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踝、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后,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踝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3例因地震伤致小腿骨肌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术后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实行皮肤牵张带减张缝合的护理经验。3例小腿皮肤缺损患儿成功修复组织缺损,经过伤口护理、皮瓣监测、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3周后伤口全部愈合,局部外形美观。认为皮肤牵张带是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精心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对95例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 1例因循环障碍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其余94例皮瓣成活,患肢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密切皮瓣观察,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是治疗皮肤缺损、提高皮瓣成活、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0h.因生后即发现皮肤缺损30h,于2007年6月8日入院.患儿生后即发现左小腿胫前和左足背皮肤缺损,有少许渗血,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门诊以"表皮缺损查因"收住本科.出生以来,患儿一般情况可.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胎龄38周,经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kg.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母亲孕6个月时感冒1次,曾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孕晚期有皮肤搔痒史,无特殊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胫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75例小腿不同部位骨外露患者分别应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69例带蒂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创口延迟愈合;1例游离皮瓣失败;皮片移植5例均成活.结论:对小腿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尽可能采用皮瓣及肌皮瓣转移或移植进行修复,以达到修复创面、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研究小腿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皮瓣修复的类型及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瓣,特别足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瓣修复小腿中下1/3骨及皮肤缺损的重要作用.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非主干营养血管皮瓣,复合瓣的移植修复研究情况,分析了目前在小腿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组织皮瓣移植修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在小腿中下1/3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组织皮瓣移植修复中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吴琼娅  翁湘  李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78-6279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03-2006-06足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13例行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损伤手术患者为对象的手术配合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3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可,效果满意。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胫前皮肤缺损的情况,腘窝、腓肠肌内侧头及小腿软组织血液供应的特点来设计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的大小,游离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并将其局部旋转以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结果:20例患者中,1例发生皮瓣缘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19例Ⅰ期愈合.随访12~18个月, 20例患者骨折愈合顺利,无发生骨髓炎;全组皮瓣外观无畸形,弹性、质地良好,无坏死,小腿外形均较美观,患者对疗效较满意.结论: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腿外伤合并皮肤缺损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小腿外伤皮肤缺损合并骨外露患者87例,采用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带蒂移植及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87例移植92块皮瓣,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2cm×3cm部分坏死,经清除换药后愈合,另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拆除缝线,待其肿胀消退后再次缝合后成活,3例伤口少量渗出,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均顺利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a,无破溃,且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小腿皮肤缺损并骨外露通过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2003-02/2007-02于福州总医院骨科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6例,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轴线在胫骨内侧髁后与内踝、跟腱间中点的连线,旋转点在最邻近创面、其蒂部在有胫后动脉穿支的轴线上.根据术前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穿支探测,要求皮瓣、蒂部及穿支表面有良好的皮肤.顺行设计皮瓣修复小腿上段,逆行设计修复小腿中下段,其中小腿下段9例,小腿中段3例,小腿上段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12.5 cm×7.5 cm,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最大面积为15.0 cm×10.0 cm,最小为4.0 cm×2.5 cm.观察其修复效果.术后皮瓣均成活.有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生长,其中1例经换药愈合,1例用中厚皮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患肢正常步态行走,有痛觉.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供区在小腿内后侧,损伤后蒂部保存良好,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冯明录  路磊  何勇  李江  董涛 《临床医学》2007,27(10):37-38
目的探讨双蒂筋膜皮瓣转移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从2003年至今,从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患者中,选择13例皮肤缺损宽度6 cm以内患者,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或/和外固定架外固定,皮肤缺损采用小腿内后侧大切口减张,双蒂筋膜皮瓣转移,胫前伤口直接缝合治疗。结果13例胫前伤口均一期愈合,随防8~18个月骨折愈合顺利,无骨髓炎发生,无皮肤坏死。结论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宽度小于6 cm者,适用小腿后内侧大切口减张,双蒂筋膜皮瓣转移修复,其方法简单,效果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2~2005年,应用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肌肉缺损70例,术后经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对20例小腿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上述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结果转移肌瓣及皮片均成活,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局部外形好。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治疗小腿皮肤缺损,因其明显缩短一期手术时间、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易成活、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期修复小腿中下段骨折并皮肤缺损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抽取74例患有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技术对患有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大网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有明显的组织修复能力.我科在临床上采用自体大网膜游离移植术修复小腿皮肤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患者患指与健侧同名手指指甲外形、色泽、质地与感觉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手部修复效果。结果外形与健侧对照,12例皮瓣外形恢复良好,3例略臃肿,需接受二次修复整形处理;色泽比较15例患者患指皮瓣已于正常皮肤融为一体,瘢痕无挛缩,仅1例手掌及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小腿外侧皮瓣色泽与附近组织略有差异;质地比较,所有患者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质地良好,柔软;感觉比较:S2级3例,S3级7例,S3+级4例,S4级1例;术后患者手部皮肤整体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术前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移植术,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恢复速度快,受区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已经被证实可以引导许多组织的特异性再生.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移植修复兔糖尿病皮肤缺损,观察其对糖尿病皮肤缺损的愈合影响和疗效.方法:制作兔糖尿病皮肤缺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冻干、灭菌、水合后的猪小肠黏膜下层膜复合制作组织工程皮肤并覆盖修复兔糖尿病皮肤缺损,并与小肠黏膜下层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做对照.结果与结论:造模后1,2,4 周,组织工程皮肤组缺损皮肤修复面积百分比显著大于小肠黏膜下层支架及空白对照组(P <0.05).缺损皮肤修复组织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组组织生长明显快于小肠黏膜下层组与空白对照组.3 组均未见明显皮肤附件结构.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兔糖尿病皮肤缺损好于单纯小肠黏膜下层膜,无明显瘢痕组织的生成,可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郭雅惠 《当代护士》2016,(7):136-137
正小腿因外伤或感染导致软组织缺损而小腿自身皮肤又无法修复,取皮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手段之一[1]。取皮植皮VSD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成活率高、风险小的优点。本科于2014年7月14日收治1例右小腿外侧皮肤缺损合并高尿酸、癫痫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因右小腿外侧肿痛、溃疡1个月。于2014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9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新生儿予以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重视较大面积缺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监护,加强缺损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儿均恢复良好.无在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出院后1年随访18例,皮肤缺损愈合后7例无明显瘢痕,功能恢复良好.11例有不同程度的瘢痕.结论 重视较大面积缺损患儿的监护及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缺损创面护理及严格消毒隔离并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是治愈本病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