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对照组予单味火把花根片治疗.2组均服药1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时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症状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方合火把花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较单用火把花根片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活血冲剂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纳气活血冲剂,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gA、IgG含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IgM、IgG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IgA、IgM、IgG含量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纳气活血冲剂能改善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衣蕾  吉海旺  雷鹏  罗强  杨敏 《河北中医》2010,32(10):1553-1555
目的观察活血补肾祛风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和活血补肾祛风方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入大鼠右后足跖皮下进行致炎,在致炎1周后进行第2次注射,8~12d产生超敏反应性炎症,制成AA模型。活血补肾祛风方组予活血补肾祛风方水溶液(3.1g/kg)灌胃,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甙片水溶液(3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及血清TNF-α、IL-1、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较模型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较雷公藤组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TNF-α、IgG、IgM、IL-1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造模成功;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低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祛风方可降低AA大鼠AI及血清TNF-α、IL-1、IgG、IgM含量,可能是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靶点焠刺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类风湿关节炎并出现关节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靶点焠刺散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自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Ig A、IgG、IgM),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IgA、IgG及IgM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ESR、CRP及IgG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RP、IgA、IgG及Ig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靶点焠刺法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饮固金散对婴幼儿非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gG、IgA、IgM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在喘鸣急性发作期均给予常规中西药治疗。急性期过后,治疗组给予口服化饮团金教,对照纽口服氨茶碱。观察两纽患儿治疗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喘呜发作次数、发热天数、咳嗽天数,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G、IgA、IgM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M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饮固金散能有效预防非过敏性哮喘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喘鸣发作次数,缩短病程,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尚磊  李映雪 《陕西中医》2019,(11):1552-1554
目的:观察补肾通痹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和联合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补肾通痹汤),两组各7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81.33%),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IgA、IgM和IgG的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RF、hs-CRP和ESR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RF、hs-CRP和ESR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痹汤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异常免疫,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活血方在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泼尼松和潘生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补脾益肾活血方,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合并感染和复发情况、血清IgA、IgM、IgG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感染和复发率均明显减少,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A、IgG含量水平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应用激素和口服潘生丁的基础上,给予服补脾益肾活血方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前入院当天、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NF–α、IL–6、CRP、IgA、IgG、IgM水平及EOS含量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IgA、IgG、IgM水平及EOS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CRP、IgA、IgG、IgM水平及EOS含量联合检测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RA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火把花根片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4例,并与单用火把花根片为对照组(3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17例(26.6%),显效21例(32.8%),有效22例(34.3%),总有效率93.7%;对照组32例,近期控制4例(12.5%),显效6例(18.8%),有效16例(50.0%),总有效率81.3%,治疗组显效以上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藤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缓解关节疼痛程度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龙藤汤治疗,观察2组DAS28评分、HAQ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补体C3、C4及免疫复合物C1q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DAS28评分和HA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明显降低(P<0.01),IgE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1q显著下降(P<0.01),补体C3、C4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龙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能进一步缓解关节疼痛,对体液免疫有一定影响,可能与降低IgG、IgA、IgM和C1q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山西中医》2022,(5):50-5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对应血清IgA、IgM、Ig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慢阻肺疾病(COPD)患者124例,根据COP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加重期组(68例)、稳定期组(56例),同时选取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的疾病证候特点,并对所有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M (IgM)、G (IgG)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疾病证候分布情况、各组患者IgA、IgM、IgG水平。结果:加重期组中,痰湿阻肺患者26例(38.2%),痰热壅肺患者42例(61.8%);稳定期组中,肺脾气虚患者32例(57.1%),肺肾气虚患者24例(42.9%);加重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加重期组IgA、IgM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痰湿阻肺患者IgA、IgG水平低于痰热壅肺患者(P﹤0.05),痰湿阻肺患者IgM水平高于痰热壅肺患者(P﹤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患者进行IgA、IgM、IgG水平检测可以为临床分析证候分布特点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曹郑云 《光明中医》2014,(10):2195-219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疏肝法配合点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疏肝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长白山景仙灵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休息3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疏肝法配合点穴治疗CF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沈剑  霍仁  张正辉 《新中医》2021,53(18):123-126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23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 例和治疗组6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1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比较分析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 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生活质量(QOL) 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 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获益率、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5.1%、93.4%,对照组分别为85.5%、75.8%,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NSE、CA19-9、CE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SE、CA19-9、CEA水平均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NSE、CA199、CE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IgA、IgG、Ig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gA、IgG、IgM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IgA、IgG、IgM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QOL、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QOL、KP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QOL、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QOL、KPS 评分及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二陈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氨茶碱片、氯雷他定片及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合二陈汤,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IL-4、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青龙汤合二陈汤能够有效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损伤程度,改善临床症状,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烙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烙灸治疗,主穴为:列缺、尺泽、肺腧、中府、定喘。疗程1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烙灸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CVA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蒙药血宝丸治疗过敏性紫瘢(HSP)急性期免疫指标变化初步阐明血宝丸治疗HSP的免疫学机理。方法:40例HSP患者随机分两组,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加血宝丸观察组(20例)。两组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IgA、IgG、IgM、IL-2、IL-5的检测,同时与10名健康儿童做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A、IgM、IL-5明显升高,IgG、IL-2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IgA、IgM、IL-5明显下降;IL-2升高,但较健康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g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治疗后:IgG、IgM、IL-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gA、IL-5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gA、IL-5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HSP在急性发作期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免疫功能的恢复程度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血宝丸治疗HSP的疗效机理与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活血通脉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杰 《中成药》2012,34(5):795-798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鸡血藤、丹参、三七、陈皮、枸杞子、黄精、麦冬等)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口服活血通脉片,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1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变化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G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CRP都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均较好,组间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活血通脉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斌  付琳辉  张兵 《新中医》2023,55(10):96-9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 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7(IL-17)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 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按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硫酸羟氯 喹片治疗。2 组均以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4 个疗程后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口腔糜烂面积、疼痛程度、血清炎 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 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5.6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口腔糜 烂面积、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口腔糜烂面积、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 组血清IL-12、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IL-12、IL-17 水平均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 组IgG、IgA、IgM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体液免疫指 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确切,能抑制机 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力,减轻疼痛,缩小病灶糜烂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海蛇药酒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及IgA、IgM、IgG的影响,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海蛇药酒组,建立Ⅱ型CIA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值,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中IgA、IgM、IgG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4~+/CD8~+值、IgM、IgA、IgG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海蛇药酒组CD4~+/CD8~+值、IgM、IgA、IgG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海蛇药酒组CD8~+值降低,IgM及IgG水平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蛇药酒可能通过纠正CD4~+/CD8~+的失衡而调节RA免疫功能紊乱,降低IgM、IgA、IgG水平,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及炎症反应,达到治疗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刘氏毫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刘氏毫火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进行刘氏毫火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伦多评价系统(Sunnybrook)对面神经进行评分,对两组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临床治疗评价。结果:两组Sunnybrook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刘氏毫火针技术对顽固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可靠,能够降低血清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