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肝脏血和平滑肌脂肪瘤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US,CT,MRI和DSA的特征及其病理组织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前瞻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US,CT,MRI和DSA的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所见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4例均为单发肿瘤。术前3例诊断准确。US:4例均断边界清楚,形态规整,不均匀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见其中3例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血流。CT:低密度,其中2例见散在分  相似文献   

2.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附20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表现,并且对比超声、CT检查,笔者认为MRI具有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能力,当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脂肪成份为主时,为长T_1、长T_2信号,而当以平滑肌血管成份为主时,则在SE长TR/TE序列中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3.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综合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8例FNH的US、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综合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3例FNH邻近的肝被膜皱缩。5例FNH具有典型的US、CT和MRI表现,表现为较均匀的等回声、等密度和T1W小等信号、T2WI上等或稍高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轻或明显强化,延迟期瘢痕轻度强化,此5例术前诊断正确;3例影像表现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MRA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孔区肿瘤(颈静脉球瘤2例、神经鞘瘤2例、脑膜瘤1例)病人行MRI和TOF法MRA检查,应用1.0T超导MR系统,在常规MRI基础上采用2D或3DFISP序列和MIP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取MRA图像。4例有CT,3例有DSA资料。结果:MRI显示了全部病灶和颈静脉孔的扩大与破坏,准确定性诊断了4例,结合MRA后,5例均正确定性诊断。颈静脉球瘤的MRI瘤内流空征和MRA血管团块征颇具特征性。神经鞘瘤与脑膜瘤的MRI信号有别,且前者易囊变,两者MRA均未显示肿瘤血管。结论:MRI,尤其结合MRA对颈静脉孔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脏肺吸虫病变综合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肝脏肺吸虫病变的MRI、CT和超声(US)检查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组织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7例直径3cm以下肝脏肺吸虫病变的MRI、CT和US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7例均为单发病变。US均表现为低回声,彩色多普勒示病变内未见血流频谱;CT上6例呈低密度,1例为等密度,注射造影剂后病变内大部分无强化,周边轻度强化;MRI上4例呈稍长T1、稍短T2信号,3例呈稍长T1、等和稍长T2信号;5例注射Gd-DTPA,病变周边均可见轻或中度强化,病变内大部分无强化。大体标本上病变呈边界清楚的灰黄或灰白色结节,4例呈多结节融合状,有部分或完整的纤维包裹;大体和组织切片示:病变内有含凝固坏死物的多房性小囊腔或穴道形成及较多的夏科雷登结晶和嗜酸粒细胞。结论:稍短T2信号是肝脏肺吸虫病变的重要征象。稍短T2信号的病理基础为凝固坏死。凝固坏死多呈稍长T1、稍短T2信号,也可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  相似文献   

6.
Moyamoya病的MRI和MRA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探讨MRI和MR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5例Moyamoya病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年龄4-49岁20岁以下者11例。应用 Siemerns 1.0T超导型MR系统行SE序列MR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A。均有SE序列T1W1和T2WI,14例有3D-TOF MRA,1例有DSA,6例有平扫CT。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MRI及DS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行MR平扫及腹主动脉、肾上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6例MR表现均为长T1长T2信号,2例见囊变和坏死信号。5例主要波及肝右叶和肾上极,1例主要波及胰头并包绕下腔静脉。6例中,4例颖诊嗜铬细胞瘤,2例诊断为巨块型肝癌。DSA显示瘤体由肾上腺动脉供血,肿瘤血管丰富,染色浓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8例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烟雾病中男女各4例。年龄4~49岁,平均20.4岁。磁共振成像应用Siemens1.0TMR系统和头表面线圈。均有SE序列T1WI和T2WI,7例有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1例有DSA。结果:SE序列MRI均见丘脑-基底节区(单侧2例,双侧6例)有扩张的烟雾血管,其中以T1WI显示更为清楚直观。7例3D-TOFMRA和1例DSA均见ICA上端、MCA和ACA近端闭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的烟雾血管。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侧别与SE序列磁共振成像所见一致。结论:SE序列磁共振成像和3D-TOFMRA是诊断烟雾病的有效方法。T1WI显示丘脑-基底节区烟雾血管优于T2WI。3D-TOFMRA尚适用于烟雾病血管旁路术后随诊及其高危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表现,并与超声,CT检查进行比较。笔者认为MR具有鉴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能力,当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脂肪成份为主时,为长T1,长T2信号,而当以平滑肌血管成份成为主时,则在SE长TR/TE序列中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10.
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39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分析39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MRI及DSA影像特征。方法39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0例,女19例;年龄13~54岁。10例血红蛋白高于15g/L,6例红细胞计数高于50×1012/L。10例均行CT、MRI、DSA检查,19例行MRI、DSA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8例,小脑蚓部3例,延髓13例,小脑半球伴延髓4例(多发)和桥小脑角1例。单发28例,多发11例。囊腔型24例(包括多发),实质型15例(包括多发)。28例MRI表现有血管流空。29例DSA表现肿瘤染色早、染色浓和染色时间延长。CT平扫低密度6例,等密度4例,增强扫描全部肿瘤结节明显强化。结论成血管细胞瘤在CT、MRI、DSA上有特征性表现,多种影像学手段结合检查可避免病灶数目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