袁文静  任优梅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74-127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期间收治的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院前急救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昏迷程度.结果:观察组院前延迟时间、转至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7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昏迷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能够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时间,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昏迷情况,改善疾病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醇(SOD)及丙二醇(MDA)等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和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MOD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SO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和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同时还可有效缓解机体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淮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TC、LDL-C、TG及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05%(32/41)](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缺损组(n=36)、中度缺损组(n=84)及重度缺损组(n=30),并根据患者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1)与预后不佳组(n=89);比较不同研究对象间血清Hcy、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Fib水平分别为(19.64±5.49)μmol/L、(4.35±1.42)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3.61)μmol/L、(2.79±0.6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Fib水平在轻度缺损组为(15.14±2.19)μmol/L和(4.06±0.22) g/L、中度缺损组为(18.79±2.46)μmol/L和(4.25±0.33)g/L,重度缺损组为(24.13±2.71)μmol/L和(5.46±0.29) g/L,三组患者的Hcy、Fib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cy、Fib水平分别为(21.68±7.63)μmol/L和(4.98±1.24)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7.24±6.19)μmol/L和(4.21±1.3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Fi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Hcy、Fib水平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具有溶栓适应症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5例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14 d末的NIHSS评分分别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TT、APTT、PIB、P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β、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相比,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能够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头颈部螺旋连续扫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对照组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再根据头颈血管动脉狭窄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每组各40例。比较各组血清Hcy、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6例,缺血性脑卒中112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2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所有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并比较不同HCY水平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关系.结果 148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69例、52例与27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23.28±7.24)μmol/L和(22.34±8.46)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6±4.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P<0.05);重度、中度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43.02±10.36)μmol/L、(29.12±10.21)μmol/L和(18.82±9.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HCY水平等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HCY(+++)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为37.78%,明显高于HCY(++)组的20.41%和HCY(+)组的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比较入院后第2日、第1周、第2周、第3周HAMD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脑卒中患者中抑郁49例,发病率为40.8%,轻度抑郁患者12例(10.0%),中度抑郁患者21例(17.5%),重度抑郁患者16例(13.3%);治疗后1、2、3周轻度抑郁、中度抑郁与重度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单纯脑卒中组、轻度抑郁组治疗后1、2、3周SS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SS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5.102,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发病率,抑郁状态加深与神经系统的缺损相关,尽早进行抑郁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周,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血液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则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液指标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络熄风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之间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56)与对照组(n=56)。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通络熄风汤。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ADL评分,血清NSE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07%)高于对照组(75.0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低于治疗前(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高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治疗后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水平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NSE水平治疗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均无发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通络熄风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明显,并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30-832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和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于治疗1周时采集2组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时血清CRP、IL-6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Ranki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2,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并恢复神经功能缺损,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