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较少见,它占泌尿系肿瘤的44%。其中约20~25%为良性肿瘤,包括上皮性的细胞瘤及来自间质的肿瘤如输尿管息肉。后者较少见,约占良性肿瘤的10%左右。而输尿管息肉则更属罕见,国内外只有零星个案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2.
前言输尿管原发性肿瘤是比较少见的病,1958年 Wood 氏报告9例并从文献中收集到592例,其中恶性454例,良性138例,国内文献报告只有零星病例;输尿管息肉更是少见,1964年覃智民氏报告2例(其中1例结石伴息肉)并复习文献收集到20例。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病,而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肿瘤或息肉一向甚少报告,1945年 Lazarus.andMark 氏所报告的183例输尿管肿瘤中有32例伴结石;国内文献报导也是病例不多。我院1975年5月~1979年元月共施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1例,其中发现结石伴输尿管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肿瘤临床上不多,良性肿瘤更少见。输尿管息肉是输尿管良性肿瘤常见的一种,多呈长条状,有的可突入膀胱,突出尿道外口的罕见。我科近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阮海峰 《中原医刊》2006,33(1):66-66
输尿管结石易并发炎性息肉,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18例输尿管结石伴炎性息肉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病程3d~10年,平均5个月。主诉为肾绞痛及血尿。术前行KUB平片、IVP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有9例造影剂不能通过结石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息肉比较罕见,其中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更为罕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现将病历摘要介绍于下。病历摘要:患者,男,30岁,工人,1989年10月9日出现阵发性左腰部剧烈绞痛并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息肉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较少见,Parker报告泌尿系疾病3,690人中有输尿管肿瘤1例,其中约1/4为良性肿瘤。良性的输尿管肿瘤包括上皮细胞瘤如乳头状瘤以及来自间质组织的肿瘤如纤维性息肉两类,后者为数很少,仅占良性肿瘤的25%。Stappler及Kan-dzari近来收集文献报告的输尿管息肉37例。1967年来我们收治输尿管息肉病人5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输尿管良性肿瘤较少见,1956年 Abeshouse 综述文献,收集了138例;1963年Scott 报告6例,以后陆续有报道。此病起源于上皮的约占75%,起源于间质的约占25%,成人输尿管良性纤维息肉较儿童为多见,10岁以下双侧病变者更为罕见。复习有限文献,截至1977年底,发生于儿童的输尿管良性纤维息肉仅见8例,且多系单侧病变。我院发现一例双侧性病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输尿管息肉并发肾积水王淑芹,王永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100034)我院小儿外科自1981~1993年共收治肾积水患儿30例,其中因输尿管息肉引起肾积水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7~11岁...  相似文献   

9.
纤维上皮样息肉是输尿管不常见的肿瘤,作者现报道一例由纤维上皮样息肉所致输尿管套叠的病例,并对治疗方法作一讨论。病例报告 25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肾绞痛就诊,尿液分析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静脉肾孟造影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在肾脏畸形中占首位.病因包括肾盂输尿管狭窄和高位输尿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息肉和迷走血管压迫等[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0%以上[2].临床上以腹痛、腹部包块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以离断性肾盂成型术为主.通过对肾积水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及双J管内引流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留置双J管内引流,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术后吻合口畅通,无尿外渗,肾积水与肾功能改善。1例发生管腔堵塞,1例出现肾盂感染。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双J管内引流是防止术后吻合口漏尿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主要为先天性异常所致,常常并发肾积水、肾结石和感染。梗阻系结石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而结石又能促使梗阻、染感加重,三者互为因果。我院从1970~1980年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00例,其中手术治疗72例,占同期肾脏手术的12.1%。100例中并发肾结石60例,均有肾积水和染感。本文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与肾结石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U在输尿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60例输尿管梗阻患者CTU图像,确定其梗阻原因并与术后病理及临床诊断比较。结果引起梗阻UPJO5例,结石45例,结核3例,肿瘤3例,输尿管囊肿1例,炎性狭窄2例,医源性狭窄1例,其中一例术前诊断为炎性狭窄,术后病理为肿瘤。结论CTU对于输尿管狭窄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以评估肾脏分泌功能,能为临床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UPJO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26.5 岁(四分位距23.25~38.75) 岁。40例中11例合并异位血管,14例合并肾结石,3例合并马蹄肾,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6例。40例患者均在术前对泌尿系统增强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以及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重构影像结果制定手术计划。3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其中3例联合软膀胱镜取石,1例联合孙氏镜取石,1例联合输尿管切断再吻合术,3例联合马蹄肾成形术), 2例行腹腔镜下舌黏膜补片法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 术前泌尿系统增强CT图像经三维重建后,清晰显示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者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可于术前清晰地观察异位血管的类型、直径、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结石或其他占位的数量、大小、位置和形态,累及的肾盏数,以及在肾盂、肾盏中的解剖分布,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后,对所有患者施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 (129.91±37.90) min (75~273 min),平均出血量 (48.1±78.0) mL (10~400 mL),平均住院时间(5.04±1.99) d (2~10 d), 平均术后拔除引流时间 (3.8±1.4) d (2~8 d)。结论: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UPJO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辅助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UPJO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26.5 岁(四分位距23.25~38.75) 岁。40例中11例合并异位血管,14例合并肾结石,3例合并马蹄肾,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6例。40例患者均在术前对泌尿系统增强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以及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重构影像结果制定手术计划。3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其中3例联合软膀胱镜取石,1例联合孙氏镜取石,1例联合输尿管切断再吻合术,3例联合马蹄肾成形术), 2例行腹腔镜下舌黏膜补片法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 术前泌尿系统增强CT图像经三维重建后,清晰显示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者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可于术前清晰地观察异位血管的类型、直径、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结石或其他占位的数量、大小、位置和形态,累及的肾盏数,以及在肾盂、肾盏中的解剖分布,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后,对所有患者施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 (129.91±37.90) min (75~273 min),平均出血量 (48.1±78.0) mL (10~400 mL),平均住院时间(5.04±1.99) d (2~10 d), 平均术后拔除引流时间 (3.8±1.4) d (2~8 d)。结论: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UPJO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辅助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UPJO)连接梗阻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例UPJO患儿分别行B超、IVU、CT等检查明确诊断,详细了解积水情况,皮质厚度,判断肾功能。采用Anderson-Hynes成形术,并应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连肾、肾盂造瘘治疗小儿UPJO。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90%,14例采用由支架连肾造瘘术后有出血、感染、阻管8例,6例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无感染、出血、阻管现象。结论小儿UPJO以B超、IVU及CT相结合既能确诊又能判断肾皮质厚度、肾功能,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首选,术中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并发症少,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的临床处理(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的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1983-2004年我院485例肾移植病人中的16例移植后新尿路梗阻患者,其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5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3例开放手术,3例经皮移植肾穿刺高压气囊扩张后放置双J管:移植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梗阻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囊扩张,放置记忆合金支架:输尿管排斥全程坏死1例.采用带血管蒂回肠段代移植坏死输尿管:移植肾周感染、输尿管末段坏死2例,采用移植肾近端新鲜存活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侧吻合。结果16例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患者中1例开放手术大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余各例患者经腔镜处理及开放手术均成功挽救移植肾功能。再次手术后随访0.5-3年,血肌酐90-150μmol/L,B超未见移植肾扩张积水加重。结论新上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亦是较为棘手的外科并发症,处理宜遵循先腔内后开放的思路针对引起梗阻的具体原因部位采用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的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1983-2004年我院485例肾移植病人中的16例移植后新尿路梗阻患者,其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5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3例开放手术,3例经皮移植肾穿刺高压气囊扩张后放置双J管;移植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梗阻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囊扩张,放置记忆合金支架;输尿管排斥全程坏死1例,采用带血管蒂回肠段代移植坏死输尿管;移植肾周感染、输尿管末段坏死2例,采用移植肾近端新鲜存活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侧吻合。结果 16例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患者中1例开放手术大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余各例患者经腔镜处理及开放手术均成功挽救移植肾功能。再次手术后随访0.5~3年,血肌酐90~150μmol/L,B超未见移植肾扩张积水加重。结论 新上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亦是较为棘手的外科并发症,处理宜遵循先腔内后开放的思路针对引起梗阻的具体原因部位采用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We describe a case of simple renal dysplasia with extrarenal calyces of the left kidney in a 2-year-old boy. Other anomalies also included pelviureteral junction obstruction and ectopic ureterocele on the same side, as well as grade V vesico-ureteral reflux on the opposite side.  相似文献   

20.
A 45-year-old woman had gross hematuria without flank pain for two weeks. She visited our hospital and a renal echo showed a heterogenous mass on the left kidney.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a multicystic tumor, about 7 cm, on the left renal pelvis and the proximal ureter. The tumor was enhanced after contrast injection. Ureteroscopy showed an intraluminal polypoid tumo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or urothelial carcinoma was suspected preoperatively. We performed a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The pathology report demonstrated that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an admixture of stroma and flattened to cuboidal urothelium. The tumor stromal cells expressed both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and no malignant cells were found. There has been no recurrence or deterioration of the patient's renal function since surgery. We suggest keeping in mind the diagnosis of 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 when encountering perimenopausal women with renal cystic tum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